再谈死亡
2024年9月16日
天气 台风
星期一
基督教将原罪赐予人类,这种生而有罪的观念使得我们自卑,内敛,渴求被救赎。在潜移默化的意识引导之下,所谓的人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都将归死神掌管。我们必须承认死是生的另一种形式,永生便是千载永不寤,追求永生便是对死亡的顺从。我们不得不对死亡保持尊重,这样才能维持住精神状态,清醒地活下去。但是,现代人的哲学与科学已经进化到能让人将精神与肉体清晰地分开对待。吃饱是肉体的需求,吃撑则是精神的餍足。这种现代人的知识,使得比起肉体,精神世界成为更至高无上的存在。为了追求精神的自由,死亡会被模糊为一种肉体惩罚的手段。但不同于中世纪的苦修士,人类越是追求独立,越会失去对精神世界的掌控,而将死亡变成某种随处可见的社会行为。暴力,自残,乃至放弃生命。死亡从精神层面的真理,沦落为肉体上的放荡。这是古往今来道德家,宗教家乃至政治家都嗤之以鼻的。偏偏现代文明的造神运动已接近土崩瓦解。那种需要被每个人知道的真理,即对死亡的理解,不再有神——或机构——传授,却又必须得让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神祇”。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