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祷,饭
这周开始尝试11点睡觉,感觉确实第二天醒来会更精神一些。年龄稍长,会逐渐对自己曾反对过的东西产生认同。
发工资那天,下班兴冲冲到了玩偶店,白白软软的小兔叽在柔和的灯光下排排坐,但似乎没有初见时的砰然心动了,反反复复摸了好几轮,突然发现138是裸奔的价格,衣服还要再加79,想了半天,还是故作毫不留恋的离开了。我多次把我童年的这种遭遇以一种非常可怜的语气阐述,甚至是控诉。即使是当天踏出门槛的时候,也难免会有灰溜溜的感觉,“我仍然是没有什么消费力的穷酸女青年啊。”但内心深处会有一个消费声音告诉自己,如果买下来,难道不是陷入某种被构建的概念,和消费主义的陷阱?
最后还是让耶耶买下来作为生日礼物,但第一天仔仔细细的系上蝴蝶结,接下来便手足无措,第二天从抽屉里移到书柜上,偶尔回想到,她在那里,但并无那种淡淡的波澜。感觉那种欢喜终究很一次性。工作后,消费成了“我主张,我投票“的一种手段,无所产出后占有欲会膨胀,但其实很容易被利用和裹挟。
我是很奇怪一个人,对赚钱没有强烈的欲望,对手里的几个钱却扣扣嗖嗖,花礼品卡时形式的变换会稍微脱敏一点。这周花商场里的钱给妈妈寄了干果鸡爪和裙带菜,给三七也寄了东西,第二天眼睛不眨的买了一盒月饼后又后知后觉的反思自己,原因是路过的小伙伴无心间说了一句”好贵,我可舍不得“。这几天愧疚感又逐渐消散,我的心思总是这么兜兜转转。
什么是好的礼物?寄礼物的时候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礼物是必须在特殊的节假日寄出吗?人到底是更喜欢华而不实的礼物还是平实普通的礼物?会思考这么多的问题。
召召寄了明信片给我,我一蹦一跳的去门卫室取,门卫小哥很珍惜的样子,收起来没有和后面的包裹放在一起, 上书”祝嘤嘤在胖城拥有崭新的人生!“ 她的字真好看,被祝福的一刻会感到动容和幸福,但我最大的劣根性就是无法不比较且自认不如,因此在看到她给阿纸的祝语是:”听说这个明信片可以种出向日葵,你试试。祝你向阳而生!“时会觉得更加用心而冲淡那份珍贵。
三七拿到干果发给我照片,手心放着果干,“shuan奶味的。”会觉得比自己吃到更快乐。
妈妈应该也挺开心的,以我的揣测,就是那种觉得我只是做了一个上班的人应该做的;同时觉得这些东西没有那么想要;但同时还是觉得挺开心的。
难怪我是妈妈的女儿。她和我说,礼盒肯定贵啊,但是中秋总要吃嘛。很奇异的被抚平了,细想又觉得她既不理解又理解我所有花钱中冒冒失失和小家子气的矛盾。
我还记得我考研那年买给博美的是一只欧舒丹的护手霜,我没有线下看过,只知道很贵,但其实应该是蛮小一只的。同步我告诉妈妈:”我以后挣了钱给你买礼物。“那种心情是很真诚的,就像高中努力做了一下午的题,吃完饭从食堂走出来,月光洒了一地很澄澈,我一个人认真地盘算:”我将来还是去二线城市的好,不结婚,买两套小房子,和妈妈住隔壁。“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看过豆瓣一个帖子,有个女生控诉妈妈吃了她舍不得的一个美心月饼,底下高赞是;”养你不如养块叉烧。“我也很理解那个女孩心情。
我爱你,但我有私心;我有私心,但我永远爱你。
前几天和妈妈打电话会觉得有一点暴躁和没耐心,当时会觉得妈妈流露出一种我不愿承认的老去的疲态,今天聊的兴致勃勃,又觉得前几天的感觉是一场错觉。可能我眼中的妈妈也是我自己的晴雨表。
明天要出去玩了,不算特别期待,但是还是要主动拥抱线下生活,同理,应该还是会买阿尔吉农的票,毕竟下半年就没假期了,还是要有所期待呀。希望下半年可以实现养绿萝,做寿喜锅,写小说的梦想。
以及坚持学CPA和寻找运动搭子。
我的体重秤总不准,在62-64之间徘徊。我也随之在安心的一顿狂吃和不安的悉悉索索间徘徊。线下偶遇的店,精心挑选啊的小块面包感觉都比超市为消费而消费的零食吃起来更有满足感,最近的期待就是生日蛋糕,预算放宽后很可能花里胡哨的生日蛋糕,话说啊,肉松、芝士、咸蛋黄这些曾经小镇小姑娘眼里像跳跳糖一样劈里啪啦的口味现在都有些失效了。特别是今年真的吃太多冰激凌了。
月饼神在上,祝我下半年能控制住每天早上伸向碳水手。
提前祝我爱的每个人及随意点进来的你月饼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