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的天才们|铃木敏夫
宫崎骏的长子叫宫崎吾朗。明明是长子,怎么叫“吾朗”呢?这是因为宫崎骏那一辈是四兄弟,家里希望男孩至此打住,所以才给小弟取名“至朗”。后来,宫崎骏自己的儿子出生了。既然上一个叫“四郎”,那这个就是“五郎”了,便给儿子起名“吾朗”。 宫崎骏笔下的男女有个特征:一旦邂逅,就会百分百相互喜欢,一点也不纠结。照理说,关于男女关系的剧里都是没完没了的犹豫、算计和拉锯战,宫崎骏却很讨厌这些。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在相遇的一瞬间就喜欢上对方。 关于工作室的名字,大家提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最后拍板的却是宫崎骏。“意大利有一种叫‘Ghibli’的军用侦察机,我们就叫‘吉卜力’工作室吧。”于是,一个拥有稀奇名字的工作室就此诞生了。 柯南不是一直拿着渔叉吗?《天空之城》起初巴斯的设定也是拿着小号冒险,可中途小号却不见了。我问:“小号呢?”宫先生回道:“那个啊,画起来太麻烦了。” 《龙猫》是我们自己想做的电影,但票房一点儿都不理想。第一轮放映持续了六个星期,只有四十五万人到场观看。大家可能不知道四十五万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千与千寻》在上映首日就吸引了四十二万名观众。换句话说,《龙猫》的第一轮上映就亏大了,赤字多达数亿日元。无论是《风之谷》《天空之城》,还是后续的作品,宫先生都做得很辛苦,唯独《龙猫》他是从头到尾边哼歌边做的。也许正因为《龙猫》是这样做出来的电影,它才能在日后斩获各大奖项,电视播出时也拿下了高收视率,上映两年后推出的龙猫玩偶更是大受欢迎。出版物、周边、电视放映、录像带……《龙猫》带来的巨大利润让吉卜力受益颇丰,于是龙猫变成了吉卜力作品的标志。 高畑制作电影时,通常先把演员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配画面。他这一次不光录了声音,还录像记录下了演员的表情和演技,供作画时参考。如此一来,不仅保证了音画同步,连嘴型和面部动作都能完美还原。明明是部动画,却营造出人的娇媚。其实“animate”这个词本就是“给画作注入生命”的意思,而高畑在《岁月的童话》这部作品中体现了这一本质。《辉夜姬物语》也是这样,高畑作品与普通动画的不同之处恰在于此。 回顾过去,直到战后的某个时期,日本电影的主题几乎都是贫穷与战胜贫穷。比如黑泽明导演的电影。类型虽多种多样,有武打片、刑侦片、爱情片等,但根本的主题都是贫穷。然而,日本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期,进入了全民中产的时代,贫穷已经不足以成为主题了。之后,日本又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崩塌,很多人出现了心理问题。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电影主题逐渐转变成了心理问题与如何克服心理问题。而《千与千寻》就诞生于这样的大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