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31
今天游舟山普陀,从宁波陆地入海,进舟山,海面平静,色如江同,但有腥味,先过一大岛,再穿一小岛,最后跳过一个小屿,就进入到舟山本岛。
本岛上山岭连绵,车在山间公路和隧道中穿行,与浙中陆地上无异了。
上午10.45到了朱家尖客运中心蜈蚣峙码头,大家去左手边一个餐厅二楼吃饭,有个观景露台,可以看到对岸普陀区滨江的美景。


吃过午饭匆忙摆渡,10分钟左右就靠岸了,一开始上山的几个景点基本都是山石奇景附会上一些神迹故事,加上一些摩崖石刻造就的人文景观,因此我并未太在意,比如观音洞,比如磬陀石,磬陀石也是途经的第一个舟山市级文保单位。


倒是山海之间的景色更引人入胜,不经意间,看到山下的港湾里还停着国产隐身导弹艇,也是头一次见到。

然后是圆通庵,又叫正法讲寺,有铜殿供奉观音前世正法明如来,康有为曾到此称其为“海山第一庵”。


下了西天景区,就到三大寺之一的普济寺,建在山脚下,也是最为气派的,庙里庙外规格很高,人未见庙门先见放生池,名曰“海印”,池水明净开阔,其上架三桥,中桥有亭,金色琉璃,八角翼然。得进寺中,更是明明白白体现了什么叫做殿宇巍峨,古木参天。大圆通殿右手边,有一颗八百年的樟树,号称“樟王”,这是此行第一个国保单位,但是转了半天未见国保碑。



出了寺门往车站走,矮墙里的多宝塔十分惹眼,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对外开放,应该是岛上较为罕见的元代遗存。


路对面是百子堂,似是近代以来的佛庵,窗饰精美,颇有西洋味道。也是市一级文保单位。

从车站坐公交不多久就到了法雨寺,这寺庙稍稍深入山中,山门被茂林环绕,我们到的时候,日渐西斜,光线透过这绿的屏障,斑驳洒落屋檐和院墙,更显幽深。天华法语四字,是弘一法师所提。 出寺时偶遇文保碑,是2006年公布的,和多宝塔一同批,国保的含金量主要在于寺内的九龙殿,因其内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是清时从明故宫拆迁而来,因此和多宝塔同登普陀三宝之列。这可能也是虽同为国保,入选时间普济寺要更晚一批的原因。



吃过晚饭,回酒店路上,又偶遇了普济寺的文保碑,真是神奇,原来普济寺的文保碑在海印池另一边的碑亭外面。不得不说,这里的放碑规则真是有点随性。

9月1日
第二天的行程也是安排的较满,一早就出发去车站坐公交,往普陀三大寺最后一站,佛顶山慧济禅寺进发。海景公路一路蜿蜒曲折,十分钟左右到了山脚下缆车乘坐点,缆车上山确实省去很多脚力。将近山顶有个大的落场,有商铺和游客中心,又像是观景台,上面有孙文游普陀志奇碑,可见国父也是来过这里的,莫非这里是他日记里所述的天灯台?我虽然未见到国父目睹的奇景异象,但却留意到佛顶寺石牌坊和文保碑。

原来慧济寺是省级文保单位,而且并非独立,而是连同昨天游过的西天门石刻等古迹,统归在普陀山文化景观这一主题系列里。从慧济寺礼佛完毕,缆车下山直奔南海观音。南海观音是普陀山如今的地标。我们先游览了下紫竹林,也是一处供奉观音菩萨的庙宇,又去不肯去观音院,也就是岛上供佛发轫之地,因为史追五代,所以庙宇也是按照唐式建筑仿制,虽不算文物,但山门外一块碑确是明末遗存,便是“禁止舍身燃指碑”。

拜了巍峨耸立的南海观音,便被引入大佛台基下的禅堂,有大师傅在其中等待我们一行。这佛缘还是我岳父的好友介绍的,据说他这位朋友生意做的挺大,经常来普陀山礼佛,才得引荐这位智珠在握的大师傅,原来大佛本是巧妙的建筑,基坐像是一个大型的地下工事,大师傅命沙弥看茶,我们在其中喝茶谈禅,不胜清凉和安静。时至饭晌,大师傅一扬手,怎么样,饿了吧?去后堂用素斋吧?我们于是在沙弥带领下,去海边一处禅院里吃午饭,一桌素斋,但新鲜爽口,花样颇多,锅气十足。一行人还在意犹未尽之时,我偷偷借如厕之名,去这禅院里面逛逛。



与前面那些香客络绎的寺庙大为不同,这禅院安静得出奇,仿佛能听到海涛声,走出山门,就看见“观音跳”礁石,果真是到了海天佛国了。再回院中,青天寥廓,禅院谧然,像极了武侠小说里高人的修行之所,凭空激起些许江湖意气和寂寥之感。我想,这就是此次普陀之行的句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