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物理隔离了

Lucile ,丁可
今天在大海,游泳到鲨鱼网,我躺在海面上,双腿搭在鲨鱼网的浮绳上,海水没过我的耳朵,仿佛进入到一个寂静的世界,我闭上双眼,小睡冥想一会。
慢慢回想起来,前不久看到台湾名嘴陈文茜说起她的前夫:这个人修养和家教有很大的问题,他对他母亲咆哮.....
听到这里,我心里面咯噔一下。
我对我母亲,偶尔也会咆哮......
我偶尔(当然不是经常,我要说明一下)会发脾气。虽然咆哮完了之后,风平浪静,但似乎这确实像陈文茜说的,我承认个人修养和家教有问题。
我父母两个人,相当节约。节约到了那种你可能想象不到的地步。
比如:我妈妈,每次吃完饭,不让我刷碗,我非常乐意做家务,我觉得家里面要干净整洁卫生才好。她就不让我刷碗,意思就是我经常浪费水。
空调只要我一出门,就关闭掉,每次回来我都需要重新开;
夏天,热水器不让通电,说浪费电,没必要夏天用热水;
水果喜欢买那种不新鲜的,因为打折便宜;
出去饭店吃饭,或者我买回来一些东西,永远要问多少钱;
........
太多的事情了。
每次都是这些小事,我会和她争吵,甚至咆哮。
上世纪50年代的人的生活我只能想象,因为我无法穿越,我不能感同身受。大姑是1937年的人,她小时候和我说,她吃过老鼠,家人饿了,有时候会让我爸爸出去打野菜,吃树叶,把能吃的树叶拿回来,我奶奶包包子。
我妈妈爸爸说小时候,经常吃家里种的地瓜。以至于我爸爸现在看到地瓜就扭头,一口都不吃地瓜,他说他吃伤了。
我不得不说,我虽无法感同身受,但是我能理解。毕竟生于80年代的我,那时候的中国也并不富裕。不过,我似乎从小没吃什么苦。这可能导致我现在和父母的生活方式不同。
从很多角度来说,他们都不至于这么节约,年轻的时候也没有这么节约,怎么老年了,变本加厉地节约。
但,我不得不说。节约会遗传。
我这个人虽然比父母那一辈能消费很多,不过,熟悉我的人还是会觉得我比很多人节约。我本身不喜欢消费,这个可能来源于我对消费的欲望不大导致。反倒是,我很喜欢赚钱。
我今年买了一套小房子,我原本打算自己过去住,后来,也是因为自己爱财,觉得租出去有收益,赚钱更让我开心。如果我自己过去住,一家三口,一个人住一套房子,似乎也有点奇怪,后来还是决定租出去了。
有些事情,潜移默化是有影响的。
可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1)放手,不要再继续内耗下去了
每次争吵完之后,都是对彼此的一种伤害,甚至有可能会影响我后续的婚姻和人生。
我想通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不要强行改变对方。他们喜欢吃烂水果,得病,那是他们的命!
我能做的,就是多赚钱,给他们买全医疗保险。一旦出事,可以托底。
2)物理隔离
既然不能过到一起,那么就分开,物理隔离,远离他们。
互不相干,你过你的,我过我的。
一个男的,千万不能陷入到家庭内耗,否则是两败俱伤,一定要向外发展。
于是乎,我明天我就要坚定的实施这个行动了,我要去武汉了.........
冥想结束,翻身,上水,周围男男女女在游泳聊天,仿佛从一个寂静的世界来到嘈杂的人间,想和做之间要的就是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