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漫改网剧《棋魂》漫谈(万字长评,废话很多)
前段时间在B站刷到《 芥子时光 》的剪辑,没错,就是“你知道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有多担心,多想你吗!”,然后一把拉过那段,于是火速入坑2倍速刷完了芥子。
cp固然好嗑,但是剧情确实没啥吸引力,除了凌冬和灰灰的剧情有感觉到精心设置,其他的桥段感觉都在凑数,当然这也是国产剧的通病。
然而芥子的粮实在太少了,在二刷cut之后,我捡垃圾捡不动了,于是我决定背着我那不怎么重的麻袋翻墙到隔壁去捡点,打开了这部久闻大名但从未想要去看的剧《棋魂》。
为什么2024年才看《棋魂》
首先要免责说明,我知道郝富申已经塌了。本人秉承着“人剧分离”的原则在内娱行走多年,只喜欢角色没粉过演员,之前有张遮、张万森,现在有俞亮。
看完剧之后对演员本人的移情多少有点,但我认为任何一个心智成熟的观众,都能在短期内出戏。我并不反对在演员身上找角色的影子,但那可能只是多年后某个造型的惊鸿一瞥,并不能成为时时刻刻将角色与演员绑定的理由。
说回正题,我之所以说久闻《棋魂》大名,是因为剧播的时候我微博首页几乎每天被刷屏,在我印象中这是一部爆剧。当然现在才在豆瓣上发现它被评论为一部“豆瓣限定剧”,只能说我首页基友们的品味确实是小众又稳健。
那么当时我为什么没看呢?原因大概有3点:首先我看了下剧播的时间点,那段时间三次元中过得很不如意,所以没有心情去看剧;其次就是题材,我本人不太喜欢青春题材剧,因为毕业之后很难再有青春澎湃的感觉,难以共情,巧的是上两次看的青春校园剧却同为小糖人出品的《你好旧时光》和《最好的我们》;最后就是我对于大热剧,不太喜欢当即就去追平,除非特别剧荒。
但当时这部剧在我首页的盛况,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不知道剧情,但是主演角色、大势cp亮光、各种剧照&俞亮单人的图、以及最后塌房的轰轰烈烈,我虽未参与但全程旁观。
还是感谢2024年这个影视剧市场如此不景气的一年,让我能够去翻出很多之前没看的精品剧,也感谢芥子的播出,给了我这个契机,能够与《棋魂》相遇。
先说剧的整体质感(代入感和本土化改编)
我本人没有看过《棋魂》的原作,所以在看剧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剧情的走向和角色的人设,这也给了我一个很强的吸引力。
我在看了前两集的时候,疯狂给朋友发微信说,“《棋魂》真的好看,从第一集开始就超级无敌爆炸好看”。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原作剧情的扎实,以及题材的热血——围棋作为一项竞技体育以及时光选择的人生道路,我们会跟随小光成长的路线,去在意每一场比赛的输赢。
第一集的主题是回归,借用了1997年香港回归作为背景拉开故事序幕,从画面的质感,取景到服装,代入感很强。这也是我要夸的一点,作为本土化改编,《棋魂》给我感觉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尽可能地做成了具有现实感、年代感的故事。
我之前看过一些翻拍日剧,主角团一行人跑到过街天桥看烟火(大会),非常违和。《棋魂》难改之处在于故事的主角是观众现实生活中有可能会碰到的人,而多数人也经历过高中校园生活,任何不符合生活经验的剧情都会被敏锐的捕捉到,给观众带来割裂感,进而排斥。
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我们的改编不会出现找不到对应人物和历史的尴尬,褚嬴被设定为南梁人士,小白龙则为清朝的白子虬。故事中一开始出现的知识竞赛,竹林七贤也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让观众快速地对应褚嬴所处的时代。
看到一种解析说,褚嬴在消失之后回到了南梁,归隐创建了兰因寺(因为从左往右不符合古代的书写习惯)。而我个人认为寺庙这个关键地点又恰好褚嬴的时代联系在一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再说现代部分,众所周知日漫、日剧高中生参加社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像名侦探柯南里面服部平次的剑道社,还有大名鼎鼎的甲子园,但中国的高中至少在那个年代基本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围棋社的出现就有不符实际的危险。
剧组在还原高中校园这件事上做的非常好,毕竟是青春剧大户,使用了非常多的铺垫和细节来本土化,首先这里面每个学生都以高考为主要目标,何嘉嘉这样的围棋小天才在高三时退出,吴迪最终也选择注重学业,实验中学作为围棋强校,围棋社几名队员下联赛也是为了高考加分这种现实因素,没有刻意营造一种除了围棋其他都不重要的氛围。
围棋社首次出现是在和象棋社共用的一间普通教室里,很符合高中生业余小打小闹的设定,剧中老师们对于这件事也是非常随意,以至于后面没有场地只能在化学实验室角落。
余晓暘、林厉、桑原、赵冰封四大高手是由喜欢武侠小说的洪河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方式引出的,符合千禧年初金庸武侠小说和香港电影在我国红极一时的背景,又清晰且毫不尴尬地交代了人物角色。
在千禧年初(很遗憾地说,直到现在),围棋的大众关注度十分低,在我印象中,大街小巷树荫下的大爷们基本上都在下象棋,剧中也没有避讳这一点,外景中电视里只要放围棋新闻(哪怕是余晓暘拿世界冠军),都会被路人调台,围棋的事仿佛只有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才关心。
最后我要说一说《天下围棋》,因为我小时候家里经营一间书报亭,所以当我在剧中看到《天下围棋》的时候,思绪一下子被带到童年,可以说一下就击中了我,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就是一段真实的、发生在1997-2006年的故事。
再说剧情
《棋魂》作为一部36集的作品,且每集时长平均在50分钟,一刷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让我有点看不下去想弃剧,或者非常想快进跳过的部分(当然沈一朗和白潇潇的感情戏多少有点),光凭这一点它确实值得豆瓣8.6的高分。
剧情的连贯性非常强,从第一集褚嬴出现,让时光成为“围棋神童”,众人瞩目,到黑白问道给了年少时的俞亮重重一击,再到不愿做围棋的傀儡与褚嬴分别,让人非常好奇后面的剧情。
大家都知道褚嬴肯定会再次出现,但是会在何时、何种契机下出现,与余晓暘未分胜负的棋局是否会有后续、出国的俞亮什么时候会和小光再次相遇,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第三集开始,胡先煦饰演的小光终于登场,因为围棋社和象棋社的冲突,褚嬴再次回归。接着俞亮(白月光)回国、高中围棋联赛、围达围棋网棋神褚嬴现世、 围棋训练营、 进入弈江湖道场、定段赛预选赛、定段赛本赛、围甲联赛、直到北斗杯预选赛一气呵成。
何嘉嘉、谷雨、白川、方绪九段、沈一朗、洪河、白潇潇、大老师、扳老师、伙房师傅、芸豆师傅、懒师傅、龙彦、穆清春、岳智等角色悉数登场。
对于小光和俞亮的围棋人生来说,比赛一场接一场、挑战的对手一个接一个、永远是翻过一山还有一山;对于观众来说,仿佛被带入了方圆市,会时不时想打开电视或收音机,关注围棋的最新消息,想第一时间知道俞亮二段和时光初段的比赛成绩。
按照时间线来谈谈我印象深刻的几段剧情:
时光和俞亮在高中围棋联赛的那场对决,说实话当时是被小光气到了,因为俞亮等了太久,开局前甚至慌乱到散落棋子,褚嬴也很期待和小亮的这场久别重逢的棋局,但时光中途反悔自己下,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的私心,他想让俞亮看到他的棋和他的人,想让俞亮的目光从褚嬴身上,转到他身上。
但在气完之后,冷静下来发现这里是重要转折点,俞亮从追逐褚嬴变为选择独自前行、被人追赶,而时光则有了目标,从对围棋的热爱到把围棋当做人生方向,这局棋对双子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后是围棋训练营副本,其实这段容易拍成游学过家家,但是乌麓山寻树和俞亮放弃演唱会来救小光的剧情真的是设计的很好,同时铺垫了沈一朗和白潇潇的后续出场,从这里就能看出,他们俩特别是沈一朗,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
亭亭如盖,听到这个词相信大家都想到《项脊轩志》,小白龙和褚嬴之间的感情和羁绊第一次让我眼眶湿润,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此时的褚嬴和白子虬隔了300年的光阴。
再说说整部剧中我最喜欢的兰因寺副本,真的相当好看,在弈江湖三人组定段赛本赛之前,针对每个人的弱点安排不同的师傅与他们相处下棋,既为小光、洪河顺利定段做了铺垫,让观众自然而然地认可他们实力的上升,又为后面褚嬴的消失埋下伏笔。
不得不说,寺庙真的是连接现代和古代的绝妙地点,在山间的千年古刹中,仿佛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时光在道场对大老师说“我下这”,拍碎棋子&龙彦在雨中喝酒释然&褚嬴和余晓暘的世纪对局已经看到很多人提,我不重复讨论。
定段赛本赛的剧情也很出彩,代入感强到仿佛我在旅馆跟他们一起参加比赛,下午比赛完之后就要互相问问今天是赢了还是输了。中间穿插了光洪沈三人的友谊、岳智“大小姐”作为工具人的一生、白潇潇的遗憾离场、以及褚嬴时时刻刻的打气与陪伴,情感生动地让人一起欢笑、紧张、兴奋、落泪、遗憾、惋惜。
最后要说的是褚嬴消失的剧情,以32集为主,一刷的时候哭到眼睛肿得没法合眼睡觉,虽然前期已经铺垫了许多,但真的到了这一刻,还是难说分别。褚嬴最后也没有坐上自行车的后座,而这世上最后一个与褚嬴下棋的人,则是方绪。
褚嬴最后的回顾中,不再执着于找到神之一手,而是珍惜这段宝贵经历以及回忆中的所有人。
竹林赠扇,褚嬴没有一句台词,静静地把扇子递给小光,那一刻我的感情难以言喻。他很像一个朋友,也很像亲人,你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好像都是平淡的、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场景,但这种润物无声的关怀和陪伴就像融入了生命,当他突然消失的那刻,你才明白,与他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难以忘怀的瞬间。
角色部分(群像戏的魅力所在)
棋魂中登场人物众多,但基本上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他们不像其他剧里服务于主角的工具人,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各自的成长线完整,除了王翀、实验中学那个下模仿棋的菜鸡、东湖队的经理这些个别“坏人”,其他人物都是立体的,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要每个人去聊的话,可能聊3天3夜也说不完,我就挑我觉得最出彩的角色来说。
洪河,我第一次对他有印象是“红烧虾”作为褚嬴的首战对手,被褚嬴完虐。当时只是觉得他是个喜剧人,直到后面小光进入弈江湖道场,和洪河成为好兄弟,洪河的戏份开始多起来,前期印象深刻的戏份有两场,一是他带小光去找林厉大师指点,把得之不易的机会让给小光;二是众人打赌的时候他看好小光。
众所周知,好兄弟不是拍两场不痛不痒的故事剧情,然后在口头上反复说“xxx是我最好的兄弟”就能让观众共情的,弈江湖三人组的友情在定段赛得以升华,当利益&竞争就摆在眼前,我们还能做问心无愧的好朋友吗?结果是他们做到了。
沈一朗没定上段,在楼梯间,洪河哭的比他还要伤心,洪河不是工具人,他和沈一朗认识的时间比跟小光还要长,他会为小光开心,也会为沈一朗痛哭惋惜。
小光放弃下棋,半年的时间,洪河没有一天放弃过他,之前为了他请求林厉将他签入战队,宁愿和他竞争一个上场名额,后面为他跟许厚低声下气,希望建投队不要放弃时光。
结局洪河为照顾父亲放弃围棋,承担起作为人子的重责,虽然很多人诟病强行让他下线,但我觉得,承担责任远比坚持热爱更需要勇气,医院里一贯笑嘻嘻不正经的洪少侠泪流满面,对曾经势均力敌的好兄弟说“过不了多久你就得让我子了”,洪河的剧情落下帷幕,但我们仍希望他有天能够再拿起围棋。
沈一朗,乌麓山留下找时光,听到王翀的话,没要钱直接走人,自始至终没有抱怨过时光一句,最后还与他下了一盘棋,定段赛的冲突仿佛早在训练营埋下伏笔。
说真的,沈一朗不是我喜欢的人设,他扭扭捏捏心态不稳,对待白潇潇的感情他犹豫不决,对于定段赛对手他没有必胜信念,当定段失败我以为他要遗憾退场时,大老师出现,让他去日本棋院做交换生,看到那一刻的感觉很奇妙,我突然坚信,阿朗很强,等他回来时一定会克服所有难关。
有人说阿朗是一个手拿黑化剧本的人,但他最后选择了坦坦荡荡。我对他的改观从落子有悔那里开始,我惊讶于他会做出挪子这样不符合他人设的事,但他之后的表现却超出我的意料,他既没有因为这件事觉得万分愧疚,自己不配下围棋,也没有因为输给时光而心生怨恨,
我个人始终认为阿朗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只是缺乏一个契机,人生总是有低谷期,定段赛的时候沈一朗的剧情充满着压抑,我觉得那就是他的低谷期,而此时日本的交换机会,就是打破瓶颈的转机。
最后阿朗让小光拿起围棋,为此直接揭开伤疤,但我能听出来他说的不是真心话,挪子的事可能在他上飞机之前已经放下,甚至不需要在异国他乡的一年,但他为了小光,把自己说成一个内心阴暗、耿耿于怀的人,所以我说其实他内心很强大。
感谢给了阿朗一个圆满结局,定段赛小组第一实至名归。
何嘉嘉,本剧bking第一人,我们嘉哥真的有格调,甚至你会觉得ABB这个名字与他不相称。刚开始出场的时候其实挺招人讨厌的,本以为会是那种反派角色,谁知道最后成了我嘉哥。
他有天赋但不爱围棋(咱也不知道是真不爱还是假不爱),小时候是输给俞亮的千年老二,长大了是5分钟就能“将死你”的象棋社社长,围棋联赛折扇一出,帅得跟吴迪&小光不在一个年龄层。
最后的tony人设是我没想到的,但一头红发是真的帅,现实又二次元的嘉哥,谁能不爱呢。
谷雨,出场的时候我没想过他能成为我角色盘点中的一个,看到他偷子的时候,以及干扰吴迪让他犯规的时候,谷雨在我心里大概和下模仿棋的菜鸡差不多。
真正触动我的还是让时光重新下棋那里,与阿朗一样,他选择自揭伤疤,这道伤疤与时光无关,他揭开的目的除了让他的好朋友时光继续下棋外,没有任何目的,他坦诚他从很小就开始学棋,可他没有天赋,他嫉妒时光的天赋,但又希望时光能走得更远。
我当时想,谷雨不是这样一个人啊,他不是那种轻易就能剖开自己内心的人,至少这集之前,他把自己严防死守得很好,做过最表露情感的事,也不过是小光休学那天在教学楼的远远相送。
那瞬间我突然明白,不能以成人视角去看待青少年,也许他曾经走过弯路,但仅以此就要对一个高中生的人品判死刑,未免太苛刻了些,不是每个人都像时光、俞亮还有方绪一样是天之骄子,普通人的人生就是有很多分叉口。
谷雨的剖白成为时光重新下棋的第一个动摇点,这个关键剧情选择让他来完成,是对谷雨这个人物的丰满和完善,最后他作为十三中主将夺冠,我真心为他骄傲。
岳智“大小姐”,说起岳智,豆瓣棋魂组有个他和猫和老鼠联动的梗图贴,够我笑一年。同样是“恶毒女配”人设,岳智就比穆清春要讨喜很多,我对他的好感主要来源于他身上的傲娇属性和演员的诠释。
其实这个角色很容易被塑造成一个工具人,“你是我为时光设置的考题”和“你是我和时光play中的一环”有什么区别呢(doge),但还是感谢剧组愿意用笔墨让这个人物不再空洞。
弈江湖道场当年第一和定段赛A组第一,不得不说,岳智是有实力的,他对下棋也很热爱和执着,输棋了会在厕所里复盘和生气,这都给人物增添了可爱的元素。甚至在俞亮第一次教他下棋时,就敏锐地捕捉到俞亮对小光的在意,进而生气,侧面说明岳智确实很聪明。
但我最后被触动到的点还是,北斗杯输给时光后,穆清春说的是让时光去国外丢脸,而岳智却说时光确实比他有资格,如果不拿奖杯回来要收拾他,说明他是希望时光赢的。他是一个输得起、敬畏围棋、尊重对手的好棋手。
接下来请欣赏,老中青三代top!入我俞门!睡我暘神!(bushi)
俞·TVN在逃男主角·棋坛贵公子·为爱做三台·亮,坦白讲,本剧里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俞亮,没有之一。对于小光的爱可能是发自内心的母爱,但是对于俞亮,完全是被他这个人所吸引,我记得当时《棋魂》播的时候,我首页全是这位的图,以至于我不看剧都对他印象深刻。
俞亮的名场面太多,每次出场均为有效出场,颜值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白月光回国——机场背影、对战方绪前的喝水&摘耳机、在大巴车上被时光吵醒摘眼罩、为小光擦棋盘时掩盖不住的笑容等等。
我觉得导演很厉害的一个点在于,这部剧里俞亮有一种介于青年和少年(18岁和15岁)之间的气质,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但有时候又会觉得他还是个小男孩,最后两集,出席北斗杯发布会&结尾国青队为国出战的两场戏,他在镜头下非常像初中生,但是在东湖证券队当替补&升段赛教岳智的时候,又颇具成熟气息了。
这种气质的变化是非常符合俞亮的人设的,不得不提到《1988》里的阿泽,一样都是过早的脱离校园生活,走入了成年人的世界。俞亮16岁定段,签约围甲战队,要面对把他当广告的战队经理和玩票的企业家老板,后来到围达G.C,除了下棋也得去一些“方绪经常出入的场所”(x)。
不难想象,俞亮从小就在父亲的带领下,经常和围棋界的前辈打交道,他对父亲说“我没有同龄的对手,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唯一可以聊天的对象也是如兄长一般的方绪,所以他很小就学会带着面具、毕恭毕敬地对待棋坛前辈、工作生活中接触的对象(印象比较深的是面对岳智的爷爷),前半段剧情中很少看到他真实的样子。
所以我很喜欢洪秀英这段戏,他让我看到了俞亮对待同龄的朋友,卸下面具后的真实模样,会对自己身上的光环有怀疑,对围棋的道路有迷茫,也会衷心对朋友感到佩服(夸对方是天才),收到礼物也会在重要比赛场合戴上。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俞亮的韩语台词让我惊喜,竟然比洪秀英要标准,是我没想到的,而且台词的情绪也传递到位了。
俞亮无疑是高傲的,来源于他高于同龄人的天赋,受教于良好的家庭,他对人彬彬有礼但有所区分,对待桑原、父亲这样他认可的前辈,他非常谦逊乖巧;对待棋坛上的对手,表面尊重礼貌实则冷漠不在意(即使输给许厚,他只会在意那局棋而不是那个人),他的温柔留给了父母、时光(最后两集)、方绪还有秀英。
乌麓山救时光那段,俞亮说,无论是谁给他打电话他都会来,毕竟人命关天,我想到那句“你要喜欢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而不是只对你好的人”。
东湖队的那段经历无疑是俞亮人生的低谷,进了围甲豪门却只能当替补,没有上场机会反而要陪投资方下棋博得老板们的高兴,想要解约却受限于合同。小亮的天赋敌不过成年人世界里的恶意,但好在他有师兄,方绪为他支付五倍违约金,让全世界为他开绿灯,虽然小亮不像时光一样有那么多朋友围在身旁,但是他无疑也是幸运的。
故事的最后,俞亮回归到他的少年本色,父亲退役回归家庭生活,有了一生的对手&朋友在身边,他好像不用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时刻绷紧神经,笑容也多起来。
余晓暘,本剧中除褚嬴外已知最强,能战胜04年的韩国成为世界冠军的男人,让褚嬴迫不及待想与之对局找出神之一手的中国围棋第一人。
他愿意与9岁的时光对局,新初段赛也为了缘分与时光再下一局,王者气质与生俱来,同时棋风又很稳健沉静(似有禅意),和褚嬴对局时点的檀香让我想起了他曾在兰因寺小住的经历,冥冥之中似乎和褚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局时突然出现的竹林让我梦回小时候看港式武侠片的高手对局(决战紫禁之巅之类的),两人已然化境,余晓暘输了,褚嬴没有回头,但是通过棋局传达了他想说的话。
战毕,时光找出神之一手,余晓暘退役,褚嬴消散,上一代的传奇完美落幕,下一代的故事还在继续......
俞门大师兄方绪,如果不在《棋魂》这部剧里,换一个剧本也许他就是男主角,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中国最年轻的九段”,“浪子回头”,“围棋新浪潮的引领者”,编剧和导演并不吝啬笔墨去塑造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围棋选手。
火锅局那段,得以看到了浪子面具下方绪的艰难和无奈,围达围棋网和G.C战队是他为了让自己不那么体面的围棋人生看起来体面一点的尝试,他被父亲断资,棋圣赛被桑原狂虐,被师父逐出师门,甚至在夜市摊被人打,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但他带着一脸伤出现在东湖证券队,这点挺让我意外的,方绪是挺好面子那种人,但他脸上伤都没好,就去为俞亮解约,对师弟的维护和疼惜之心可见一斑。
方绪的转变在于把俞亮签进围达G.C,之前他的想法是,东湖证券是传统围甲强队,俞亮只有进入这样的俱乐部才符合他的身份,但后来他明白俞亮是要下自己的棋,要上场,要在棋坛大放异彩而不是仅图虚名。
于是围棋网和G.C不再是为了体面的尝试,而是真的想掀起网络围棋的新浪潮、真的想将围棋战队年轻化,将围棋这项运动推广至更年轻的群体。而他被棋圣战击碎一地的自尊心也逐步拾起,最终在名人头衔战中继承衣钵。
方绪作为小亮和余晓暘之间隔着的这一代,肩上扛着太多的东西,他需要将围棋带入大众视野,跟上千禧年后日新月异的时代,培养年轻一代的棋手,同时他也要磨炼实力,青出于蓝胜于蓝,走上棋坛的最高点。终有一天,方旭也会作为一代传奇谢幕,而他的意志会传承给俞亮。
这就是俞门三代人的故事。
人物关系(每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羁绊和感情最为动人)
1、一时瑜亮(本剧唯二爱情,仅亮光本人非蚂蚁!!)
亮光作为大势cp,2024年还那么多人嗑生嗑死,你不得不说是有点东西的。我之前看过一个cp剪辑,发现他俩只要同框的戏份均为名场面,没有废镜头,当然也因为他俩合体的戏份确实过少,如果不是最后一集的浓度较高,可能会成为一对经典留白cp。
开篇讲讲我对争议很大的最后两集的态度,结论——正片大概35集结束合适(指停在光亮洪河三人出线,征战北斗杯),最后一集做成番外。
理由是最后一集的剧情和前35集衔接地不太自然,虽然我自己嗑的也挺开心的,而且人设也没有豆瓣评价的那么ooc,但确实切换的有点太快,我还沉浸在之前两人亦敌亦友、相互在意又因少年心性不肯宣之于口的剧情里,36集直接过山车般地,呈现了他们2-3年后可能的相处模式。
另外35集的剧情中已经收束了两人的感情线,劝回时光之后,俞亮选择不再隐瞒他对小光的在意,“这次我来做你的起爆剂”,发布会上看到时光后欣喜又自豪的笑容,都预示着“双子星”合体后的动人故事,如果故事停在这里,会给人无限美好与想象的空间,所以36集作为两人几年后一起参加国际大赛的番外剧情可能更合适。
但我看到黑白问道棋馆门口两人岁月静好的画面时,听到“谢谢你啊,陪我下棋”这句台词时,我还是很感激导演能给亮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可能就是理智上能头头是道地分析,但理智在情感面前不值一提的具象化吧。
其次想说的话题是关于双箭头,之前我嗑到的剧情一直都是从俞亮视角出发,比如十三中的78通电话、乌麓山救猪、兰因寺寻找真相、以及哭着喊着要师兄签时光。但当我看到b站上一个从时光视角的剪辑,我才发现俞亮对小光来说多么重要。
甚至有个很虐的点是,在时光的视角,小亮远赴韩国学棋六年,追赶的人一直是褚嬴——“你等的人,从来都不是我”。
跟岳智的定段赛最后一场,对于时光来说,俞亮的认可竟比定段更重要——“我想让俞亮看得起我,我想让他看见我”,这让我想起《我的阿勒泰》,“我喜欢你”在哈萨克语中直译为“我清楚地看见你”,无论是围棋联赛反悔自己下,还是这场定段赛,小光每一局重要的棋中,多多少少都有些俞亮的影子。
很少有人提的一个点,31集在整篇营造褚嬴即将离去的悲伤氛围时,褚嬴问过小光一个问题,“你是因为我走上围棋道路的,还是因为小亮”,当时编剧虽用极重笔墨渲染褚嬴对小光的重要性,最后还是让时光给出一个“同样重要”的回答,俞亮的份量不言而喻。
甚至我第一次感觉到他们俩的羁绊也是时光视角,时光看到被褚嬴击溃的俞亮哭得那么伤心,那么爱钱的一个小男孩,摘下了他全身上下最贵重的电子表,后面为感谢俞亮去山上救他的时候,买了一本花光他所有积蓄的书,甚至还买了一个书签,时光对小亮的用心,一点不比小亮少。
人设方面,双子星闪耀棋坛,围棋世家贵公子x天才少年猪猪包&韩式总裁x童装模特,好嗑程度10000000000%!我记得第一个把我锤入坑底的画面,是十三中化学实验室突然被拉开的窗帘,那一幕真的偶像剧属性拉满,我当时想,“还能这样拍呢?”、“两个男生说话背景飘什么叶子呀!”
不得不说,导演拍亮光的片段是很有巧思的,说下题外话:小亮单人的画面就已经很有韩剧的感觉,提名接到洪秀英电话走出大楼(白色大衣)&从关了灯的东湖证券练习室暗影中走出来(黑色大衣配围巾)两幕,真的是很韩,其余时间大多是西装领带和各式衬衫,很符合贵公子+韩国学棋六年的人设。
但是亮光特别像韩剧的两幕就是地下通道口名场面,以及“谁是褚嬴”发布会上小亮看到时光背影追出去两幕,配上韩剧ost直接是kbs原片。地下通道口那句台词“我设想过很多个终点,但你突然告诉我眼下就是了”,我真的惊叹于这句台词,以及俞亮当时的表现力,不同于图书馆的《哭着喊着》,他甚至是带着点笑意说的,有种温柔的决绝感。
俞亮递表那一幕,可以说是韩剧ending的完美定格瞬间,我脑海里甚至自动剪辑了。 “谁是褚嬴”发布会上,俞亮发现时光背影的镜头,以及追出去的时候,用了一个俯拍镜头,实在太韩了。那么导演为什么要用这么韩的镜头拍呢?当然因为这是本剧的重头爱情戏啊!(doge)
最后想聊的一个点是“他追你,我追他”,俞亮自始至终不知道褚嬴的存在,或许他意识到了,可最终也没能确认,但这影不影响我们嗑亮光呢?我的回答是,他追逐的确实是褚嬴的棋,但是他后来追逐的是时光这个人。
褚嬴的棋给了9岁的俞亮重创,改变了俞亮本来的人生规划(可能12-13岁就要去定段的),但陪伴小亮九年光阴的却是时光,围棋因为时光而变得不再孤独。如果褚嬴有实体,俞亮真的能见到他,也许小亮的人生中会多一个很好的老师&强大的对手,但于他而言围棋仍然是孤独的,时光的出现让他的九年在和时光的你追我赶中度过,亮光仙品!
2、光赢(老师、亲人亦是朋友)
32集一刷我哭到喘不上气,需要暂停调整呼吸才能接着看,剧情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褚嬴是一定会消失的,但是他真的消失那刻,我被巨大的悲伤笼罩,那种感觉不但像失去一个亲人,更像是和曾经的自己告别。
二刷的时候我又哭到喘不上气,这次原因有所不同,因为评论说,时光不知道褚嬴要走了,但胡先煦知道,所以那一幕时光突然翻过身去,其实在哭。(那一刻我真的大破防!)
褚嬴的戏份很多,他陪伴着小光的成长,每时每刻,我甚至有时会忽略他的存在,因为他仿佛时光的影子,一直跟在身后,只有当主角真的切换成他,通过他的对局、他的南梁往事、他与小白龙的故事,才能意识到主角不是一体两面,而是两个不同的人。
时光真的是个善良的孩子,他会想到给褚嬴打伞,除了一些偶尔的任性之外,他会满足褚嬴的几乎所有要求,会考虑褚嬴高不高兴、伤不伤心,特别是新初段赛与余晓暘的对局时,他看到坐在余晓暘对面的褚嬴,一瞬间改变主意让褚嬴来下;在余晓暘病床前,努力恳求余晓暘与网络上的褚嬴下一局,作为礼物。
而褚嬴作为时光的超级外挂,在小光决定下自己的棋之后,只作教导、陪伴,当“棋痴”不再执着于下棋,而是专注于小光这个人本身,当他开始与周围人建立联系,他怕和时光搬离之后没有人陪小光妈妈看电视,也会为了缓解小光的焦虑教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剑法,他活的越来越像“人”。
光赢的关系从第一集到第三十二集,两个人的人生仿佛做了交换,褚嬴希望能再多陪伴小光一段时间,不再执着于寻找神之一手,而时光从不想做围棋的傀儡转变为走上他的围棋人生, 这一世他们有了不同于小白龙那一世的结局。
最后说下比较虐我的一个点,就是最后小光种的种子枯萎了,那棵参天大树印证着褚嬴和白子虬的过往,但好像没有什么能证明小光和褚嬴的故事,直到竹林赠扇,当扇子出现在床头时,我和小光一样仿佛突然有了情感寄托,只是后来当窗外的风忽然停了,我又涌起了无限的悲伤。
3、绪亮(俞门师兄弟——陪你走过漫长岁月)
这对是我觉得国产剧里很少见的一组人物关系,因为度拿捏的非常好,他俩的关系再近一分,感觉就有些过于暧昧,有人要嗑伪骨科了(doge),方绪是一个从开场就散发着成熟魅力的男人,而小亮身上带着少年人的青涩和天真,二人的年纪差又没有到达长辈和晚辈的程度。
So相信很多人要说,这都不磕?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方绪虽然长着一副玩世不恭的脸,但他每次面对余晓暘时眼中的敬重,和看俞亮时眼里的关怀、爱护以及自豪,兄长感都非常重,你要说他是俞亮的亲哥我感觉也不会太违和。
而俞亮这边,长大后第一次出场就是师兄来接,每天“师兄”“师兄”“师兄”,一脸天真无邪的笑容,区别于面对时光的针锋相对,他对方绪一直是尊敬、理解且亲近的,晚辈的属性非常明显,方绪像秦美姐姐一样,都是小亮除了父母之外的亲人。
比较戳我的剧情有两处,一是“全世界都为你开绿灯”名场面,那是本剧中我第一次觉得俞亮确实只有16岁的瞬间,一脸单纯地说“他们丝毫没有为难我”,而方绪为了让小亮保留住这份单纯花了50万(注:2004年的50万,方绪你别太宠他了)。
之前看过一个评论说,方绪会让小亮在家里喝酒,却在俱乐部的酒局上把酒都换成果汁;不避讳让他看到成年人世界的灯红酒绿,比如在酒吧揶揄地看着小亮的手足无措,让他打台球,但又特别害怕他承受成年世界中的恶意。
我的理解是,他希望小亮能适应这个大人的世界,毕竟这是无论如何他以后都得经历的,但又心疼小亮怕他受到伤害,所以尽全力让俞亮能维持住天才少年的这份傲气,不要过早地承受社会的现实压力,就像保护曾经的自己。(这里真的相当好品)
二是方绪在至暗时刻的路边摊,俞亮的突然出现,谁说师兄弟只能是单方面的爱护之情,小亮闪现路边摊,虽然只是坐在师兄边上,但那刻方绪觉得至少还有一个人没有放弃自己,并且这个人还需要他(当时小亮说要解约),给了方绪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群像戏的魅力就在于此,不是主角之间以及与主角有关的人物才能产生羁绊,配角之间的感情同样动人。故事的最后,当亮光感情线已然明晰,俞亮也逐步成长起来,方绪回归到兄长角色,酒店门口大喊“你不是我师弟,你是我祖宗”,但5分钟之后不进来会怎么样?威胁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对待不听话的弟弟他毫无办法。
4、弈江湖三人组(友情的最好诠释)
要说《棋魂》令人最深刻的画面,三人在跨年广场的奔跑肯定可以提名前三,那是少年如风的具象化表现,而怎样塑造出不悬浮(即不是天天喊着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的友情,在这部剧中得到了极佳的体现。
时光和洪河沈一朗的缘分,早在红烧虾对局以及围棋训练营中埋下伏笔,三人组的正式见面是弈江湖的宿舍里。洪河一开始就对时光的到来,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欢迎,这不仅得益于他对时光天赋的敏感认知,也来源于他喜欢照顾人的老大哥属性,沈一朗和洪河都是特别善良且能抗事的,所以对时光这个“无性别儿童”表现出母爱般的关怀也不足为奇。
前期阿朗失去收入,时光为他联系工作、洪河给他买手机这些剧情都非常打动我,但友情的转折点在定段赛。
但凡三人组中有一个人不是坦荡且内心阳光的人,他们三人的关系就要因为这次比赛分崩离析,阿朗在赛中悔棋,时光指出,本来就没有完全修复好的友情,又在两人只有一人能定段的致命利益点中遭受重击。
洪河看似是个局外人,但他说“怎么就让我碰到这种事,一个是我兄弟,另一个也是我兄弟”,这段比洪河两次在林厉面前为时光争取机会更让我动容。众所周知,三人的友情通常是不牢靠的,因为人总会有比较,总会有偏爱,没有谁能一碗水端平,但凡洪河在定段赛中表现出一丝丝偏颇的情绪,可能三人的友情就此终结(在观众心中)。
洪河真的做到了,将两个兄弟看的一样重要,他和沈一朗的友情虽然没有遭受到如此严峻的考验,但我们就是知道,弈江湖三剑客的羁绊是谁都无法打破的,三剑客的友情动人在“两两成立”。
曾经在弹幕上看到,说洪河和小光合租的房子,洪河住的是上下铺,表示不解,有回复说,下铺是留给沈一朗的,我再次感觉到了配角之间的羁绊赋予角色的生命力。
阿朗和时光的友情本来很可能在定段结束后那个不欢而散的夜晚消失,我敬佩于时光的勇气,或者说因为阿朗对他来说真的万分重要,所以他宁愿在伤口都没有弥合的时候凑上前去,他说的所有话翻译过来就是“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我不想失去你这个朋友,哪怕你已经不想再与我当朋友了”,经历过和朋友矛盾的人都明白这种勇气的可贵。
这里我还要分析一下时光当时的心理,说负罪感、愧疚感多少是有一些的,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委屈,他对褚嬴说“我就想为自己高兴一会儿”,因为阿朗的定段失败,他的成功变成了一件不能庆祝的事情,甚至棋院的同学都说他不配,可时光只是指出了悔棋,只是赢了岳智,他没有做错事情,却成了阿朗不能定段的罪魁祸首。
万幸的是,沈一朗从日本归来,当时光推门看到他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知道阿朗一定可以解除时光的心防,因为他自己经历的磨难和内心煎熬远比时光更多,有时候治愈我们的往往不是一张白纸,而是经历了你所经历的,仍然能对你说“没事、会过去”的人。
这个剧情设置的真的很妙,朋友间尚未缝合的伤口成了让时光重新振作的催化剂,阿朗的一句句攻心之语让本来就被谷雨的话刺激到的小光内心震动,最终拿起棋子(这里可以理解为内心已然松动,俞亮给他最后一击)。
尾声
2024年了相信很多人还是走不出方圆市,与此同时剧外也是风风雨雨,但我们秉承着“人剧分离”的原则,希望每个角色都能在方圆市度过他们完整的一生。
也希望我们的围棋双子星,俞亮九段和时光九段能一直并肩同行,闪耀世界棋坛。
最后我有个想吐槽的点,就是结局风停了,俞亮从身后拍时光肩膀那幕,好小畅你知道你在拍什么吗?那个镜头太暧昧了,虽然窗外没有下雨,但前景的叶子很绿,像刚被雨水打湿过,我感觉两个少年的心都湿漉漉的,俞亮还特别温柔地问“眼睛怎么红了”,太微妙了。
坏大堵,我可以自己想象,但你不要拍进正片里好嘛!
p.s下次再更新可能是方圆市圣地巡礼~
© 本文版权归 美凌格Sherry_Xu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