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功能的差异化竞争,已经成为当下手机市场的趋势
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通过性能下放来吸引更多用户,已经成了手机厂商们的通用打法。尤其是近两年技术迭代层出不穷的影像技术,从硬件到软件,几乎都迎来了一轮大变革。

在饱和的市场环境中,差异化竞争是实现用户增长最重要的手段。如何提升产品在功能上的差异化,也成为了手机厂商们为之努力的一大目标。
拿影像方面的功能来说,前几年还只出现在高端市场中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如今正在向中端市场渗透。性能下放,代表着手机厂商在影像技术上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点的争夺,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与突破。

在旗舰主摄领域,vivo、OPPO、小米等头部厂商纷纷搭载索尼LYT-900主摄CMOS,其像素四合一的满阱容量达到60000e,动态范围和图像纯净度得到显著提升。此外,LYT-900还优化了多摄协同系统技术,实现了多摄像头平滑切换和降低功耗,体验方面的优化也较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LYT-900虽然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在影像系统方面的竞争并未陷入同质化,而是各有特色。例如,vivo的VCS仿生光谱技术、OPPO的影像算法、小米的影像系统综合体验等,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手机厂商在影像技术上“内卷”无疑是利好消费者。而且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原本高端的影像技术下放中端也是趋势所至,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

在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追求差异化的背景下,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将被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将能享受到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手机影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