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卖头发想到的关于童年一些奇特的赚钱经历
由卖头发想到的关于童年一些奇特的赚钱经历
今天路过锦江大桥,看到有几个人围在一起,好奇心驱使下我走近看了一下,原来一大群人围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只见她坐在路边露天摆放的折叠凳子上,一个手持剪刀的男子正在摆弄她的头发。看到这个场景我就明白了,这个人是收头发的,而坐着的这个小姑娘是卖头发的。
有乡村生活的女孩也许都经历过,如果你的头发乌黑辫子很长去赶集,有时候会突然有人走过来问你的头发要不要卖,对方会花钱收购。每次收头发的经常会有女孩哭丧着脸,或者流泪,有的是不舍得卖,有的是因为收头发的人下手太狠,剪出来的头发根本无法见人。为了打消姑娘们剪头发的顾虑,每次谈的时候,收头发的人都会用手握住她们的辫子,告诉她会在拳头的小指位置下剪刀,双方同意这个长度后,谈定价格。然而为了收更长的头发,收头发的人每次剪头发都是在大拇指和食指握拳的上方一剪刀下去。每次这样剪下去,发型会变得非常难看,放下后侧面两边长后脑勺处短,中间像被狗啃了一块一样。同时,因为剪得太短,就算你花钱去理发店再去修剪还是会无力回天。更何况到这来卖头发的女孩根本也不会去理发店。你要顶着一头丑发至少几个月时间,直到头发长出一定长度可以梳起来或者修理出好看的发型为止。从卖头发的孩子穿着看来,家境一般都不会太好,那时候她们的哭脸有可能是愤怒,愤怒于收头发的人欺骗了她们,剪的和说的不一样;又或者是感到窘迫,窘迫于自己需要出卖头发而不能去理发店美美的剪个头发;又或者是感到委屈,委屈于头发已经剪的很丑了,无法在挽回了,而自己每天都要面对这个让人难堪的发型,每看到一次也都会想起一次这个不愉快的剪发过程。
我看着眼前在收头发的人,拿着剪刀和梳子上下翻飞,他的手法和以前看到的收头发的人完全不一样,反而更像理发店的理发师。于是我上去搭话说:“第一次看到这样收头发的,以前他们都是贴着头皮剪,剪的没你这个好。”剪头发的男子边剪边说:“那是当然,我是发型师,又不是乱剪,我经常在这收头发的,大家都知道。我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剪了48个人的。”女孩一直低着头,脸有点红,不说话。我看出女孩脸上呈现出的窘迫,还有对剪得不好看的担忧。看着男人专业的手法,以及剪头发时留的长度。我便又大声说道:“那你这个手法还蛮专业的,都留的很长,剪出来应该好看。”发型师看我又指了一下旁边一个更小的女孩子说:“那是当然,我不是乱剪,你看旁边这个小妹妹是我刚刚剪的,她披着好看,扎起来也好看。”顺着他指的地方看过去,一个穿着红色棉衣7、8岁的小姑娘扎着马尾子站在那里。这时旁边围观的人也开口讨论,大家都觉得剪得挺好的。坐着的小姑娘估计是听到了大家的讨论,又看到了别人的剪出来样子。稍微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
我又问:“你们收这个干嘛,是做假发吗。”收头发的人说:“是的,我们是替工厂收的。”我说那平时大家怎么找你?”发型师说:“我都拍抖音的,抖音叫收头发的欧阳,每次去哪抖音都会说,她们都是抖音先联系我的,我在麻阳都是在这个桥上的。”
发型师边说边麻利的剪发,每剪好一股头发就递给旁边的一个穿黑衣服的中年女子,旁边的女子熟练的把所有头发捋好扎成了一股,然后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小型电子称。我没想到现在收头发都这么精确,要称克数了,以前都是收头发的人用手一捏,估一下给出价格的。我好奇的问道:“这个头发怎么收,多少钱呀?”称重的女子答到:“这个头发比较长齐腰了,是3块一克,刚刚那个小妹妹的头发是过肩的没那么长1.5元一克,这个新剪得头发是95克,将近是300块呢。”听完这个价格,小姑娘和他旁边的家人都笑了。
想问的我都问完了,于是便继续赶路了。路上我突然想起童年里奇怪的挣钱经历。比如秋天捡掉落的晒干的小橘子卖钱;和同学去摘过薰衣草抓过蝉蜕卖给中药铺;去采过三月泡(书名可能叫树莓),吃不完的几毛钱一茶杯卖出去;以及交钱从抽绣厂领出来的绣布绣完花后绣布厂再用高价回收回去;秋天去给柑橘种植大户帮忙,给橘子套上塑料包装袋,按框计费。夏天到河里摸螺丝,吃不完的按斤卖出去,价格可观。
当然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自认为最大的财富来源是学校旁边的玻璃厂,每次我们能从哪里捡到很多玻璃弹珠,然后大家弹弹珠玩,一到周末就会有人抱着满玻璃罐弹珠,有人输的两手空空。而没有弹珠的同学就会继续去捡或者花钱从赢了的小伙伴手中买回来一些,下周继续弹弹珠比赛。
持续时间最长财富来源是卖废品,有段时间小学学校号召大家勤工俭学交班费,但是又不能问家里要,于是所有同学一窝蜂的想到卖废品,平时大家去找用完的牙膏盒子,废纸箱,废纸,废弃的铁丝铜线等卖给废品站,一时间校园和周边环境大好,根本看不到什么垃圾,因为能换钱的都被大家捡走卖了。到秋收的时候,还有同学上山去捡茶籽卖钱。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赚钱方式是在初中同学的课桌里发现了蛇,当时整个班级炸锅。我记得课桌的主人是个不爱说话,黑黑壮壮的男同学。那时的课桌都是带锁的,他一个劲的和我们解释说他捉的都是菜花蛇,没有毒,而且锁在桌子里,根本不会爬出来。后来我才听说,这个同学家境不算太好,他经常没事到处去抓蛇,等到赶集的时再卖给集市上收购的人,那时候真的是很佩服他的勇气,我还记得当时他还给同学们讲过怎么抓蛇不会被咬,怎么分辨毒蛇,现在想来真是非常奇特的经历。
回想这些,对比现在孩子,突然感觉现在的小孩有点可怜。因为课后大多都是辗转在各个培训班上课,那种体验性自发性的活动非常的少,他们这一代人虽然物质条件变好,但是他们的生活体验单一,闲下来很多小朋友不是电视就是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总感觉也少了很多互动和自己动手的乐趣,这是不是很多人长大后觉得生活枯燥无味的根源之一呢。从小按部就班的完成各种任务,没有自己自主的生活和对抗无聊的经验,学生时代空余时间被学习塞满,长大后的时间被工作塞满,甚至连对抗无聊的方式也缺乏想象力大同小异,想来如果这样让我过,确实真的会感觉到了无生趣。生命,也许本来就是一场体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丰富这场体验,随性生活而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