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让《白鹿原》成为“放在棺材里垫头作枕”的好书。
《白鹿原》应该算是我读的第一本文学类长篇小说。
那时候,我刚上初二,更多的兴趣还是在读金庸上。
忘了我经常租书的那个老板出于什么目的,在我去借书的时候非要给我推荐《白鹿原》。
那时候,看得懵懵懂懂的,似懂非懂。
只觉得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没有明显的好人坏人。
第一遍看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白嘉轩娶了七个媳妇的逸事、田小娥泡的枣、各种乱七八糟的男女关系以及白灵的好人没好报了。
后面,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之后又陆陆续续读过,才明白这本书对于陈忠实和中国文学的意义,确实可以当作 “死了以后,放在棺材里垫头作枕的书。”

小说的开篇写着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白鹿原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近百年。
故事全景式地展现了渭河平原上白鹿两家四代自清末到解放后的家族变迁。
小说第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看起来颇有《百年孤独》开篇第一句的神韵:“多年以后,当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看冰块的那个午后。”
也正是这一句,奠定了《白鹿原》围绕白鹿两个家族兴衰百年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底色。

追根溯源,白鹿两家祖上其实是亲兄弟,兄弟的祖先原本姓侯(又说姓胡),为了沾沾传说中的白鹿的灵气,老大改姓白、老二改姓鹿。
按照祖先定下来的规矩,老大这一支的白姓长子世袭做白鹿两家的族长。
也正是这个原因,让鹿家一直心有不甘,始终惦记这个家族的掌控权。
小说的前半段,更多地围绕两家明里暗里的争斗尤其是鹿家鹿子霖觊觎族长之位的各种骚操作。
其实,书中白、鹿两家祖先发家的方式已经埋下了两个家族兴衰的种子。
白家祖上起家于一个类似貔貅一样的存钱盒。每存够一定的钱,就拿出来买地、建房,春种秋收、勤勤恳恳,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攒起家业。小说的主人公白嘉轩一直用传统的耕读传家的家训来教育自己的儿女,并且始终用传统的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和他人。
而鹿家的祖先发家则来自祖先的忍辱负重学习厨艺带来的财富。鹿家祖先为了成为“关中第一勺”,经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辱骂、毒打甚至同性性侵。虽然家业大了,但一直以来,白鹿原的人们一直瞧不起鹿家的发家方式,称之为卖尻子起家。
白嘉轩一直以正立身,在经历了大儿子变赌鬼、老婆染瘟疫死亡、小女儿加入共产党最后被处决等等各种变故之后,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哲人。“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
鹿子霖一直想着给白嘉轩脸上抹黑,最好是夺取他的族长位置。为了这个目的,他设置了众多阴谋诡计,最后落得个“一丝不挂满村乱跑”“冻死在家门之外”的悲惨结局。 史诗级的著作基本都是大时间跨度的,比如《百年孤独》、比如《呼啸山庄》。
不论经过几代人、多少事,最终都尘归尘土归土,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将化作那一抔黄土。

“白鹿原”的名字来自于白鹿的传说,而白鹿作为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形象贯穿小说的开头与结尾。
书中,朱先生在给战死的鹿兆海题词的时候,出现了“白鹿精魂”的字样,这也成了《白鹿原》极力展示的文化信仰。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所谓的“白鹿精魂”,那就是“亏心事不能做,没道理的锣不能敲”。
也可以是“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我们无法在书中找到一个人,来完整的代表“白鹿精魂”,但很多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藏着这种精神的影子。
白嘉轩是传统仁义的乡绅代表,他一生遵循勤劳致富、耕读传家,他刚正不阿,即便是自己的儿子触犯了族规也要受到惩罚并抹去族长的位置。

朱先生是中国传统智慧的代表。他身上具备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有的优良传统,他博学多才、智勇双全,上能凭三寸不烂之舌退百万雄兵,下能帮助百姓寻找失牛。最重要的是,他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派精髓,教书育人,他一定程度上是鹿兆鹏及黑娃的精神导师。
白灵则是“白鹿精魂”求变的代表。她自小就才思敏锐、学业过人,长大后勇于打破传统、求新求变、以“拯救民族大众”为己任。遗憾的是,最后她死于党派内部的清洗。
“白鹿精魂”一定程度上也是“民族之魂”,像白鹿原经历的苦难和风雨一样,中华民族自诞生以来,饱经风雨,屹立不倒。这种仁义、智慧、变革的勇气一直在民族间传承。

《白鹿原》给我们展示了世事变迁中的精彩人物群像。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1)白嘉轩:人物立体刻画的标杆。
白嘉轩的形象是非常立体的。
首先,他为人正派、充满正义、对弱者富有同情心,重情重义,是典型的中国乡村乡绅的代表。他成分很复杂,财富是地主、行为是农民;另外,勇敢、有担当,在族人受到酷吏剥削的时候,敢于牵头抗争。
其次,他是一个正统的封建家长,也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他恪守封建传统、说一不二、以传统封建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家人及族人。
再次,他有着传统农村乡绅特有的狡黠、自私甚至是残忍的一面。他发现鹿家的坡地上出现白鹿以后,用自己的小计策换走了鹿家的“风水宝地”;他在处罚触犯族规的男男女女时,不留情面,手段毒辣。
但,总体而言,“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之类的传统恶习与他基本没有关系。
大方向来看,白嘉轩可以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人。

(2)鹿兆鹏:自私的职业革命家
鹿兆鹏是《白鹿原》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物。
他从正式露面开始,就是一个坚定的职业革命者。
他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但是,从个人的角度衡量,他又是自私、懦弱和胆怯的。
他反对封建的包办婚姻,又迫于祖父的压力与冷秋月结了婚。最终导致女方独守空房,甚至精神出问题以致最后死亡。他甚至无法满足冷秋月生个孩子的愿望,可以说鹿兆鹏是冷秋月死亡的罪魁祸首。
即便是遇到了感情炽热的白灵,他一开始也是逃避的。他无法正视自己对白灵的感情,只有在女方极度主动的情况下,才最终找到自己的感情归宿。
这种双重性格的刻画和角色的描写,正是小说成熟的表现。小说没有回避革命者的另一面,通过这种另一面的描写,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于青年人的摧残和控制。

小说类似的人物群像有很多。白灵、黑娃、鹿子霖、田小娥等,都有清晰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无法简单地去辨别,这些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善与恶、忠与奸、正与邪,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而更多来自于读者的道德判断。
小说人物的处理,并有没脸谱化、静态地二元区分,而是让书中的人跟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前进、命运的车轮共同转动。或奋斗、或挣扎、或毁灭、或新生。
最后,
这本书写于80年代末,按照金庸先生的说法,“这个作品放在过去,是会被砍头的”。
我不知道金先生说的过去是什么时候。
纵横跨度大、人物群像突出、精神传承持续,不是《白鹿原》的全部。
小说也不是一篇简单的书评能完整展现的。
让我们一起反复读、反复领悟。
朋友们好,这个公号的目的是每天分享一本我自己读过、而不是AI读过的有意思的书。暂定目标100本。
今天分享的是第44本:陈忠实《白鹿原》。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