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抓紧把50%的存款换成这4样东西,10年后的你一定会感谢自己!
Hi 我是火火
昨天和朋友聊到买房,听到我心都在滴血!
她朋友去年在广州买房花了近400万,目前同小区同户型挂牌价已经跌了快100万。
虽说普通人买房是刚需,只要不卖就不亏,但刚需的钱也是辛苦钱啊,晚一年买立省100万,不香么。
眼看手里的钱要么贬值,盲目买房又不现实,分分钟买完就来个跳楼价,还不如拿一部分存款投资这四样东西,储蓄+投资才是硬道理!
投资身体
昨天和我那个营养师朋友聊天,她说她大姨才50岁,中风了。
而且是偏瘫,这辈子吃喝拉撒,都躺床上了。
老一辈总想省钱,吃过夜菜,吃油盐重的东西,很容易三高就起来了。
给子女们省了小钱,然后上医院交了大钱。
她公公前年差点中风,连路都走不了,后来听了她和医生的话,少吃重油盐,打打八段锦,稳住血糖和血压,现在去爬山都比同龄人轻松。
人生下半场,拼的就是健康。身体是本钱,身体好才有余力赚钱。
近几年养生观念兴起,年轻人早早保温杯里泡枸杞。
消费降级是一部分,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大家越来越惜命。
于父母,别再想着怎么给子女省钱,自己做好健康这一步,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于子女,也别觉得年轻就可以挥霍健康,照顾好自己,便是对父母最好的关心。
投资身体不只是选择合适的保健品,良好的作息,适当运动,情绪舒畅都是对自己的滋养。
投资知识
巴菲特说:每个人都无法赚到他认知以外的钱
我深以为然。
我出身农村,来到大城市读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在法院和律所都实习过,后来转行做了编辑,在做本职工作时就开启副业,现在是自由职业者。
每一步的跨越,都是因为从未停止过学习。
如果不是坚持学习,坚持投资自己的大脑,主动获取各种信息差,那么现在的我, 就会像无数的农村女性:在18线城市,拿着两三千工资,与父母辈一样,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对于困境,只有无能为力。
投资知识,并不是盲目付费,市场鱼龙混珠,对领域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从免费的资源学习,比如看书、看纪录片、看B站上优秀博主的分享。
太心急容易当韭菜,分分钟就被收割。(火火在文章末尾有分享一些突破认知的书籍和纪录片,记得收藏!)
尽早做好养老准备
关于养老这件事,咱不靠一孩和二孩,靠两保:社保与商保。
一个是福利,一个是商业行为。
社保是养老最基本的保障,看的是保障属性,其中养老保险累计交满15年,退休了就按月领取养老金。
普通人买商业保险,基本只需四种,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定期寿险、意外险。
通俗点讲,百万医疗就是病了帮你交医药费,交多少报多少;重疾险就是有重大疾病后一次性赔几十万;寿险就是猝死了以后给家人赔偿,主要是给家里赚钱的主心骨买…
所以趁现在就先做好防患于未然的东西,别老了再砸锅卖铁地给自己治病。
最重要的一点!买保险要结合自己的预算,不要盲目去冲高保额的。
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赔得多,花的就越多。
别还没用到保险,就先掏空了自己的钱包。
年轻人省钱模板可以参考:买社保+百万医疗险,这样生病住院既可以用医保报销,也能用百万医疗险作为补充。
把存款收益最大化
投资是必要的,存钱也是必要的,让存款收益最大化,也非常有必要。
求稳的话,就存50%的钱。另外50%收入中,30%用于生活开支,10%用于紧急备用金,5%可以作为提升自己的投资小金库等等。
求稳的这部分建议强制储蓄,放在银行里,凑到整数,再分别买一年、两年和三年定期。
比如每月存3000,就分成三笔1000来存,分别存1年、2年、3年。每一年都这么操作。
分别存定期的好处是,每年都有流动资金,也能享受到三年存款的高利息。
这种阶梯式储蓄法,比直接存三年五年的灵活性更高,也算是中长期的一种投资,适合咱们普通工薪家庭或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
这个存款方法,是我在研究储蓄时,跟别的博主学到的,很实用!再透露个存定期的好处,就是可以薅羊毛!大银行存定期,每个月有领油领米的福利,我之前还领过洗衣液!
时刻谨记,过度消费并无法治愈自己,反而会透支未来的自信和底气。
因为,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再具体一点,
安全感是自己兜里的钱给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