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
父母恋爱前各自相过几次亲,我爸的相亲对象好像有华侨,如今不知在香港还是在南洋。我妈则和读书人约过会,现在大概已从人民大学退了休。按说条件都不错,可惜没看对眼,终成过客。
偶然机会,经邻里介绍,爸妈在外公外婆的小客厅里一见钟情。我妈不顾家人极力反对,仅凭书信定终身。从恋爱到结婚,前后大约五年光景,俩人自食其力修成正果。此后十几个春秋,冬夏各见一面,基本属于异地。工作之余,生活实在单调,难免相思之苦,换句话说,全是爱情的甜蜜。甜到什么程度?四岁的暑假,我爸谎称出差,把我一人扔给战士照管,找我妈过二人世界。我妈不禁担心:“孩子要是掉进池塘淹死可怎么办?”好办!再生一个呗。
据说我还有个流产的妹妹,要不是计划生育,现在也许没那么孤单。
外公在我一岁那年去世,待澳门回归时,外婆也走了,爷爷早逝,奶奶远在千里之外,眼看家里只剩母子二人,我爸放弃前途立马转业。
两口子年近四十才真正生活在一起,也才发现彼此差异:一个是南方城市职员的独生女,一个是北方放羊娃的诸多后代之一,从生活习惯到生活趣味简直无法调和,吵吵闹闹是难免的,也曾在气头上提过离婚,多少有些虚张声势的意思,反正始终未踏入民政局的门槛。待气消了,仔细思量开始后悔——要是假离婚,单位能多分一套房子,何乐而不为?
想当年,离婚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一般得过且过,大都不愿被人指指点点。话说回来,双向奔赴本不易,家里还有孩子拴着,余下的心力交给工作与生活,没工夫对声色动心,也就不存在出轨这一说。即便过了爱情的保质期,磨合而成的默契总可以支撑一段岁月吧?
人近五十,换房、装修、艺考、升学……花钱的事扎堆。我爸挑大梁,我妈负责日常开销,大家强强联合,把难关各个击破,下班回家谈谈工作与八卦,甚至畅想退休计划,就算不错的消遣了。 环顾四周,没人帮得上忙,能为彼此付出且信任的只有夫妻。
到外地上大学,不知爸妈怎样过日子,但下班回家无外乎搭伙做饭,也聊聊家长里短,由此打发掉许多平淡的夜晚。直到自己进入社会,二位已近退休,早把爱情从友情化作亲情,言谈间提起当初恋爱的事,只当笑话来讲。
我妈早退休,可以带她出门走走,不觉发现若干乐趣。有时半月不着家,我爸往往自动生病,等到家以后三两天便自动痊愈。我爸退休时则换了一辆车,本打算开到西藏看看山水就好,哪知后来发展到周游全国。彼时恰逢疫情暴发,三人互相壮胆,以时不我待的心情顶风作案。一来二去,他们攒下若干美好回忆,仿佛找补迟到的蜜月期,我有幸见证,深刻体会到陪伴的妙处。
后来,我爸以为把该看的都看了,该办的都办了,便深居简出,每日和我妈步行一万步,再回家做饭炒股刷小视频,乐得自在清净。我妈自从玩上瘾,每到春秋总要出门一两个月,要是我没时间,她也照走不误,掐指一算,倒把北上广逛了个遍。
一个闭门不出,一个游兴不减,互相有些嫌弃而已,毕竟早过了吵架的年纪。我作为和事老,凡事和稀泥,知道是一时情绪。假如现在让他们离婚,很难想象各自生活该怎样过,只听说父母单位离婚的同事,有的又组建三口之家,孩子刚上大学,不得不为经济发愁;有的单身男女,大概找不到合适的老伴,或许会感到孤独,个别人憋出癌症,命不久矣。
从记事到现在,也算被迫磕了三十多年CP。虽然没看过《父母爱情》,但父母的爱情就在眼前,回想起来不输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