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己的旅游博主
查看话题 >澳门散步(上)
去澳门之前,我对澳门没有任何想象。
港澳台三子里,香港与台湾早早在大陆掀起文化波澜,而澳门只落得盗版视频上方滚动的“性感荷官在线发牌”。于我个人而言,二十五年前听过的《七子之歌》还在耳畔,十六年前学过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早忘了,偶尔听说哪个朋友的同学的熟人去澳门赌博输了一屁股债,或有亲戚从澳门旅游回来带了价值不菲的礼物,这一切无不加强了我对这座赌城的印象。除此之外?甚至没有一丝好奇。
正巧Y老师去香港出差,正巧我发现之前错过的罗大佑音乐会即将在澳门威尼斯人剧院开场,立刻决定二人在澳门汇合,特种兵勇闯赌城——谁能想到,最后竟变成了一场城市文化之旅。
第一日
周五一早我独自出发,南京直飞澳门,落地时见到了海。Y老师从香港坐船而来,背着他刚买的陈枝记铁锅,二人在机场出口汇合。
在做旅行攻略时,我把澳门地图看了又看,这才清楚澳门由三个岛组成:与珠海相连的澳门半岛可以视作老城区,人口稠密,保留许多历史遗迹,比如著名的大三巴;往南的氹仔岛上满是奢华的酒店与赌场,比如罗大佑演唱会所在的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是大家印象中灯红酒绿的澳门;再往南是充满自然野趣的路环岛,有郊野公园和黑沙滩。
澳门机场出口有许多接驳巴士,免费送游客前往特定的赌场,它们有个讨口彩的名字叫发财车,其实和去大润发的车没啥区别。发财车没人检票,排队等候,车到了直接上就行。现在游客们都会借乘发财车去往自己想去的景点附近,算是薅一把资本家的羊毛,当然,这羊毛其实长在赌客身上。
澳门机场位于氹仔岛的海边,我们的酒店艺舍则定在了澳门半岛,和奢华的氹仔酒店们比起来,属于较为平价的选择,入住后体验也不错。我和Y老师本该搭乘前往新葡京(位于澳门半岛)的发财车,落车后步行去酒店,却不小心上错了车,去了上葡京(位于氹仔岛)。还好由于这几家酒店同属一个集团,酒店之间也有接驳车。于是我们穿过上葡京的酒店大堂,匆匆一瞥屏风围起来的赌场,再次登车。
穿过跨海大桥,远眺澳门塔,最终我们停在了利刃造型的新葡京门口。而一抬头,便可看见一街之隔如雀笼般的老葡京,即最初的葡京娱乐场,它于1970年落成启用,是很多人印象中的澳门。





正是下午两点多,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六月底的南京最高气温三十度,而在澳门体感快三十五度,还好不闷,只觉得阳光格外直射,再加上街头拥挤的人流,一切都在明亮的热浪里打转。从新葡京出发,我们穿过澳门的标志性街道——新马路(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借着骑楼下的阴凉,吹吹商场飘出的冷气,经过南欧风格的市政署大楼,快步向前。
随着导航不知不觉走入老街旧巷时,我才意识到,澳门原来也可以是这样的:五六层高的老居民楼夹着最多两车并行的街道,缓缓向高处升去,哼哧哼哧爬上了坡,一拐弯,眼前竟是更陡的下坡,街两边只能一人行的人行道还修了台阶,几番上下之后,只想大喊:“来之前也没人跟我说澳门和重庆一样啊!”——反正我没去过重庆,就先假装在重庆了。
走了一公里多,终于抵达酒店,冲个凉睡个午觉,避过热头再出门。






下午四点多,我和Y老师迈出酒店,先去吃个中晚饭。虽然此前做了一些美食攻略,但在某点评上一搜周围的店,还是惊呆了——数百米内遍布了收录十年以上、评分三点五星到四点五星的老店,经验告诉我,这种老店最为靠谱。
义顺牛奶公司(新马路老店)
在香港就听说过这家店,原来总店在澳门新马路的骑楼下。推门而入,莫名有种老国营气息:食客不多,电扇慵懒地摆着头,店员送来菜单后站在门口柜台聊天。我们点了最有名的双皮奶,奶味很浓,冰凉润心,红豆、莲子软糯绵密,一碗下肚整个人舒服多了。
和很多老店一样,这家店只收现金,还好我们带了些港币。在澳门,港币和葡币一样流通,因为汇率相差很小,所以也不会找零。





祥记面家(福隆新街店)
拐入新马路后边如织的小巷,我们走进了一家老字号面店。我特别喜欢这家店的氛围,墙上贴着菜单和剪报,三两邻里落座,好像孤独的美食家会来的地方。
我们点了虾籽捞面和咖喱牛腩捞面:虾籽捞面不愧是招牌,太香了,小小一碟拍下来竟有种美感;咖喱牛腩捞面可以选面,我第一次吃到伊面,有种泡泡的神奇口感。两份捞面各配了一碗极为鲜甜的虾子高汤,店员阿姨提醒我们趁热喝。捞面份量很小,看着别桌端上的超大蓬松金黄炸云吞,我们忍不住又点了一份炸物双拼(炸鲮鱼球和炸云吞),配的双格蘸料分别是甜辣酱和蚬蚧(芥)酱,后者是以蚬肉为主料,用盐腌之,辅以白酒、香料等发酵而成的。
结账时,瞄了一眼厨房,明档内看起来年纪不小的爷爷还在忙着。店员阿姨笑问我们从哪里来,知道我不会粤语,还打趣我说赶紧和Y老师学,最后祝我们旅途愉快。











吃饱出来,面馆隔壁是有名的钜记手信,主打杏仁饼和蛋卷,我没有买手信的习惯,便只随意逛逛。继续沿着新马路散步,拐角处的长泰大按(典当行)被我看成了“按X长大”,淡黄色的玫瑰圣母堂在热闹的商业街中典雅无声。多明我会的玫瑰圣母堂又被称作板樟堂,教堂前的广场则被称作板樟堂前地,此时,广场上围着的人群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凑近一看,竟是澳门警察在演奏交响乐。
这支警察乐队岂止是像模像样,根本就是无比专业。背对着我们的指挥早湿透了制服,却仍激情澎湃;铜管、木管、打击一应俱全,每个人都专注地看着眼前的乐谱。虽说军乐团也是某种传统,但我还是第一次在商业街广场中间聆听这样的现场演奏,我嘴上和Y老师开玩笑说澳门警察工作不够饱和,心里真的非常羡慕这种氛围。



围观了一阵音乐现场,我们沿着黑白石子铺成的步行道来到了葡文书局门口。受朋友约稿,在澳门的三天里我们拜访了四五家书店和文创商品店,已另写一篇,稍后转发。这里就不再赘述,只放一些约稿文中没有加入的照片(都拍糊了哈哈)。












胜利茶餐室
从葡文书局出来,已经快六点半,想到罗大佑音乐会晚上八点开场,我们开始紧张起来。两个人在路边随意找了家茶餐厅,打算再填点肚子,没想到这也是一家老店:进门要小心,谨防被冷凝水滴中,柜台对面挂着的电视正在放晚间新闻,店员忙得直接把菜单丢在桌上。饶是时间紧张,我们还是被菜单里世界美食的架势逗笑了,最终点了猪排包和冻柠茶。猪排包热热乎乎香香脆脆,Y老师说:“你有没有发现澳门好多油炸的食物,奶茶和例汤可以免费送,但绿色蔬菜要额外加钱。”





火速吃完猪排包,我和Y老师冲到路边等公交。澳门目前有一条轻轨,出游主要交通是公交。也可以乘的士,分为普通的和电召的,后者我看《流俗地》才知道,不过这次我们没有尝试。因为澳门很小,虽然我们要从澳门半岛跨海去氹仔岛的威尼斯人剧院,但实际上公交三四十分钟就能到达。然而,此时正是晚高峰,等的车久久不来,打开地图一看,前方红成一片。
抓耳挠腮间终于挤上了车,七点刚过,还有希望。窗外夜幕降临,车内挤得人贴人,我留意到公交里的广播报站是粤语、葡语、普通话、英语各来一遍,反复播放后,本人成功学会了一句葡语“咕噜咕噜么”(请抓好扶手)。将近十年前,Y老师曾在澳门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次也算是故地重游,他指给我看窗外一闪而过的建筑,竟是曾经工作的成果,我们哈哈大笑,模糊了时间的边界。
公交停在威尼斯人酒店的一侧,跑进去的瞬间,我确实被富丽堂皇的内饰震了一下,但仔细看会发现还是粗放无当。问路后,侍者建议我们穿过一楼大堂的赌场,这样最快。极具戏剧性的是,我和Y老师竟被赌场屏风入口处的保安拦住,要求出示证件——此前看到有人说,赌场不让未满二十一岁的进入,所以会检查看起来比较小的人的证件,没想到真让我俩遇上了。
进了赌场我们不敢再跑,改为疾走。环顾四周,或是一张张围着各种人的赌桌,或是一排排老虎机之类的机器,似乎是取钱口的位置有人在排队,冷脸的保安走来走去,赌场边缘还有一些可以吃饭休息的店。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说不出来的气氛,只觉得一张张大嘴正在吞噬着模糊的面孔,人类的欲望在此处放纵到极致,连空调吹出的风都是腥的,人类把智识用在这样的地方来获取某种侥幸的高潮,以为自己可以赢其实早就被套入笼中,如此无聊,如此荒唐。
从赌场出来后很快就到了剧院,所幸没有迟到。关于罗大佑的这场演出,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也不再赘述,只一句“担得上终生难忘”。音乐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到最后我边哭边跟着合唱,从剧场出来后两个人还兴头不减,在夜色下激情讨论。夜晚十一点,漫步过仿制的埃菲尔铁塔、大本钟,在金碧辉煌的银河度假酒店门口等公交,我们感叹:这些堆砌的人造物比不上罗大佑的一首歌,比不上天边淡淡的云。






小乙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东京—京都散步九日(四) (16人喜欢)
- 东京—京都散步九日(三) (20人喜欢)
- 东京—京都散步九日(二) (28人喜欢)
- 东京—京都散步九日(一) (31人喜欢)
- 东京神保町书店街散步 (2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