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3个月后的第二台kindle
2016年4月底,亚马逊中国推出白色款kindle paperwhite3(简称Kpw3),售价958元。大概一周后,我拿到了人生第一台kindle。
8年三个月后的现在,这台kindle成为我使用时间最长的电子产品,并且仍然看不出要坏的迹象。不知道设计使用寿命是多久,但只要还能看书,我就不会舍弃它。
记得,拿到kindle后看完的第一本书是陈忠实的《白鹿原》。纸质书的话,会是本很厚很厚的大部头。但是电子阅读器上,已然失去对纸质书厚度的感知。
其后,我拿着这台kindle恶补了很多书籍,金庸古龙的武侠,各种有趣的小说。它们其实本应更早就被我读到,但是我的成长环境,从来与丰富的藏书无关。
小时候,镇上只有两家书店,一家新华书店,一家阳光书屋。新华书店自我上中学后便没见它开过门,只留下饱经风霜的四个大字,也不知建于何年何月。阳光书屋的主业其实是文具,书籍杂志只是附带。但即便如此,这家书店已经是我见过藏书最多的地方了。
对了,还有图书馆。确实,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校确实都有图书馆或是图书室。但在我漫长的就读期间,从未见图书馆开过门。大概,课外书只会妨碍学业吧。
后来,我在阳光书屋买了第一本书(也许可能不是,但我的记忆只能追溯到这里了),光明日报出版社的《木偶奇遇记》,定价6元。推荐序是一个叫易中天的人写的,对当时经常看电视的我来说,这个名字很眼熟。序言的内容当然已记不太清,但是易中天写了他小时候阅读的不易,写了他阅读的如饥似渴,以及对这套六角丛书定价低廉的感谢。 打开扉页,看到这篇真诚的序言很感动。


再后来,我又买了很多这个“六角丛书”系列的书,因为确实便宜。但那时候,比起名著,更喜欢小说杂志。那时候,网络小说也刚刚兴起,最有名的叫《诛仙》。但在既无电脑也没有后来的智能手机的年代,mp3和mp4(时代产物)是我不多的电子产品,就用很小很小的显示屏看完了很多网络小说。
更多的阅读源其实是杂志,《今古传奇·武侠》《奇幻》《科幻世界》《飞·奇幻世界》《漫客小说绘》...以至于十多年过后,现在家里都还有一大堆。在没有电脑也没有4G网络的年代,各种杂志确实我们那些中学生的精神食粮。高中的时候,比起月刊半月刊,各种周刊其实买得更多。一本《南方人物周刊》,大概够我们看一两天,然后换《看天下》或者《生活周刊》,全班这么换着看个几本,新的一期就又来了。
进入大学后,才第一次用到学校的图书馆。但很快发现,许多想看的书不是很破旧,就是被人借走了。但即便这样也很快乐,从一个书架游到另一个书架,从一列列书名里抽出感兴趣的,阅览室里一呆就是一晚上 。
有了kindle后,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想看的书可以立马就看到。无论去kindle商店买正版,还是“网友分享版”——那时候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书。例如有年夏天,看完村上春树的短篇《眠》,里面的人物突然失去了睡眠,每晚每晚靠读《安娜卡列尼娜》打发时间。合上书卷后,我就开始在kindle上读起了 《安娜卡列尼娜》 ......
另一个影响是,从那以后看了很多很难买到纸质版的书籍 ......
当然,kindle最大的优点还是待机时间超长。即便好几个星期闲置,仍然电量充足。

旅行的时候通常也会带上kindle打发时间。中国的图书大多开本比较大,日本的文库本倒是很轻便小巧,适合携带,但是我通常陷入选择困难症,不知读哪本。

2022年六月,亚马逊宣布一年后关闭kindle中国商店,两年后停止云端服务。其实在此之前或多或少已有预感(亚马逊中国的业务不断关闭),但没想到会直接放弃kindle中国。
今年6月,赶着最后的期限将所有买过的电子书保存到kpw3里。但几百本电子书虽然远远没有填满这台kindle的4g存储空间,但是已让它变得足够卡顿。
是时候入手第二台kindle了,我想。
于是,我买了这台更大屏幕的kindle scribe,带手写功能,屏幕尺寸也由6寸变成10.2寸。

屏幕大,确实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还是更喜欢小尺寸的Kpw3。不仅是因为它的凹屏显示更加清晰,更像看纸质书,也因为它的背光调色非常温柔。通常在晚上,我会将它的背光调到10或者12,屏幕会变成柔和的米黄色,阅读起来非常舒服。
kindle scribe 有了更多的阅读灯,还有冷暖色温。但可能因为手写功能,牺牲了部分清晰度。而且屏幕有些偏灰,在白天或许还没有太大区别,可到了夜晚却让我不喜。


不过无论如何,大屏幕就是他最大的优点。如果是看漫画或者PDF的话,这台kindle scibe无疑是首选。运行速度更快,能存储的书籍更多,看自己的标注也更方便了。
于是,我现在有了两台kindle。亚马逊的云同步可以随时让我在另一台kindle上接着从未读的地方读起,非常方便。虽然kindle的功能非常单一,但就阅读而言已很足够。
kpw3已经使用了8年三个月,我不知道这台新kindle能用多久,但希望它能让我继续见识到更广大的世界。
2024/8/8 JST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