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11年的长沙之旅
5:30起床,6:00出门,7:00到南站,好多游客!不到三个小时就到长沙,比回河南近了许多。
雪梨早一步到达酒店入住。酒店就在高铁站边上,步行2分钟,环境不错,升级了豪华房附送了早餐,棒棒的。稍微收拾一下,11:00出门去吃午餐。找了一个南门口附近的臭豆腐小吃,去了发现已拆迁,就近午餐,南门小灶还不错。沿着黄兴南路走到五一广场,去ifs逛逛,去楼顶的玩偶雕塑打卡,实在是太晒了!还去优衣库给白菲买了一件衣服,最后人困马乏,在楼下溜冰场休息了一会,打车去铁道!
从韶山南路的大门进去,闻着熟悉的香樟树气味,我简直有些想哭!这就是我做梦都想回来的地方!一食堂改成六食堂,二食堂改成新宿舍,综合商店不见了,攀登楼前的三个火车头闪亮登场,创业楼不让进,只好去世纪楼打卡,再去西大门顶个球雕塑转转,看看两个操场,最后从另一条路返回东门。可惜是暑假,没有见到现在的学生们,没能进入创业楼的专业教室中。铁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我的记忆中,这些坡道、台阶常常要耗费我们许多体力,这次回来怎么变小了?就连西大门的雕塑似乎都没有以前高大了,或许是我长大了吧,哈哈哈哈。
跨过韶山南路,去学校对面的一个甲鱼店吃晚餐。张老板、硕哥、朱sa、文ling大家陆续到来,立刻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大家近况:
张老板毕业在碧桂园工作5年后,去了地产公司,辗转中南置地、越秀地产等地产公司做设计管理,现在去了龙湖物业,脱离设计越来越远,路子越走越宽。吃完饭后我们去了老板家里,一个人的大房子随他怎么折腾,白色系加植物非常好看,虽然一个人在长沙生活,但依然有滋有味,佩服他对生活的热情。
硕哥毕业去中建长沙院有11年了,最近感觉效益不好,工作像在浪费时间,和朋友们合伙开了餐饮店卖蒸饺,已经有几个分店了,有声有色的。
文linge毕业在中建长沙院有10年,去年离职回家带孩子,顺便考了建造师,目前在家乡县城的设计院工作。她老公家境较好,应该不指着工作赚钱养家。
朱sa毕业去湖南省院到现在,跟着总建筑师师傅谋了个闲职,目前工作压力不大。她老公在中南博士毕业后去了长沙理工,目前已是副教授,年轻有为。
后者三人都已有娃,娃也都不小了,都是家庭幸福。和同学们见面聊什么:
1.选择大于努力
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工作和行业。行情好的时候,可能会讨论谁买房了,谁开公司了,谁移民了,互相吹嘘,一拨人用优越感给另一拨制造焦虑。现在行业不景气,几乎个个是唱衰的声音,能有一个性价比高的地方苟着已经是上策。焦虑是集体性的,谁都难逃。
2.个人的能力对于职业发展的作用
曾经追求设计课的成绩,其实是基于比较功利的考虑,以为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为设计水平高就能按部就班成为大师,至少成为总工吧,结果生存都成问题,热爱也被吓退,果断转行。很多人选这个专业的最初就无关热爱,首要任务是生存,性价比高的时候,可以高枕无忧,性价比低的时候,逃跑是必然的。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朱莎问我为什么有转行的先见之明,哪里是我有先见之明,最主要是我工作早期发展不顺,受挫比较多的原因吧,在单位不受重视,年终奖一降再降,高强度的加班让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喜欢这种工作方式。行业再好,自己不想干了,迟早转行,行业不行,但自己想坚持,怎么都会继续干的。
4.有用的还是热爱的
许久没有和雪梨在一起畅所欲言了,当我们聊到产假规划的时候,她建议我学习心理学等相对有用的知识,我感觉大学时代的许多选择也是这样基于实用的考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成为朋友吧。而现在,我更想找一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热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