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是“少年”
2024年8月,近五年的时间经历了那所谓的生离死别总有种无以言说的感觉,有太多的心情总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但每当提笔却不知从何写起,可能经历了太多,突然变得有些许麻木不仁,越是长大,越是无欲倾诉,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彼时还是一个率性洒脱的少年,喜欢幻想,喜欢在路上,此时偶而却被生活逼成声泪俱下像个情绪失控的疯子,不禁会想活着的意义。冥想之后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就像《平凡之路》之中唱的一样“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看,俨然已是冥冥众生、已是众多牛马之一。我一直相信文字的力量可以治愈一些,因此也会留下很多文字,那些支撑我一路走来的文字已在我的生命之中熠熠生辉,是迷茫时的灯塔,是漂泊流浪的归宿,是慰藉贫瘠的灵魂。细数经年仿佛彼时一直走在归乡的路上、梦回故里,却终未如约等到属于我的归人,小园幽径牡丹香,内心总开出浪漫的玫瑰,何日辄至离人归,结发枕席共此生,只存在我向往的梦里。那一日,我梦见在路途中邂逅了一只迷途的大雁,我羡慕它拥有翅膀可以自由的飞翔,它对我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宁愿丢掉翅膀,这样让它劳累一生,我以为它的一生是自由的,可最终没有逃脱选择的宿命,它告诉我所谓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自由不是没有束缚,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个想回去的地方,并且随时都能回去,这是我后来才明白的道理。或许在一个地方沉寂太久,突然有想去换个地方生活的冲动,当生活的刀刻在身上,百般雕琢之后,越挫越勇,否极泰来,归来依旧是从前的那个少年。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