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3 篮球
说点有的没的……看电影的时候脑子里忍不住在想,去年夏天我真是把这辈子该进篮球场的次数都进够了,学校体育馆的黄色木地板和吱嘎吱嘎球鞋摩擦地板的声音构成这段回忆的绝大部分,剩下则是夜晚白炽灯照射的公寓楼下红蓝塑胶地的篮球场、以及城市北区充满非裔美国人的野球公园、还有些许关于DC城外没有绿荫遮挡的露天场地。
我站在球场边缘看一个人打球,看他跟非裔、韩裔、ABC、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击掌。我在一旁沉默。
看到电影里宫城被高他许多的队友围在中间时,我也想到那个人。他同样个子不高、运球很好、弹跳也很厉害,他问我相不相信他能跳起来够着三米高的天花板,问我相不相信他能传穿越整片场地的球、问我相不相信如果在这里读高中他可以进联盟。我那时候很没耐心,对篮球、甚至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没兴趣,但我知道那是他最在乎的东西,十九岁的男孩子的脑子里只有篮球一样东西。所以我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和耳垂上同样亮晶晶的钻石耳钉,说“我相信”。然后我就会看到他跳起来够着了三米高的天井,看到一个贯穿全场的传球,可惜我看不到他进联盟。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打篮球的人都有一样的习惯,但我相信一个圈子里总有他们共通的东西。那个人也去烫过一次宫城那样的卷发,毛茸茸的像一只小狗,我在安迪沃霍尔艺术馆外的咖啡店等了他很久。
但那时候的我嘴里是吐不出什么好话的,我皱眉头说那头发好丑,以至于后来我们争吵的时候他愤怒地说为什么你觉得我什么都是不好的。
到今天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痛。
我前几天说为什么自己写了整整十年关于十五岁体育系男孩的故事,想来大概是因为他们简单。他们的脑子里只有自己热爱的那一件事情,并且拼了命了想在那件事情上变强。如果他喜欢网球,那他的脑子里就只有网球;如果他喜欢棒球,他的脑子里就只有棒球;如果他喜欢篮球,那他的脑子里就只有篮球了。
而如果你没有超越篮球的吸引力,你是无法引起他的注意的。这一点我后来才弄清。
原来我的故事里的另一个人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至少是能够吸引那个人注意的吸引力,所以他才会对他上心,脑子里才会有除了网球、除了棒球、除了篮球以外的另一件事情。我写了十年的小说,直到最近竟然才明白这一点。而我写了十年别人谈恋爱的故事,自己却在恋爱这件事情上摔了一跤又一跤。
那个夏天我甚至陪他看完了整个赛季的NBA。他喜欢的76人早早退出了东区的比赛,而冠军是谁也没想到的丹佛掘金。
即便如此,我依然没有爱上篮球,我还是看不懂每一场比赛刺激的点在哪里,我只知道那是他喜欢的东西,当他兴奋起来想要跟我讨论的时候,我什么都说不出口。
写到这里,我又开始胃痛了。
如果要我写篮球笨蛋的恋爱故事,我大概会反复提到松松垮垮的球衣下的身体,结实的肌肉和蒸腾的热汗,过于宽松的背心和短裤让人有种能够看穿这层薄薄布料的错觉,球场上散发色气的来源之一。
可我发现我喜欢的仍是禁//欲//系。我喜欢看规矩到不行的棒球衣,高领贴身的内搭和包裹手臂的长袖,甚至握住球棒时都会戴上手套,全身上下露出来的只有那张脸而已,甚至捕手只能看见那双黑色的眼睛。
看吧,就算两种运动都搞不明白,从基础的审美看,我也是对棒球更感兴趣。更别说要我理解其中的规则和有趣之处,恐怕我再怎么样都靠不到篮球上去。
而当我终于稍微感受到篮球的有趣之处时,已经是我离开美国的第二年。我和那个人在机场仓促告别竟然不多不少正好是一年前。我在十三个小时的长途飞机上痛哭流涕已是去年的事情,回忆起来却又模糊又清晰。
我和那个人大概就像我和《灌篮高手》的电影,我错过了最佳的上映期,也没能在最好的时间品味到它的乐趣。而我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那个人,所以这故事不会有happy ending。我在一年后、甚至或许多年后回忆起关于篮球的记忆,大概也只会是那个夏天黄色地板的室内体育馆、球鞋摩擦出的吱嘎吱嘎的声音、还有我刚才提过的、所有有关那个人的一切罢了。
而苦涩泛上我的心头,我决定明天要看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