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期
20240802
近来突然职业倦怠严重。
或许和近期的公开遴选有关。
体力上的疲惫是一方面,虽然比起巅峰时期的加班来说小巫见大巫,但年岁渐长,明显感觉体力不如从前,连续几天九十点下班,非常疲惫;精神上的疲惫或许才是主因。
因前些年的梯队建设不够具有前瞻性,导致近年来选拔干部视野十分受限。别的看不见也就罢了,一些部门内的情况,令人不禁痛惜。
譬如我的前部门,其实明明有好几个不错的苗子,但主任为了自己得意门生的前途,集聚全部门资源堆砌造星(让我想到了如今內娱的资本造星),星是造出来了,璀璨夺目,省级荣誉也有一大堆,此次遴选不出意外会有斩获,我想届时主任将感到十分欣慰(毕竟前一个从他手里走出来的我,并不在他的意料之中,如他所言也并不认同我这样的人)。只是得意门生的同期同事,得到的资源极其有限,年龄小的还能再等等,年龄相近的仍在倔强生长,或许此次遴选能逆袭突围也说不准,希望好运。
譬如财务部门,年龄相近的人一大堆,客观来说资质都很不错,综合素质在本单位同年龄段里属于上乘,但因着年初的团队主管一出来,使得很多年资满足的人直接失去了基本竞聘资格。科技部门也差不多,都是极为优秀的人才选配进来,但大批同龄人轧堆使得上升通道极为狭窄,已有不少人平级出走部门(或许是在原部门迟迟无法晋升会面临一些无形压力吧,出来了虽然也没晋升,但心理上可以轻松一大堆,好歹算是换了环境)。
或许站在部门管理者的角度和员工本人角度,都有各自的道理。站在管理者角度,部门内或许有几个苗子,但如果资源平分,会导致谁都无法胜出,那我是不是会调剂资源倾注到一两人身上来提升获胜几率?站在员工角度,如果在本部门没有上升希望,我会不会寻觅各处有晋升可能的机会,哪怕离开现部门?
再加上这些天看的网上清华学子实名举报上级的新闻,觉得很是唏嘘,进而觉得自身生活和工作也失去了意义感,只想从中逃脱。
也因此,羡慕一些同单位的能够保持良好心态的人,譬如主任,譬如主任的得意门生,似乎从来不管外界如何,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一点一点去取得,至于过程是否正当,并不重要,他人不得奈何即可——可正因为如此,我会不禁思考,一直以来我坚持的是否是对的,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如主任所说是个意外,将来的路我能不能走好,我会不会变成他们融入其中,还是坚持本我,从点到面,将自身周围的生态环境变得更符合自身价值观那么一点点。以及,如果我认为世间有所谓的客观的衡量准绳,是有所谓“对”的那面,那么我自己认为的“对”,究竟与客观的“对”是不是在同一边。
许久不和主任交流,之前难得的交流也会觉得都是自身单向输出,对方兴趣寥寥,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双向奔赴,单向的关系不成为关系。
或许职场就是孤独的。我的同盟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