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自主开合的窗
我的心里有许多扇这样的窗。
它们分布在不同话题、不同方面,在不同时间段出现,具备一样的规律:我无法自由控制它们的开合。
我想在无人认识的角落做些旁若无人的倾诉,却在酝酿半天后无法下笔,或下笔口不择言,言不由衷;
我想在情绪激动接近崩溃时抽身事外保持冷静,却心如明镜而口中谩骂、恶毒诅咒,手舞足蹈、拳头紧握,面红耳赤、青筋突起;
我想在被心血来潮的欲望掌控时不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不盲目,保持理性,却自以为是自我感动地觉得什么都是必不可少的,什么都能锦上添花;
我想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条理清晰用语适当不卑不亢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却东拉西扯闲言碎语精神亢奋语气强硬……
我好像清楚地看得到打开窗能得到什么,什么时候该打开一扇合适的窗,却总是在需要打开的关键时刻失去自主权。
这些窗不是突然出现在心里的。我知道它们经历长久时间的沉淀与塑造,在多种情感的洗礼中凝聚,在多个令人尴尬、难过、愤怒、压抑的场景中现形,它们的出现已无法辨明原因,从我的成长中汲取营养,在我的犹疑中不断壮大,在我的心潮中若隐若现。我努力望去,隐隐觉得,它们来自我的童年。

阿德勒劝导人不要屈服于童年的阴影,不要纠结于归因而忽略了当下最重要的其实是“目的”。我也明白,每一次灾难性的海啸过后,最重要的都是今后该怎么活。如果还不想提前上演生活的结局,那就要努力行动改变剧本的走向。
这一周中,我的身上又发生了我曾劝导自己多次要当心不要再现的恶性事件。一些与“冷静”“客观”“清晰”无关的行为,一些指向“混沌”“盲目”“愤怒”的情绪,主导了我对自己混乱的定位。现在,在一周工作日的最后一天的下午,我开始回想与梳理。不想将重点停留在“我为什么没能控制好”这样的情绪中,我明白最终一定要指向“之后我要及时打开窗,把什么迎进来,及时关上窗,不让什么跑出去”。
不知道下一次,我会在什么时候又面对“该不该开窗”的选择,也许好的情况是过很久,也许坏的情况是在我写完这篇日记之后,也不知道下一次我又开始复盘和反思是多久。毕竟人类的特征总是总结经验而不及时运用经验。但至少,这是一次我做了自己不够满意的事并为止后悔、希望改进的证明,有这些证明在,我还有改变的可能与倾向。

窗是人类沟通世界的保障与通道, 有窗在,人类分清危险与安全,为软肋覆盖鳞甲,与头脑中的野性立下规则与约定。 窗不能主宰人,打开窗户的把手应该握在人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