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身工程狗的集体生活日记(补记)
7月8日,技术科长和协会干事带了一辆商务车去J市Z镇运回项目的交工资料,俩人上午出发,说起来开车单程不过一小时,可是到下班她们也没回来。第二天上班,协会干事跟我抱怨:项目上的人请吃驴肉,不知道是受凉还是卫生问题,回来的路上她肚子就开始不舒服。
我猜,大概是水土不服吧。
去年五月份团建后去兰州拉面店的时候,我觉得时间有点晚(晚上九点多)就什么也没吃,室友吃了一碗牛肉面,闹了两三天肚子。在当地半年多,除了端午节和国庆节两次聚餐、车坏的一次在湖北美食吃小笼包,休息的时候,我想吃点垃圾食品,就去连锁快餐店华莱士汉堡,姑且认为连锁店执行统一标准,卫生上相对有保证;还买各种真空包装的小食品。镇上有家西安米皮,我一直想去吃,从来没去过;想吃湖北美食的馄饨,到最后也没吃成(现在,食堂每逢早晨有紫菜馄饨,我必然去吃一碗),究其原因,就是我肠胃弱,很怕乱吃搞得狼狈。即便我这么小心,还是在轮休的时候,发作了一次肠胃炎。
协会干事告诉我项目上就剩施工经理、项目总工和办公室主任三个人了。
安装工程师和资料员两口子、安全经理去年就去了别的项目;保管师傅是外聘的,去年十一月就结束了项目上的工作回省城了;三月下旬还见过项目经理,五月份起他也另有任用,偶尔还打打交道;安装技术员追随项目经理去了同一个项目;安装工程师、资料员、安全经理、安全专员和土建工程师都在一个省份;电仪工程师在家;电仪技术员辞职;室友跟我住一个小区,偶尔还能遇见;费控主管、采购主管、司机师傅行踪不明;不常驻项目的光头财务时不时会出现在办公楼里,他同时管好几个项目,每个月挨个儿走一遍。
回想起来,项目部生活也不完全一无是处,比如,能保证一个比较健康、规律的作息。起初我跟电仪工程师和室友住四楼的一个两室一厅。她们俩住阳面大一点的房间,我一个人住阴面的小房间,按我的级别,是不够住单间的。我不吃晚饭,回宿舍先洗漱、洗衣服,做完运动就看书、看电影,有时因为电脑声音大会被电仪工程师提醒。她跟室友吃完饭上来基本就是歪在床上跟家里人视频、刷刷短视频。那时我基本上每天十一点半就睡了,早晨不到六点自然醒,她们俩晚上睡得比我早,早晨起的比我晚(因为电脑声音和作息时差这两个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后来四楼退房以后,电仪工程师宁愿去跟男同事挤一个套房也不愿意跟我住一个房间)。这个房间不到十平方米,家具只有一张行军床,宽不到一米,由钢管和竹片做成,一翻身还吱吱响,办公室主任是懂看人下菜碟的,给我的被褥枕头跟室友的也很不一样, 劣质得多,连垫子都没有,薄薄的褥子被睡成纸那么薄的时候,躺在上面就觉得硌得慌,后来我把快递包装里的减震气泡垫铺在褥子下边,才好点。五月份刚住进去的时候,还有 些冷,立夏以后就好多了。我买了几张爬爬垫铺在地下,能放东西也能做运动。好点的快递箱子也留着放东西,买水果的塑料袋用作垃圾袋。这里的自来水水碱很大,我们喝水是从院子里的净水器里打或者通知办公室主任送桶装水。我一个人住的时候都是用小桶去打水,大桶我实在拿不动。这里的生活节奏还是慢一点,镇上有四个快递驿站,下班都很早,早晨十点钟开门,中午不休息,晚上七点关门。我刚来的时候,上下班路上,跟司机师傅说一声,可以停车让我们取快递,后来司机师傅闹情绪,回程路上不给停车了,我就都在京东、唯品会买东西,放在食堂或者小区门口的劳保用品店,我下班回来再拿。
项目部每周有一次时长半天的轮休,安排在周日,资料员做值班表,项目经理同意后会在周六下班的路上发给我们。喜欢睡个亮觉的就在上午休息,我通常把轮休放在下午。据我感受,这个半天仅够补充物资、理发、洗衣服。每逢这个半天,我在食堂吃过午饭回到宿舍会先把穿了一个礼拜的工作服泡上,睡一个稍长一点的午觉,起床后边看电影边吃点东西,周日的午饭通常有点糊弄,上午休息的同事也会提前来吃饭,到我们下午休息的人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轮,菜的精华部分已经被挑走了,午休后再吃点是挺有必要的,我在这个时段吃过方便米线、方便冷面、方便面皮、 以前觉得添加剂过量不环保根本不会买的各种真空包装的零食……吃过东西后我洗衣服。太阳偏西不那么热的时候出门,穿过窄窄的巷子,有时去看看废弃的老房子,更多是去正街逛逛唯二的两家超市,买点水果、零食,最后在华莱士吃点东西,天擦黑的时候回小区。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很放松的。这里不单生活节奏慢一点,也感觉不到内卷。穿过两边都是民房的巷子时,我似乎觉得,在这样的乡村生活,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这些其中有一栋就是我的家,我会不会就不觉得那么累了?
后来搬到一层食堂,我有了一张桌子。我把桌子摆在靠近窗子的位置,窗外是围墙,围墙外能看到小树林。我几乎没住过一层,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尤其觉得不安全。搬家后,赶上降温下雪,我就再也没去过正街;也没住几天,就因为家里有事回家了。
人生,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