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大理身心成长主理人1 | 22号舞池Sarah&Zulu 臣服于宇宙的爱和旨意
前阵子受一个我关注了挺久的公众号平台“大理好在”之邀,采访几位在大理做身心健康方面的主理人和老师。在采访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体验到,这个合作是宇宙送给我的一份礼物。
借着这个机会,我链接到了自己在大理超级喜欢的几个可爱的人儿,和ta们每一个人对话时,我都感觉到有温暖而透彻的能量穿过我,我感受到了ta们清明的心、与心中丰盛的爱,我在这个阶段的一些对于世界的疑问也消融了。
“大理好在”文章中能呈现的实在太有限,所以我把一些我接收到的讯息分享在这里,比起ta们本身所散发的,这些依然只是沧海一粟,但或许,有人读罢心中会泛起一些涟漪。
Sarah & Zulu

Sarah和Zulu是22号舞池的发起人,之前参加他们的狂喜舞蹈活动,我感触颇多:在大理的一次狂喜舞蹈中,我仿佛体验到了一次重生。
这一次采访,是一场充满启迪的对话,也是一首流动变幻的音乐,一场心灵相会的舞蹈。
在观音塘附近的一家餐馆,见到了刚从正在装修的新房子中过来的Sarah & Zulu,虽然在衣服上看到风尘仆仆的痕迹,但他们周身散发出来的气场总是光彩熠熠。

臣服宇宙
我们都从北京离开,来到大理,不同于我听到的很多故事,不满于北京的生活品质而搬去大理,对他们来说,在北京的生活反而是一个舒适区,有着安稳工作、安逸生活,反而到了大理忙碌了起来。
因为开始自己创业,工作与生活不再有界限,22号舞池、阁楼戏剧、人文艺术套索暑期项目……无论是音乐、舞蹈、戏剧、教育等等,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情。
看似是在为自己工作,但Sarah形容他们是在为宇宙做事,此时在吃饭,也是在为宇宙吃饭。前几天从友易社区的主理人可可姐那里,也听到了一样的话:她不是为任何人工作,她是在为宇宙工作。
Sarah和Zulu在发起22号舞池的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意志和期待的结果强加在这个事情上,舞池现在发展到每次四五十人,并不是他们控制出来的结果。事情来了就去做,伙伴来了就欢迎。

Sarah在做开场引导时,不是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要”说什么就说什么。Zulu在DJ编排歌曲时,也不只是出于自己个人的偏好,而是顾及一首歌与整体的配合。ta们都在服务于当下的情景,服务于ta人的需要。
在Sarah和Zulu身上,我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臣服的能量,ta们臣服于宇宙的爱和旨意。ta们是发光的,但不是陈列在橱窗展柜里供人观赏赞颂的钻石珠宝,而是化作闪烁在浩瀚天空中的繁星。
如果我们想成为世界的中心,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只有围绕着我们的这么一点点大,而如果我们愿意将自己置身于无限之中,那么我们自己也成为无限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无限本身。

图片来源:公众号“我不會咬你”我想,这种臣服并非是抛弃个人的思考与主见,而是源于一种对世界深深的爱与信任。因为爱,所以接纳一切真实呈现,因为信任,所以放手让一切自然发生。 “当我们臣服于特定的生命河流,这是一个奇迹最容易发生的时刻”。
日常修行
这种臣服发生在日常的亲密关系中。ta们广泛接触各种人文学科和成长方式,而当我问到,ta们是如何成长到自己现在的生命状态时,瑜伽、打坐的修行部分Sarah只一句带过说,那是ta们每天的功课,她更愿意分享的是生活。
亲密关系是一个让她觉得臣服的事情,是一个可以修行的道场。她举了个例子,看到伴侣把洗衣机里面的袜子扔到外面了,如果按照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你会告诉对方,你这个行为让我感觉到不舒服,我希望你下次怎么样,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然后跟对方达到一个交流。

但对ta们来说,情况会是这样的:一方看到伴侣的袜子放在洗衣机外面,感觉到很不舒服,这时她会去觉察,为什么这个不舒服的感觉出来了,肯定是自己心里的事情和感受被这个情境触发了,于是可以回头看看这个感受是怎么来的,自己心里的这个事是什么。
然后对伴侣来说,为什么之前把袜子扔到洗衣机外面了,然后现在可以做些什么,能帮对方做一点,是自己的福气。这就是ta们的练习。
像Sarah说的,我们把另一方看成是自己的对象、伴侣、爱人,还是把ta看成一个天使、一个神。如果我们觉得另一半是属于自己的,就会对ta产生一种定义、概念和期待。
但是如果我们觉得另一半是神在自己身边的化身,我们就会臣服。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彼此成为更高的自己,也彼此向更高的对方对齐。

我之前问为什么ta们两个举办的狂喜舞蹈会这么受到大家的喜爱,Sarah想到其中一个原因是,ta们作为一对伴侣站在一起,散发出来的爱的频率是很特殊的,一种合一的光会发生在伴侣身上。当一对伴侣很多方面都可以达到合一,ta们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去影响在ta们旁边的人。
奉献社区
ta们的爱与臣服除了流露在伴侣关系中,更辐射到周围的人与整个社区。22号舞池是每月一次的社区聚会,借由舞蹈的庆典把社区团结起来。
ta们正在装修的房子,也不仅仅属于ta们,ta们的发心是通过这个空间去容纳社区的成长。它可以作为一个艺术寺庙,大家在这里止语、唱诵、舞蹈、行走,或者也许什么都不用做,就是正念地度过一天。

ta们在做的是一个空间,ta们本身也是一个空间,在这里,大家可以和更高的自己连接,也可以通过ta们来与更多人产生连接。采访完我们去新房子一起搞装修,为ta们从废铁厂把铁皮拿回来做成的门刷涂料,一个细节就会做挺久,我说,装修真是一件慢工出细活的事情,不过想到是在为了自己的房子做这些,就觉得很值。
Zulu马上说到,在为社区做也好呀。那个瞬间我感受到,ta们就是这样时刻把社区把ta人放在心中。

在上次参加ta们的22号舞池那天,我正在和一位朋友讨论如何发自内心升起助人之心的话题。而经历了这场舞蹈,我体验到:如果我们自己被爱充满着,就会自然散发出爱的频率,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在为这个世界带来助益与福祉,就不再需要刻意去思考如何才能帮助到别人。

庆祝老天爷的恩典
与Sarah、Zulu相处时,受ta们影响我经常会感受到的一个词是——庆祝。Sarah说,吃午饭就是对于今天的一个特别好的庆祝。Zulu说,白族民房墙壁上的画像是一种庆祝,我说,我们装修新房子也是一种庆祝。
我聊到最近的一个感受,发现大理有不少有些“特异功能”的人,我做不到,也有些难以理解。后来Zulu说,最近他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最超能力的一个事儿:在很普通的地方能看到老天爷。不用发生任何神奇的事,你就是能在一个普通的咖啡杯里看到老天爷。
这个厉害的超能力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是随时都可以得到的。“当你得到了这个,其实你都不想要翅膀”。每次听Zulu说“老天爷”,我都有一种朴实又扎根的感觉,不是神、不是佛、不是上帝,而就是——老天爷。

Zulu的话常是乍听起来平凡,但如陈酒一般耐人回味,在他的身上,我就看到了他所说的老天爷。想起一位朋友婉晴,在5月份的狂喜舞蹈上分享说,她侧身看到Zulu在弹唱的时候,那个瞬间仿佛看到了上帝。
Sarah的话也流淌了出来:生活里没有不神奇的地方,奇迹就是每个高峰低谷都在往前进,在平凡和重复里面看到神奇。那个神奇就是:你就是这么被支持着,你肯定会从河流到海,也有安排好的路让你去到海,你只要顺下去。即便你觉得自己孤军奋战,没有任何人支持你,你也是被支持的,你就是这样被支持着。这就是在完美的圆里面发生的事。

只有支持,只有温暖,只有爱,就是这么简单。
但太简单了,头脑反而不容易相信。你的头脑还要宁愿相信那些困难、伤痛、分裂吗?在看着他们的眼睛,听着他们讲话的时刻,我知道,一切都是支持,都是温暖,都是爱。
给想象力一个空间
我们的头脑需要打破定式,拓展更广阔的空间,Zulu和Sarah涉及的舞蹈、戏剧、文学、绘画等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都在帮助我们打开一个允许的空间,去向心之真实。我们聊到这个世界不同层面的真实与虚幻。
在聊天的过程中,在大理创办了“阁楼戏剧”、举办戏剧活动的ta们,穿插进了一个ta们很喜欢的即兴练习——
我们还是保持着说话,但是去听到在我们旁边,有一个海浪。我们还是存在在这,但时刻知道,海风吹过来了,周围那个海滩起了浪,又退潮了,然后继续涨潮。
你能听到沙子的声音,有风,有拍打石头的时间,这是一个我们聊天的背景。也许你那个海,过来一艘船,也许我那个海,出了大太阳。
我们在这个背景下继续聊,但是不要丢了那个海,让那个海一直在,看看会发生什么。

那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好像我们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平行的时空,仿佛虚实交替,又无所谓虚实,谁又能确定哪个是虚、哪个是实?真与假本就交织在一起,我们还有什么可去执着的呢。
在继续聊了一阵后,Zulu突然问道:现在你的海还在吗?扭一下你的头,用你的耳朵去感知方向。你是在你的头脑去想象听到一个海,还是你真的用耳朵去收到这个频率、音波。如果你真的听到,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练习让我对他们的戏剧理念有了直接的体验,抛开关于表演的先见观念,“只是去探索一些比个体更智慧的东西,不同形式的艺术,新的感知方式,我们通过这些介质去见证这个坚固世界的晃动,去触及肉眼所不能及的维度,扩展我们对关系的觉知、内心的宽容,以及彼此的连结”。

后来我去在他们的新家搞装修,在那个过程中,我有几次听到海浪的声音,看Zulu的白裤子上挂满了蓝色绿色各种油漆的颜色,我好像也看到了海浪。
晚上我在家打坐的过程中,突然又感受到了海浪。它不仅是一个对事物的感受,而是似乎成为了某种象征,可以时刻提醒着我,回到内在的觉知,拥抱内在的想象力,见证广阔的世界存在。
我感觉到,在我的心中好像也掀起了一片海浪,然后这片海浪又爬到了我的眼睛里。
后记
写这个系列的采访文章时,我常感觉到,我好像并没有说什么,我只是把ta们表达的内容、散发的讯息传递出来。自己没有说什么——以前我会有点感觉,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做得不够,而现在,我会想说,是的,我并没有说什么,这就是我要做的,我只是一个能量流通的管道。
这样想着,点开群消息,Zulu看到大家分享参加ta们活动后的感受后说:其实大家分享的都是给更高的爱说的话,我们都是ta的一部分。

想了解更多关于ta们的活动和内容,
可以关注ta们的公众号——我不會咬你。
下面是我在这个世界的一点点片段,愿同频的人儿相遇。
关于我 About Me


人生体验家米鹿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个女人是如何带着创伤重新成为女巫的|读《女巫:疗愈世界的传奇》 (2人喜欢)
- 妇女节这一天,我承认自己也是一名女巫啦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