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南渡》剧评: 平庸造就的意外之美
0.写在最前
下文有《烟云南渡》故事线的严重剧透。(以下提到时简称《烟云》)
本剧评作者在成都戏舍.柒言沉浸式剧场版的《烟云》中扮演角色那云奕。下文的视角主要会以《烟云》中那云奕视角出发。本文仅作《烟云》故事线、人物分析和一些杂感。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探讨。
1.一份及格且颇具诚意的答卷
在我们谈论最近的高分家国主题情感本时;要么我们会想到以《红豆》、《灯影里的乌有乡》等系列以小家为着墨点,从时局裹挟家庭切入从而让玩家被动卷入时代洪流中的作品;又或是如《归途七万里》、《山楂林2》这类让玩家本身就成为诡谲时代洪流一部分,因肩负更大民族责任故而让小我的牺牲显得更加悲怆且纯粹的作品。
《烟云南渡》在后者的基础上交出了一份及格且颇具诚意的答卷。
《烟云》的故事以西南联大南迁的历史故事为背景,佐以糅合了多位历史人物经历为原型的角色塑造,外加在文中夹杂的真实照片,让玩家几乎在翻开剧本的头两页就能够体会到扑面而来的沉重历史气息,仿佛瞬间置身于《无问西东》的类电影世界里。其中三幕节奏安排合适,互有交织的角色线在客观上不至于把任何一个角色置于边缘位置,两位陪伴型NPC沙木和梅叶青校长随着故事发展逐渐和玩家不同视角的交流逐渐补满人物弧光,最终在戏舍的各位老师改编演绎的结局中情绪得以完整的宣泄,成功的把家国、师生、兄弟和情爱等大小不一的情感糅合的恰到好处。此外剧本中如那云奕的辫子,拜师礼和梅校长的身份等伏笔回收出人意料又合理。同时作者的创作底色温暖,虽然结局有所牺牲,但几乎所有人都得偿所愿,很好的完成了角色与玩家之间的精神和解。
2.优秀的改编如何救本于水火
一次良好的剧本杀体验往往由三方面构成:玩家输出,剧本质量和NPC演绎。在和扮演梅叶青校长的77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他把戏舍改编《烟云》的过程戏称为“shi上雕花”的经历。确实《烟云》这个本若要按照手册展开的话缺点几乎和优点同样的显而易见:沙木的故事线在除纳兰茵的视角以外过于单薄,关宸的姐姐关璐的故事结束的过于仓促,那云奕,谢枕书和方恨秋决定和校长一同换出学生时的演出效果可能会略显尴尬……
那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戏舍是如何在《烟云》原剧本上扩张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剧情且把原本可能只到及格线以上的原本拔高到了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度吧:首先是陪伴NPC沙木的故事线。戏舍扩展了师生线,让前期几乎可谓是混世魔王的沙木因为对纳兰茵单纯的爱拜入那云奕师门,从而在牺牲的时候既合理回收了拜师时候“逐出师门”的伏笔,也把沙木从一个单纯如小狗般只因为爱情而改变的单薄角色的成长变得更为的合情合理,同时也让沙木跟更多的玩家有了联系。同时戏舍在沙木与纳兰茵逃课约会这一部分做出了更为合理和细化的安排,让其余角色在梅校长的带领下传入另一个房间从而几乎是完成了一次“捉奸”般的体验。这让本来只是为了娱乐的剧情安排更加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从单纯搞气氛脱离了出来,让不仅纳兰茵的角色体验更加细腻和完整,主角团之间的羁绊也在无形之中被拔高。
对于沙木的第二个改编在于从他的军阀少帅出生自然而然拉近了他和梅幼均及关宸的角色关系。戏舍独创了三人拜把子的情节,让后续B本中三人一起在同古与方恨秋老师上战场的行为变得更加合情合理。至此,沙木不再是纳兰茵一个人的混世魔王道明寺,而是所有玩家心里渐渐成熟能够独当一面的明台,(电视剧《伪装者》男主)从而在沙木最终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光荣就义的时候无人不为之动容。
另一个很大的改编在于B本主角团分离的处理。不同于手册的一般编排,戏舍别出心裁的让四人在B本开始时直接换到第二间房子里分开进行第一幕的演绎,期间通过书信交流并且修改了部分不合理的情节。这让见不到人也听不到声音的玩家在前半段建立好的羁绊紧绷,而部分玩家通过书信交流的关于战争的真实情况又真的让人担心分开的角色会不会某人就此突然下线。同时在分开开本的剧情中极其自然的加入了原创NPC特务,让后面沙木和梅叶青校长的英勇就义的演绎更加的具有戏剧冲突。这种对于故事节奏的把控非技艺纯熟的店家无法捕捉,也有可能是《烟云南渡》略显平庸的剧本内容在无意间造就了这一场意外的补完之美。
此外一些小的改编和扩充也让戏舍的改编更加独居匠气:关宸姐姐关璐的地下党员身份的添加,校长在学生老师们南援滇缅公路时北上重庆寻找救援,老师们集体决定换出学生时候的演绎处理……许多许多或大或小的细节都更加让我期待戏舍在下一次面对这种改编的挑战时能做出怎么样别出心裁的改编。
3.那云奕和谢枕书:彼此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我的视角里那云奕抑或是那拉阿勒泰,对于谢枕书的感情是克制又自信的。他克制是因为他从小深受传统文化浸染且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道理也知道对于一个对爱情失望的女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实际行动证明和重建她对爱的信任;他自信是因为即使他再沉迷于谢枕书但他从未在这段感情里迷失自己。这一点也是那云奕这个角色两极分化严重以及作为剧评者的我不太赞同于所谓“那云奕是舔狗只不过舔到了”的言论。
那云奕对谢枕书的爱并非孤注一掷的,他只是单纯想要去爱。他相信爱能融化坚冰,他相信自己的温度。“我来联大,一为教书,二为枕书”绝非是单纯宣之于口的告白——相信我那教授不是那么小狗性格的人——他是有足够的自信成为一个好老师,也是有足够的自信光明正大的吸引到谢枕书。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在不同视角里对于双方的逐渐了解,信任,打破固有印象,最终终成眷属。
故事里A本有一场情节是让每一个人选出对对方最心动、改观的事件。从这一场情节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视角差制造的巧妙设计:双方视角里的对方角色形象都是流动的。诚然从那云奕视角里可谓是一见枕书误终身,但经历了雪地月下、墓地打扫、挡枪等诸多事件之后他能逐渐体会到这个看似坚硬如铁的女孩内心的脆弱、敏感,也能够逐渐的感觉到一开始谢枕书对他的刻板印象在消解,变得逐渐能够对爱和信任重新建立连接。角色之间最重要的性格组成是通过对方故事里的部分来补完,彼此成为了对方故事里的最后一块拼图:这一点也让烟云南渡的角色建立更加立体和成功。
谢枕书从来不是那云奕一个人的小女人,有些人生来就是怀揣着责任和使命的;而两人之间的底色也绝非同为好友的方恨秋与梅幼蘅之间的相守,而是为了共同使命去奋斗。那云奕和谢枕书是情侣,更是同志和战友。如果A本或是第一幕中两人关系的关键词是“靠近”,后面的故事线就变成了为着同一理想而燃尽自己。这也让两个角色之间的互动、经历的故事和度过的时间尤其的珍贵:尤其是在野人山上两人跨过尸山血海的拥抱,许下同生共死的承诺。生与死在疾病、枪炮和爱情中的这一刻变得具象化,谢枕书内心的坚冰也在这一刻被彻底融化。哪怕两人之后的相守时间很短且之后结局双双殒命,也不算什么了。作者用悲悯又甜蜜的笔触,在很短的相守时撒糖,在很长的分离时又让双方更加的实现自己的理想。结局之于那云奕“一为教书,二为枕书”的人生夙愿已经达到;之于谢枕书,在以身入局胜天半子的情况下还能最后和爱人携手走向来生,所以悲剧不悲,回想这一生的两人,应该也和体会结局的我一样幸福到说不出话来。”
4.致谢
感谢成都戏舍.柒言沉浸式剧场的77、大橙和语疯老师对于《烟云南渡》的大胆改编和精彩演绎!如果对于西南联大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汪曾祺老师的《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本文字数较多,也感谢每一位看到这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