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尐|在读分享>大脑想要这样学day4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正在阅读的书籍《大脑想要这样学:高效学习的认知心理学方法》的第三章,这个系列的笔记主要内容是我读的时候认为的书中一些经典句子以及我的一点思考的融合。
“记忆是思想的残渣”(我们思考问题的特定角度是记忆的关键要素,一把椅子:如果被放在桌首,它便是地位的象征;如果发生酒吧斗殴,它便是武器)这个原则十分重要,贯彻在课程活动学习中。一般意义上课程活动有三个目标:
1)为了学习做事的过程,专注做事本身
2)为了体验
3)为了帮助理解。
我们的大脑倾向于留意到什么就记住什么,不留意什么就忽略。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留意课程活动的目标并采取对应的技巧,这也是本书第三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14:如果活动简单而有趣,它可能是某种类比
有时老师让我们做一件事或是讲故事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老师也会举一些我们学过的例子来进行类比学习新知识,当我们意识到是类比时,我们要关注两者之间对应关系,找到学过的内容和正在理解的内容有哪些对应的元素,如果不明白,则要向老师提问。
方法15:从说明文件中学习技能或概念
有些活动带有说明文件,一般是大学里的实验课程,说明文件主要是方便我们记忆以及教我们一些高级的思考方式,针对此类活动,我们不能只关注结果;不注重思考,我们需要关注: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学习实践技能还是学习研究方法,前者更关注细节,后者更关注宏观的思维。
方法17:如果目的是活动本身,要了解体验和练习的差别
活动本身主要是指通过实践学习,例如运动、演奏乐器、清楚地写作、社交互动、演讲、领导小组等。这类活动并不简单,想要进步需要具体的方法:
1)每次只关注技能的一个方面
2)选择一个基础但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开始练习
3)寻求反馈
4)针对反馈尝试新方法
5)专注自己在做的事,这通常会很累
6)进行长期规划,通常以年为单位。
方法18:如果目的是体验,要计划好观察哪些事情
当活动目的在于体验,同时我们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需要提前规划自己希望学习到哪些内容,例如当我们跟随着一位医生时,我们可以关注他如何向未经训练的人解释复杂的医学观点。
当有体验式学习的作业时,我们可以先写下自己的想法:期待看到什么?自己还想再去一次吗?那里的人是怎样的?再将实际体验进行对比。
以上是第三章的在读分享!
与书结交的路很漫长,我愿静下心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读、所想!我是漆黑尐,一个终身热爱阅读的爱狗人士~
后记
每篇笔记的方法可能会有跳跃是因为我主观进行挑选的结果。我会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方法来呈现,其他方法也是ok的,只是我可能并不是很喜欢。下面呈现第三章其他的方法:
方法13:积极地参与其中;
方法17:认真选择问题,随时寻求反馈,最后总结;
方法19:体验时别忘了做笔记
方法20: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本书每章都会有方法,并且是按照顺序排下来的:第三章就是从方法13开始,为了方便读者检索,我的后续在读笔记中的方法几会按照书本原封不动的摘抄,这可能会让读者产生疑惑:一篇文章一开始直接就是方法14了,所以在此说明!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