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30 古诗文给我的启发
最近助力初中生复习的时候,连翻了很多古文和诗词。包括解缙《过彭泽》、归有光《吴山图记,还有一篇讲赵郡王高叡请和士开为外任,最后被太后处死的古文。
《过彭泽》是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的心情。《吴山图记》魏用晦在吴县做官,深受百姓爱戴,后招入朝廷,“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关山图》以为赠。”讲述一位贤明的官吏与地方百姓相爱相惜的情意。
查了一下,讲高叡的文是出自《资治通鉴》。其中,叡日:“社稷事重,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至殿门,又有人谓曰:“殿下勿入,恐有变。”叡曰:“吾上不负天,死亦无恨。”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叡执之弥固。出至永巷,遇兵,执送华林园,今杀之。叡久典朝政,清正自守,朝野冤惜之。
当我读到这些,每每想哭。我觉得,古人是非常重情义的。而我每次都被这些情感所打动。好像现代文明这些东西已经一去不复返。每天我们要面对无数虚伪、客套的关系,但站在理想高地自诩“局外人”的我们也不过是其间最冷漠的一环。比起“情义”,我们只关注“情绪”,只需要情绪、发泄情绪、谋取情绪。这是很悲哀的。至于我,也只是悲。
还有一篇,净端《渔家傲》。原文如下。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这首词其实是很简单,平常的故事。诗人去钓鱼,被寺庙的声音吵到,心情烦躁。无奈只能换一个地方,又重新舔了鱼饵。结果钓了好多鱼,活蹦乱跳的,他超开心。
但是我想,要是我们平常去钓鱼遇到这些,会不会也会向他一样记录下来。好像我们很孤独的,不会和她人诉说,也不会留下痕迹。这些米粒般光亮、圆润饱满的瞬间就这样流失了。
我时常有瞬息灵思,但又总是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被忘却了。这样看来,真是可惜啊!好像我越来越只写下一些深刻痛苦,但是,但是生命的每一瞬都是值得纪念呐。
我又把自己写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