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衡谈AI人工智慧
杨忠衡谈AI人工智慧
这些天和各地朋友们聊过后,接受了一个事实:AI必然超越人脑。无疑义。
人脑有肉体上限,AI却很容易翻倍。人脑虽聪明,大都用在处理七情六欲、吃喝拉撒睡;AI很单纯,无形无体,无牵无挂,乐得专心。AI的目的不是要模仿或翻版人脑,它有自己的功能和专精。不要因为它没有感情、无血无泪,就说它“不如”人脑。我再重复一次,AI的精神在于它具有能思考的神经网路运算模型,不见得把“像人”当成终极目的(如果它能,会更恐怖)。理想的AI,就是发展成最强的绝对智慧。很多领域AI早已超越人脑,而且漫无边境的扩张;今日的惊奇,明天就会成为天经地义。
人们没有功夫担心怀疑,只能接纳现状,并早点预备将来如何与它相处。AI的壮大并不是它天生不仁,而是如同武器一样,出自人们自造的因。人们都想拥有一个无敌铁金钢或神灯巨人,就像原子弹一样,如果AI终于失控,也是出自人类不节制的互竞,以及某个时间点的擦枪走火。
与武器不同的是,武器终究是为人所用的“物”,AI则是一种意识逻辑,就功能和角色来说,和所有存在的“智能”相当程度互通,这会动摇到个体存在的定义。比如某人透过数十年与AI互动、联通,把他所有记忆、观念和知识全都倾灌到AI里,晚年他失智、失忆,除了隔壁家的狗,什么都不认得,而AI依然可以用他的观念对答如流,甚至继续学习、思考、创作。那么,此刻的“他”在哪里呢?
AI引起的讨论,未来可能会涉及精神、心理、哲学、乃至生命、宗教,到时这就不止是个科技问题。光靠纸张和文字,许多宗教已经影响人类数千年。如果意识传播途径不止是文献,而是有自主算力的载体,那么可能会是另一种局面。人类本身不过是一款性能不可靠、保固期有限的肉身电脑,未来世界可能会朝另一向度发展。肉身不再是关键,“意识”会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