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灯》阅读笔记
整体感觉并不太好,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比如作品的创作时间也许很早,再比如我自己的口味也许已经变得非常怪了。在同一天还写了另一本正式出版物的评论,每一篇其实都能看懂作者原本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又在哪些地方留有遗憾,也就是说,我能够接收到作者创作时的思考脉络。而在雾灯里,很多篇目其实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这篇日记也就只好用“阅读笔记”作为标题了。再多说一句,这两册中很多作者之前就有所了解,心里是留有一个印象的,然后再看到这本刊物时,感觉其实有些难受,像是被空气打了一拳。
苍鸦庄の超大暴风雪杀人事件:
此前好像是在豆瓣看到过,当时的感觉就是有点baka,重读一遍仍然没什么改观,当作谈笑的作品是可以原谅的,除此之外好像也没什么期待了。
心灵绑架:
两部分的核心设计分开来看的话,可以简要总结为老梗加线索后置,其中后一部分的整体想法确实还是比较有趣的,但对于一个需要缜密计算来实现的逻辑而言,再出现线索后置的问题,就非常致命了,如果只是出现上述二者之一的话反而不会有这种感受。总体而言是需要进一步打磨的作品。
星辰舞会杀人事件:
以结构来说,算是少见的一种,试图从文字的表现力引领读者进入所谓的高维度的视角,并且安排了尽可能让读者易于理解的舞台,虽然很多读者还是没能接收到这些信息。不过本文中重复的部分实在是有点太多了,高密度长段落的重复和变化,会让读者无法捕捉到作者所书写的内容。读者是人,没办法比对出前后的不同,这恐怕是本文最大的软肋所在。
对话体:
如果一定要选择对话体,最好还是想办法做到颠覆性的创新,否则很容易沦为鸡肋。三位作者自嗨的情绪是能清晰地感受到的,个人觉得自嗨是创作的动力,也比较欣赏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冲劲,但也仅此而已。
人间暗床:
复刻已有的作品这种事很难讲,对我来说是不愿意尝试的一种操作。就本篇而言,如果没有那个结尾的话就过于一比一复刻了,但最后的安排实在是给我一种放弃大脑的感觉,恐怕这就是弊端所在。
阵雨:
倒是篇不需要如何指摘的作品,有一些港片的味道,但个人感觉还是写得太赶了,如果多一些篇幅去完善的话应该会更好。
书谜:
习作就不说太多了,先想办法写得像小说吧。
05:20:
纯文字游戏,能感受到作者在这方面下的心思,不多说什么了。
向天国坠落:
标准的社刊作水准,各方面都很均衡的作品,在上册中应该是独当一面的存在,其实对于这种作品也没什么特别好评价的,直接欣赏故事就可以。
雾江音乐学院琴房闹鬼之谜:
几年前看过这篇,是一篇比较标准的日常推理,线索给得其实非常大方,从地下室一直到18层的所有信息几乎都给出了,以解答来说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那种,但作者包装得还算不错。只是既然动机是完完全全和人有关的方向,个人感觉在作品中其实应该多一些和相关人士的交流,单就这篇而言还是太自说自话了些,对于动机的挖掘和展示都稍微欠了一些火候。
射影:
作者自己说明了是一篇致敬作,虽然用到了冷知识,但是对主题的把握是下了功夫的,而且氛围在线,算是一篇合格的作品。当然中间的推理过程,到真解答之前为止,还是有些随意了。
无证之室:
作者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读者,我此前认为一些老读者着手创作时应该能规避很多问题,但是看到这篇觉得事与愿违。这篇的对话过于白开水,一问一答都显得机械,诡计也偏老,从各个角度来看,也许这篇作品是从一个点子出发,匆匆落笔而写下的短篇习作,作者还是过于着急。
御河山密室案:
古风作品的开头总是很吸引人,这篇的结尾其实也还是很有趣的,有种夜谭十记的感觉。不过中段比起首尾就弱了很多,个人感觉这篇的叙述实在是有些混乱,引入的角色也太多了些,这就将本可以写清楚的部分都被稀释掉了。
化神玉殒:
点子文就不要以超短篇的容量去写设定系了吧……本来设定系就是一个吃解释说明的类别,说得难听点,本文的优点是好读,缺点是坑爹。
日本猎奇杀人事件、臆想之家、轻薄的假象:
看到不能播的内容就跳过了,感想是……没看完,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