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有色眼镜看人
不用有色眼镜看人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以同他们交谈,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弟子们都觉得疑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求上进,不赞成他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呢?别人修饰容仪而来要求上进,就应该赞成他的这种做法,而不要总是抓住他的过去不放。”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里,也只有孔子这样的圣贤之人,才能做到不用有色眼镜看人。
这里边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互乡人大概就像是今天的河南人,给人们留下的总体印象不好,但实际上是个别人、个别事造成的,让人们感到河南人不可靠,大多数的河南人应该都是好的。孔子只是见了一个互乡的年轻人,不应该就引起“门人惑”。二是一个人的毛病再多也不要紧,只要他愿意改正,愿意向好,就应该得到赞许。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古兰经也有你今天做了10件坏事,只要你明天做9件坏事,就是你的进步,真主就会原谅你,这就是宗教吸引人的地方。而世俗社会就没有这么宽容,容不得人犯错误,即便是已经改正了错误的人,也是有污点的人,也会被人看不起,除非你能够做出惊人的成绩,才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