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述——几个小说关于“毒夫”问题的探讨
关于开放式结局,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即有这样的尝试——三种走向由读者自选,但去结合社会人际之实际情形,有些走向几无可能。小说女主亦逃避不了被贴标签的命运。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潘金莲毒武大不久即遭了武松刀祭;但到另一小说中,她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从叉竿到毒武大还是老路子,但往后入了西门家则是新衍,仅凭其豢养“白狮子”却能夺人命的心眼,将她视作宫斗戏的祖奶奶亦不为过。直到被吴氏赶出西门家后,方遇着武松而遭血祭。
现代,留日归来的欧阳予倩结合是时女性主义的兴起,以话剧的形式对这个“旧小说”有过大改,其虽也“毒夫”,但已转为当予同情的受害者。
此算是不同作家在不同时期对一个人物命运的多次改写,可以说,也是一种开放式结局的尝试。
这是金莲开放式结局的尽头吗?并不是。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写过《苔蕾丝·德斯盖鲁》, 苔蕾丝亦毒夫,只是未成,反遭丈夫幽禁、折磨(两者皆是精于算计的人;倘金莲毒武大而未成,自亦弗能全身而退的)。如此情形尚可反转?除非如伯莎在《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著)中一起毁灭的表现,但她这样行事,在读者眼中又莫明成了可憎之人,故简·里斯站出来写《藻海无边》, 予伯莎生活背景、予离开牙买加之前后经历、更予其话语,来揭示罪之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