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
六月二十日
早上五点二十出发,沿东外环走沈抚路,经农大、东陵、植物园进入抚顺。 原打算早餐吃七百大冷面,无奈没开门,只能另寻他法,看见一处小笼包,也就将就了。 到了抚顺,还想看雷锋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西露天矿大坑,路过了雷锋纪念馆,没进去,其他的地方最后也都没去,抚顺不远,过些天自己去。同样的,满族的老城、清永陵等也没去,留着,自己有机会再去。 出抚顺,走桓仁、新宾、宽甸,到大转弯,然后走集安方向到鸭绿江边,沿经而上,抵达集安。 一路走来,有几个印象。 一,这里的山是真的 当然,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因为也看过一些别的山,所以才会这样说。 出了抚顺,就开始进山了。 这里的山是石头的,真的石头。 这里的山像这里的地一样,都有植被,还很茂密,看不见泥土色。 这里的山,可以说还是造山运动之后的样子,没有过医美,没有过整形。 只以上这几点,就足以说明了。 湘西,贵州,山西,有些山就不行了,都做过手术,都有后遗症,要么啥也不长,要么歪瓜裂枣的,反而还说是好看,那些地方不过是大自然的垃圾,无用之物,而已。 二,山里的绿色的多彩的 就不多说了,点到为止。 三,国旗 大约过了桓仁,进入宽甸,尤其是进入吉林,抵达鸭绿江边,就会随处可见有悬挂的国旗,不论是建筑,田间,有的国旗是新的,有的是已经退了颜色的。开始以为是政府机关,国营单位,走近了看时,发觉并不是。心里在琢磨,不知缘故。边境,七一,想不明白。 四,院墙 走近鸭绿江,路边上就看见铁网,上面还有铁蒺藜,开始没在意,以为是院墙,后来想也的确是院墙,只是这个院子有些大,是国家的院子。 五,两岸 鸭绿江两岸,可以说是两个景象,白天还不明显,到了晚上就明显了。建筑是一方面,灯光就耀眼了,还有强烈的动感射灯,可以打到对面的山上,像是在炫耀,也像是在挑衅。这天是十五,月亮在他们那边,是仅有的光亮,这边,则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形成了极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地理上只是一水之隔,结果却是这样。想想浑河两岸,是一市,想想黄河两岸,是两省,再看看鸭绿江两岸,是两国。 六,牌楼 在山西,河北,江苏,广东等地游走,经常会看到村落前的牌楼,写着某某村,某某镇,其他的地方不知道,大概的是,贵州没有,云南没有,或者说是没走到,没看到。 东北是啥情况,东北有吗,东北可能是没有,至少是这一天里没有看到。 为什么呢,有人说东北没文化,也可能,至少没有和他们一样的文化,更确切的说是习俗。 思考一下,牌楼是农耕民族的产物,迁徙民族,游牧民族就不会有,这或许是根本,与文化无关。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臆想。 以上是一天的印象和感受,或不确切,尚待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