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的黄昏”读书摘录
1.中本聪选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将比特币公布于世,是希望以技术的方式让人们在经济体系中重构信任。在介绍自己的创新时,他这样说道:“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信任。中央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但历史上这种可信度从来都不存在。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钱财,并让这些财富以电子货币形式流通,但银行却用货币制造信贷泡沫,使私人财富缩水。”
2.当信息不对称、管理不透明一直是常态,信不过的历史就会贯穿人类的历史。
3.信任有时候只是取决于它采取的是一种谁来记账的方式。但单向的信任,或者说让一方满足的安心,并不意味着达成共识。
4.监管仍然是人力职能的一部分。
5.两个拐点,两种策略。
关于非理性繁荣期和泡沫破裂期,其实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回答一下:这两个阶段的竞争策略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判断,现在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究竟是不是一个非理性繁荣期,这时需要用什么策略?跑步入场!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旁观。即使你知道前有很多参与者,后有泡沫会破裂,你仍然要跑步入场。
那么,如果你判断现在市场处于泡沫破裂期,又应该用什么策略?这时候的策略正好完全相反,一个字:熬。这时的市场上开始逐渐充满了阵亡者的“尸体”,你要在下落的过程中收集一些相对有价值的“尸体”作为未来的储备。
一个是快战略,一个是慢战略。但是这里又有一个困境产生了:你如何判断拐点是否已经到来?这个问题从理论角度来看,非常难以回答。比如,有什么指标可以验证,现在是否马上要进入非理性繁荣?我们有一个小指标,可能没有任何理论意义,但很有现实参考价值,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有效,我们把它叫作“媒体指标”。
6.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20年前,只依靠一台电脑生存72小时,这便成为了轰动全国的新闻。而在20年后的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每天都用手机上网近3个小时,完成从生存、交流到娱乐在内的一切所需。
7.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在法律上的定义:股东以其出资额有限地对公司承担责任,而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随着有限责任条款利用的增加,“公司制”这个概念对商业所有者的吸引力瞬时扩大,所以,“有限责任”与其说是法律的产物,不如说是因为商业内生力而发生的“刚需”。
8.参与海洋争霸战的另一重要国家——荷兰也迅速跟上,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从1602年3月20日成立,到1799年解散,在近200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签订正式条约,对当地进行殖民统治的权力。
9.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并在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历史的创新,随时随地。
10.公司的诞生不是来自法律的赋予,而是现实商业社会的经济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司是人们为了合作而通过契约创造的一个虚拟存在,公司最为重要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其节约了交易成本。
11.公司是有其发展边界的。公司发展边界在哪儿?或者说,一种投入品,究竟是应该在市场上购买,还是应该在内部生产?这就是著名的make-it-or-buy-it(制造还是购买)的问题。科斯的答案依然是交易成本。市场上购买存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越大,就越应该在内部生产,多元化的优势也越大。但是,公司的内部也不是无摩擦的,它存在着代理成本,随着公司内配置的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公司的组织规模也随之扩张,上下级科层间的委托代理链条也不断拉长,命令传递的信息成本因而大幅提高,也就意味着内部的代理成本在增大。公司必须在市场交易成本与内部代理成本之间权衡。当市场交易成本大于内部代理成本时,就应该由内部生产;反之,便应该在市场上购买。两种交易成本的此消彼长,最终一定会出现一个均衡点,即在公司内每增加一单位交易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等于在市场中每减少一单位交易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减少,公司的边界就确定下来并趋于平衡了。
12.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又称“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该定理最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秘密: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制度的使用也是有成本的。因此,当交易中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多,人们可能要考虑交易费用较低的替代方案,甚至干脆放弃交易。
13.这就是《人事管理经济学》作者拉齐尔(Lazear)于1979年提出的“延期报酬模型”(Delayed Payments),构成了“职业生涯激励理论”的核心思想。这个理论旨在说明:有些员工已经无法在企业内继续晋升了,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们就可能变得消极;但是,倘若企业在开始的时候支付他们低于其所值的工资,而在工作的末期支付高于其所值的工资,陡峭的年龄-工资剖面曲线就可能将起到积极的激励效果。另一方面,公司与员工的长期雇佣关系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投资。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奥利佛·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认为,投资中相当大的部分都是关系专用性投资,即都是为某种特定的交易对象进行的投资,一旦脱离了这个对象,投资的价值就将大幅度下降,甚至荡然无存。在还没有进行投资时,市场上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交易者,他们之间互相竞争,但是一旦投资,双方就被锁定,就变成了垄断者。
14.现代企业可以理解为个人之间通过合约形成连带责任的中介。因为契约的不完备性,公司的所有者必须对企业雇员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而员工仅对契约中的承诺承担有限责任。
15.激励的问题可以归结于经济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信息不对称。每个用户都存在私有信息,这意味着在交易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充分掌握其他人的所有私人信息。信息分布在众多参与者中,他们倾向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并利用私人信息来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交易双方、契约双方、博弈双方,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都跟私有信息紧密相关。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什么?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会导致两个后果:一个叫作道德陷阱,一个叫作逆向选择。
16.其实你会发现,有时候对绩效以及对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联度加以测度,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17.激励困境的底层逻辑
我们公司很多时候会组织360测评,用360测评来对冲中性化的评估,但是从实践角度来说,360评估的对冲效果非常一般。这就会导致我们内部的激励出现两个特别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激励的“黑匣子效应”。激励基本上像一个黑匣子,到底A和B的最终激励结果是怎么评定的?你无法分解和精确计算。底层账本的制约,除了导致我们整个对内部ROI的测度不精确,还将导致第二个问题:内部激励的中心化和不精确导致激励的颗粒度非常粗。这就产生了激励的“黑匣子效应”和激励的粗颗粒度问题。
18.合伙人困境。因为这种预判充满了对自己以及他人能力的误判,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等业务往前走远了才会发现,一开始对创始人能力的判断以及对应的股权激励根本就是错配的;等公司发展到某个点才发现,创始人的能力是不符合最初预判的,他根本不应该拿那么多。但这个时候,公司架构已经形成,你再要做出调整,往往会非常艰难,甚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是合伙人困境。
19.股东第一
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质疑和挑战在2008年集中爆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随着各种调查的不断深入,很多员工层和用户发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其实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长远的发展。尤其是当管理层把股东回报作为首要的经营目标时,该公司往往会重视短期战略,而不是长期战略,对员工和用户的利益造成了伤害。
20.他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当时通用电气60%的利润来自金融行业,而不是实体行业,所以它的资产里有一大块是金融资产。当这个季度利润业绩“缺一块”的时候怎么做?那就卖掉一点其他资产,过不久再把它买回来做一个换手,这是当时的实情。而且从通用的角度来说,这样操作也简单有效。所以才能够一个季度接着一个季度,业绩持之以恒地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高水准。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三方博弈过程中,所谓的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件事,往往和用户、和员工的利益是相冲突,成为一种“向上交代、向外交代”的粉饰或压力。
21.用户第一
早期,当资本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间最重要的元素时,三方谁最重要的这个话题,曾有过近乎标准的答案,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随着资本的地位在生产要素里逐步下滑,知识、技术在整个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一答案开始备受争议。
除去资本、认知和技术在生产要素的地位变化,我们再从大的历史逻辑框架来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的70年间,我们经历了两次定价权的转移。第一次转移是从制造商转到渠道商,可以简单理解为从“定价为王”到“渠道为王”;第二次转移是从渠道转到用户,也就是从“渠道为王”到“用户为王”。
今天的逻辑则是反推过来,用户提出需求、主宰需求,最后制造端来响应需求,我们把它叫C2M,个性化也将成为标配。第二个推论则是,“用户、股东、员工”三边博弈的重心,将会越来越向用户倾斜。
22.而这又将彻底改变原有公司的根本性的组织形式和架构。在原有的大架构中,股东和代理人之间通过激励机制,形成第一重博弈架构;员工通过付出劳动来交换企业利润,是第二重博弈机制;公司创造产品或服务,用户购买产品或者服务,双方形成第三重交易博弈。这几重博弈边界相对清晰,机制相对完善。进入到三位一体的状态后,博弈会比现在更为复杂,同时边界会非常模糊。也就是说,传统的公司体系和框架将不再适应新的三位一体的博弈,新的博弈正在呼唤一个新的架构。目前,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现有的商业体系中,因为激励黑匣子和激励粗粒度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古老又磨人的三边博弈困境。现有商业体系通用的账本是结果导向型的,这个账本上记录了三个东西:资产、现金流、营收和利润。但它无法记录导致这个结果的整个过程,复式记账对内部员工的ROI和外部用户的ROI都没有完整的、连续的、精确的记录。
23.复式记账
在商业场景里面的道德规范又是什么?那就是契约精神。我们现在整个契约精神以及契约的逻辑和复式记账法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制度化的起点。复式记账本质上来说就是我们现代商业能够规模化的起点,当然,它绝不是一个终点。
24.在意大利语中,天平一词叫作“BILANCIA”,由此衍生出全球商业社会通行的“结算”一词,Bilanz。
25.区块链的本质
互联网仍然没有解决全部的问题,在真正的新革命到来之前,在人们传递有价值的资产时,依旧不得不采用十分低效的方法,无法实现高效率的价值交换。
26.中本聪版本的第一版比特币的基础协议非常简单:“通过盖时间戳,多方每10分钟共同记账、共同见证,就全网每10分钟的所有记录达成共识,每个合法的区块首尾相连,形成分布式的、一致同意的账本。”
27.区块链上每一笔交易的细节都会通过一种特殊的密码学算法,生成一个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就是哈希值(hash)。一种哈希算法能够将任意长度的原始数据转化成唯一一个固定长度的、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字符串,能够以数学的方法证明其底层信息的存在。任何拥有交易信息的人可以将其输入同样的哈希算法里,去确认最初生成哈希值的人必定拥有同样的数据。
28.新帐本,新逻辑
作为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以太坊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以太坊包括一个内置的、图灵完备(TuringComplete)的脚本语言,允许通过被称为“智能合同”的机制,来为自己想实现的特性写代码。 一个智能合同就像一个自动的代理,每当接收到一笔交易,智能合同就会运行特定的一段代码,这段代码能修改合同内部的数据存储或者发送交易,高级的合同甚至能修改自身的代码。
29.人的“有限理论”和“机会主义行为”,往往会使整个系统变得不那么可信。
30.“是时候重建雇主和员工的关系了。商业世界需要有利于互相信任、相互投资、共同受益的新雇佣关系框架。”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在《联盟》里提出这样的观点,最成功的硅谷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利用“联盟”来招聘、管理和留住才华横溢的开创型员工。
31.有人说,如果19世纪属于帝国,20世纪属于大公司,那么21世纪必然属于个人。从今往后,边界之说在于人心,在于技术,更在于机制,在于选择。
32.如今在伦敦的会员制俱乐部TheArts Club,由大文豪狄更斯等牵头成立。作为英国现存历史最久的会员制俱乐部之一,The ArtsClub既是文艺中心,又是顶级社交场所。
33.在茑屋成长史上,有两个标志性事件。近一点的2011年,增田宗昭在东京涩谷区开设“代官山·茑屋书店”,创造性地营造出一个全新的复合型文化空间,它被评为“全世界最美的二十家书店”之一,访客如织。远一点的2003年,增田宗昭推出跨业种通用积分服务“T积分”,将书店的高质用户作为一种资源,与众多百货中心、超市实现链接,构成全日本最大的零售用户群体。
量则是CCC一番看不见的新商业逻辑。1400家茑屋书店的6000万张T-CARD——这才是CCC集团的重要资产。在这个被称作“T-CARD”的体系里,会员人数已超过6000万,月活跃人数超过5000万,持卡人数超过日本总人口50%,年轻人中80%持有T卡,会员构成从0岁到90岁,它打破了诚品书店曾经推崇的生活馆的经营理念,也正式结束了诚品书店在亚洲的神话,缔造了属于自己的新传奇。
34.社交裂变驱动增长、激发用户主动传播、无缝对接社交网络、让主动传播的用户直接获益、将广告费用直接发给用户、用一切技术手段降低运营成本但不会降低产品质量。
35.对于蔚来用户信托的使用方式,也极有可能围绕“蔚来值”体系展开。
2019年3月,李斌在蔚来社区中招募用户加入信托规则起草小组,共同制定用户信托的基本规则,以明确蔚来用户信托的长远目标与使命,以及5000万股蔚来股票的管理方式。招募要求如下:1)蔚来值高于1200N。2)具备一定的专业履职能力:法律、金融、财务、公益相关专业背景者优先。3)2019年4~5月,抽出个人业余时间进行不少于2~3次的集中会议,以纯志愿形式参与讨论。具体根据项目进展而定。
36.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是在缺少可信任的中央节点和通道的情况下,分布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共识机制。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机制,它的理论基础是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机制设计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及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能否设计出一套机制来达到既定目标。这一理论主要解决以下两大难题:第一,每个人都不可能充分掌握他人所有的私人信息,即信息不对称。第二,很多人倾向于通过隐瞒和操纵自己的私人信息来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激励不相容。那么,好的机制就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信息有效;第二,激励相容。
37.扁平化
在传统组织形态中,有效优化企业层级结构的方式就是增加层级,而由于技术限制和集权体制的存在,管理幅度过窄,组织内部闭塞且效率变低。
38.开放化
同样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及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企业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企业无须等到具备所有资源和能力才能够进行生产,而是可以借助外包,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这使得组织的内外部边界变得更加模糊,走向了更灵活、更开放的组织形态。
39.在三边博弈到三位一体的过程中,目前社群制的框架也成为一个新物种,它是基于底层博弈关系的改变而对应产生的组织实验。
40.当我们研究用户增长的时候,研究的就是怎样通过裂变获取用户,怎样留存用户,怎样与用户成交,怎样再次裂变等。其实裂变的核心是用户心理驱动机制,因为每个用户都是你的裂变入口,都是你往下进行裂变的发动机,驱动机制有两种:一种叫情感驱动,一种叫利益驱动。
41.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公司内部的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