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离别季的思考
好快啊!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
来到这个小县城也已经六年了,还是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唯一庆幸的是认识了一群有共同运动爱好的朋友(年轻人),彼此都在体制内工作, 每天下班没事就约在一起打球。 唯一不同的他们相对于自己来说要年轻五六岁,也都是本地人。才认识他们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个年纪不应该正适合出去看世界的时候吗?干嘛在这个地方扎根呢?难道真的应了那句“族旺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体制内的家庭大多在当地的人际关系网错综复杂,办各种事相对容易)吗?事实证明还是自己太年轻,原来他们一直都在谋划着远走他乡,这也让我意识到年龄差带来的距离感。原来年轻真的可以不管不顾,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前不久和他们其中一个才拿到TAMU(德克萨斯农工大学)offer的朋友聊天,我问他你跑到国外去会不会很孤独?毕竟无亲无故只身一人。她的回答是:我们这一代人难道不是最不需要的就是亲戚吗?至于朋友可以再认识嘛。当时我就震惊了,对于我们这代人确实是这样,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和上一辈的人除了父母确实没有什么来往,好一点的一年到头可能会在一起小聚一两次。但我想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比率会逐渐偏向不来往。至于朋友,在我们的人生中旅途中会遇到很多人,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和不同的朋友相遇,也会应为每一个新阶段的来领和上个阶段的朋友离别。聊得来的可能会时而打电话聊微信,以至于对于三十几岁的人来说都有好几个朋友圈子(微信几人小群),而这些圈子与圈子之间彼此毫无关联。在回望自己曾经的时候,只要打开微信找到各个小群,曾经的各个阶段有意思的回忆扑面而来。
昨晚一晚上没睡好,一是因为最近确实随眠质量不高,二是想到即将和两个朋友离别,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我焦虑。焦虑自己无法释然过去,无法平息自己年少轻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