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看世界 乐观去生活
“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
《庆余年2》的热度还没降下来,更新完结后我也开始追了起来,时隔五年已经忘记了第一季里大部分的情节,只记得这部剧值得一看,虽然不记得前情,但始终坚信它是有些“喜剧”的元素在里面的,一集一集的追现下已经看到26集,越往后看越感受到一种悲凉,仿佛看到了现实生活的一些写照,越是长大,越清楚这个世界的“ 不公”。
上周高考遇上端午,姑娘放假5天,她说学校组织她们去给高三学哥学姐们喊楼了,我问她:“会不会紧张?毕竟明年就轮到你自己啦? ” 她说:“ 完全不会,我还有一年呢!”我立刻意识到,她不会为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而提前焦虑,这属实很好。
8号那天她约了她同学一起下午茶,当代人的“下午茶”即打卡某家咖啡店或是甜品店,这类店铺颜值尤其重要,咖啡或甜点味道如何是次要,必须得出片,以供顾客拍各种美照;当代女高中生的“ 下午茶”竟与成年人无异,她穿着我刚从淘宝上为她买来的一条白色长裙,她化了 “精致”的妆,对于化妆技术这件事显示已经超出了80后母亲的认知,“白”是妆容的首要元素,再则眼妆里卧蚕成为了一种新时尚,浓密的睫毛,下睫毛现在已然用眼线笔描了,这种妆容小红书上一刷一大把。
回学校的前一晚,她跟我聊起她的同桌:“妈妈,我同桌跟我聊天,知道我想学法律,就跟我说以后我要是能考上政法大学,他愿意投资在香港开一家律师行。”我转头问她:“他家这么有资源的吗?”女儿继续说:“我问他,那是不是请我做合伙人?他居然回我:“如果我能在五年以内做到香港业内前50知名律师也不是不可以。”我笑:“他还怪会投资的。”女儿若有所思:“我以前老觉得他不学无术吧?后来了解到历史课上讲的很多知识点,他都有看过相关的书籍或是游历过,所以每次老师讲到某个章节的时候提出一些课文外的人或事他都能答得上来,但他却从来不举手作答;再后来发现他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好像跟我们并不一样,我好像意识到这就是原生家庭不同所给予的。”
2007年12月出生的闺女今年已然16岁,在同样岁数那时的我全然想不到这些,不清楚何为“原生家庭”,也并不了解“认知”一词,当年选择考中专放弃高中也纯属贪玩,但那时我的父母以“尊重”我的意愿为理由轻易的同意了我的“决定”。仿佛那时候我们没有毕业的焦虑,而更多的是对“自由”的向望。那时候的我们深以为然的坚信着,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工作、恋爱、结婚、生育同我们的父母辈一般平淡度日,到晚年承欢膝下。那时候的父母并不清楚何为鼓励式教育、又何为打压式教育,他们只知道让我们吃饱穿暖,过年有肉吃有新衣裳穿有压岁钱给。在我们活着的前三十年里并未曾得见“跨越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而这十年来通过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突飞猛进的让我们打开了新“世界”。
新世界的大门打开后,传承五千年的“光宗耀祖”轮为了风靡一时的“成功学”;紧接着又是普天盖地的“心理学”,弗洛伊德再一次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原生家庭”再往后的这些年成为了“原罪”;这两年钝感力、松驰感又成为了新宠,我们看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实则成为了一群被网络牵着鼻子走的“大聪明”,网络上不断出现“通透的人都应该知道的10点……”“优秀的女人/男人必须知道的……”“这几点优质品质来看看你有吗?”再则“内耗”、“整顿职场”、 “躺平”成为了当下又一轮风向,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图文及短视频APP盛行的今天,我身边的朋友及亲人跟我聊起根本静不下心来看一部电影,只想看解说,更别说看一本书。
当然一代人有一代的人生活环境,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接受被网络侵蚀;就像80后这一代小时候生活的环境物质匮乏了一些,但幸福感是相当强烈的,虽然有打压式教育的父母,但度过了自由欢快的童年时光。
在我看来,生活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仅仅是柴米油盐,一生所追求也不过衣食无忧,触及不到的生活也并不必过度关注。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学习的态度必须一直保持,与时俱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佛系或是鸡娃是做为养育孩子的人性格所决定,而非佛系或鸡娃本身的好与坏所而为。这个世界上或许有太多像庆余年里被人顶替的科举才子,或许也有像老金父女那样被随意处置了性命的人,亦有像赖名成、郭子越那样一生都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的好官,杨万里对范闲说的那段话让人动容:“ 我想要做官,并非想光宗耀祖,只是为了为世间的不公鸣不平,因为不想忍,想要撞个头破血流,等我做了官,这血会不会溅得高一些呢?”我想这个世界终还是有像杨万里那样的人吧?
希望那些崇尚“躺平”的追随者们能清楚,躺平仅是一种心态,更多的向内求的坦然,而非“摆烂”; 努力或许无法让你达到顶级阶层,但你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会成为你人生中的基石,起码无权无势的我们可凭努力过上还不错的生活,所以切勿对“努力无用论”深以为然。阳光或许无法抵达所有的角落,但你或许可以撕开一条口让阳光照射进来。这世界从来都不“公平”,但我们可以让它变得接近“公平”。
愿我们都能抱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悲观,但又会乐观积极的去面对生活。
习惯了,静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以“自私”展开的讨论
- 以【贺寿之名】的归家之旅
- 用爱浇灌未来的“妇女”
- 高三的女儿,恋爱了 (1人喜欢)
- 2024,这一年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