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的动人——选两首汉代民歌
《饮马长城窟行》汉代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这首民歌大致唱的是,一个女子思念自己远方的夫君。思念到梦见夫君,醒来之后愈觉清冷,加倍难过。就在这个时候,有客人从远方回来,带来一封夫君的信。赶紧拆开读,信上写:“要记得多吃饭啊。我也一直想你。”
我读的那本汉代民歌选集,注解最后一句说,信的内容让女子的失望——因为女子拆开信,发现信里只说了“加餐食”和“长相依”,没有说归期。
我倒不这么觉得。我第一次读到这最后一句,是替女子感受到说不出的温暖,说不出的安慰。——我在这样苦寒的天气思念你,心里冷寂的要命,你突然来信跟我说,要好好吃饭啊,也常常想我。
这样日常的话语,在明代民歌里也有类似的。我下面选一首。
《挂枝儿》·送别
送情人,直送到花园后。禁不住泪汪汪,滴下眼梢头。
长途全靠神灵佑。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夜晚的孤单也,少要饮些酒。
这首唱的是,女子送情郎出远门,依依不舍送到花园后,要分别了,想到路途漫漫情郎路上会不会遇到危险,希望老天保佑啊。然后嘱咐情郎:“你遇到桥了,就下马牵着马走过去;要是前面有土路,就不要坐小船走水路。”
这两句是女子担忧爱护自己的情郎,不想让自己情郎遭受一点可能的危险。
最后一句,家常极了——“到了晚上我不在身边,我知道你会孤孤单单,那也要少喝点酒啊。”
情真意切。
还有一首汉代民歌,通篇都是日常般的对话。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这首歌唱的是,一个女子上山采香草下山遇到了前夫,女子问:你现在的新妻子怎么样?前夫说:新妻子虽然不错,但是没有你好,她的容貌能和你比,但是她的手脚没有你行。女子说:当年你新妻子从大门嫁进去,而我是一个人默默从小门走的。前夫说:我的新妻子,只会织便宜的缣布,而你会织价更贵的素绢;她缣布每天只能织四丈,你素绢每天能织五丈还多;要是比一下她织缣和你织素挣的钱,她是比不上你的。
通篇都是日常对话。但是女子的细微心情,男子的神情面目,都可以玩味出来。
比如一开始,女子问前夫现今的妻子怎么样。很明显,女子对前夫还是有一些未尽的情感。前夫说自己现在的妻子没有你好。前夫这么说是不是后悔离婚?但女子忘不了当年的痛苦:我还记得那天你热热闹闹娶她进门,而我没人关心地从小门那里离开。不知道男子是体会不到女子的心情,还是体会到了故意用别的话岔开——男子说她织的布没有你织的贵,织的数量也没有你织的多,这样一比,她真不如你。
男子似乎没有心肝,面对着内心痛苦的前妻,他还在盘算前妻织布挣的钱更多。但你也可以猜想,是不是他体会到了,但是他于心有愧,不敢直面自己当年狠心抛弃的前妻,只好说点其他的。
如果是前者,不知道这次女子能不能看清前夫的面目。会不会一下寒心。
我上面的解释可能不对。因为你也可以换一种感觉来体会这首民歌,比如在女子心里,早已对往事翻篇了,只是淡淡问问。
无论如何,当事人心里的滋味,都在这几句日常对话里了。
我如果混蛋一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小细节,大味道”——关于《火线》的风格 (5人喜欢)
- 那些无依中长大的孩子——关于《火线》第四季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