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耗水泵提(抽)水项目:沪滇协作引“清泉” 自然能提水促“振兴”
红河
自然能提水
在沪滇协作的助力下,红河县三村乡补干村成功实施了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红河县三村乡补干村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点,新修建的自然能提水设备房、取水口、引水动力管道、输水管道以及高位水池等格外醒目。清澈的河水经过沉砂池的净化后顺着取水口进入动力引水管道,通过自然能提水设备,把水沿着管道提至高处的蓄水池,将水源源不断输送到家家户户。


三村乡补干村委会平均海拔1000-2000米,长期面临山下有水、山上无水的窘境,所辖村寨大多在半山腰,多年来都是采用泵站抽水方式以满足村民用水需求,成本高,效率低,使群众农业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了很大制约,摆脱供水紧张成了当地群众最殷切的期望。


据悉,自然能提水设施是以具有一定落差的水流为动力,通过设备进行动势能转换,源源不断把水从低海拔地区压到高海拔地区,整个过程可以不用油、不用电,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不受天气影响、手机监测控制、24小时运行等特点,是解决山高水低用水难问题十分理想经济的提水设施。


在上海市长宁区沪滇协作帮扶下,投入资金600万元用于建设红河县三村乡补干村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2023年12月,项目建成并顺利运行,有效解决了三村乡补干村委会坝兰村、补干村以及补干小学共计2160人的饮用水问题,同时保障坝兰村770亩主要耕地的抗旱保苗以及农业生产灌溉等用水问题,摆脱了群众“望天求水、靠天吃饭、看得见水、用不到水”的困局,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用水需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坝兰村村民周文保打开水龙头,看见清澈的水“哗哗”流出,高兴得合不拢嘴,感慨万千。他说:“自从有了自然能提水工程后,村里变化很大,再也看不到村民去很远的地方挑水、拉水了,现在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开水龙头,太方便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红河县将持续深化与上海长宁区的协作关系,以民生为重,以实事为本,不断提升全县供水保障水平,逐年升级改造,让沪滇协作的清泉在这片希望田野上不断流淌,将“用水幸福指数”推向新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