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下)
体验过了军训三周,奇人教育班主任,只会说河南话的高数老师,和教官,同宿舍弟兄,校院两级学生会都混熟了。 本打算扎根下来。 最终刺激我的,其实是迎新晚会上,学院领导致辞,把“一叶扁舟”念成了“一叶扁( biǎn )舟”。 甜蜜的如果这是院长的水平,那我可以当校长。 于是在一个学期之后,我在期末考试前夕果断退学了。 我感激身边的每个人,所有人都支持我的决定,除了教务主任。然而我居然说服了他。这真是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算是一大成就。毕竟决心在那里。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在录取之前,长江中游某号称千年学府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抢先提了我的档案,并且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所以算上最后一次,我有三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所以我这一个学期我是个幽灵,如薛定谔的猫,只存在于量子意义上。后来要办退学手续的时候才发现,费了好大劲才从千年学府落灰的档案中找到,好悬,我差点就再也没学上了 。
寒假之后,我回到了高中母校,鉴于我不是成绩不行回来的,学校没让我进复读班,而是插班在应届文科班。第一天进教室,碰到当年的数学老师,她还教我们班。看见我她都疯了。她说“瞧见没,又回来一个”。为什么要说“又”? 因为还有一个回来插班复读的,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 最郁闷的大概是班里原来的第一名。我朋友原来一直是年级第一。他回来之后,应届第一名就变成第二名了。我回来之后,她有时候第二,有时候第三。 这一届文科班,一共考上两个p大的,一个隔壁的。就是我们仨。 然后学法律。因为我依然不知道将来要干嘛。 第一次进p大校园,迎面碰上了一个熟人,那是我在南方某水漂学一流大学人文学院的同学。 我开始相信这世界是一个设计好的程序。根据设定,无论我去哪里,都会有个前一阶段的熟人跟我一起。 大一是难熬的一年。真甜蜜的不喜欢这个专业。 不过曾经很e的我还是成功的和全年级150人都混熟了,感谢他们,赋予了我极大的情绪价值。 可我还是想走。 于是我又走了。因为在漫长的探索中,我终于发现了我的热爱——田野考古。 最近听闻某法学院同学年薪5000k,我心说:我甜蜜的放弃了什么?不过转念一想,就算给我10000k,不能玩泥巴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去找南方某水漂学一流大学人文学院的同学(目前已是中年考古才俊),因为他考上了我要转的专业。 后面的事,和高考没多大关系了。 但还是很神奇。 大三实习的时候认识了我老婆,然后攀谈起来,发现和我一起复读的发小,复读之前上的是她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 细思恐极,我还得庆幸第一年没考上,不然我就碰不上我老婆了,也不会认识某中年考古才俊并和他成为兄弟。 高考,改变人生。两次高考,改变的人生不止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