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谈“成交量的4种变化”

江恩说:“1933年10月,西屋电气处于强劲的上升趋势,随后长时间地缩量窄幅波动,这是蓄势的信号,其间价格也从未跌破过28 58美元这个低点。1934年2月,西屋电气涨到了47 14美元,成交量又一次放大。”
通过成交量判断价格见顶的法则, 江恩谈到了成交量的四条法则
第一条法则:个股在任何一次漫长的牛市行情末尾,或者快速上涨快结束时,通常成交量会很大,它标志着这波行情的终结,至少也是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个股在沉重卖盘打压之下就会有一波急跌,当随后出现中级调整性反弹的时候,成交量应该在缩减,这就显示该股已经见到了此轮行情的最后一个顶部,以后的大趋势将是掉头向下了。
江恩说:“在大牛市中,股票达到派发阶段时,就会出现大幅振荡,成交量就会达到所有净发股本总量的好几倍。比如,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春,鲍德温股票的成交量从每周30万股上升到了50万股,同时该股的点位也在130—156美元来回振荡。当时,该股正在派发,公众满怀希望,都在不计成本地买进。”
第二条法则:该股在创下第二个比前期高点低的顶部之后进行盘整,成交量低迷,波动幅度收窄,呈现横盘整理行情,如果它突然放量跌破了前期低点,就是价格进一步下跌的讯号。
第三条法则:在经历过长达几周、几月或者几年的下跌之后,如果价格已经触底,那么成交量应该减少,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应变小。这可以从一个方面来认定抛盘已经逐渐衰竭,该股做好了变盘的准备。
第四条法则:当趋势从熊市转为牛市时,价格在经过第一波急速的涨升后,会有一波中级回撤、价格见底的过程,这就跟它在第一波急跌后会有一波中级反弹是一样的。如果价格回撤时是缩量,而当价格又再度向上时是放量的,说明价格还会涨得更高。
这些法则不仅适用于研判个股的走势,同样也可以用来判断大盘的方向,依据交易所每天、每周或每月的总成交量,就可以预测大盘的趋势变化情况。
江恩说:“当价格接近顶部时,成交量会放大,而价格快见底时,成交量会缩小,这是常态,当然也有像1929年10月和11月的例外情况发生。当大盘下跌的速度非常快时,就会堆积很大的成交量,然后形成一个尖底,之后会有一波迅速反弹。这就像第四条法则所讲的那样,在第一波快速反弹后,总会有一个缩量的中级下跌,这是规律。正因为市场中总有意外出现,我们需要用止损单或期权来控制风险。”
以上内容选自舵手证券图书经典好书《江恩手稿解密》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