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无法给女性带来真正依靠,独立自主才可以
「老婆可以传统,女儿必须现代?」是作家和书评人维舟某篇文章的标题。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iRWDpuHu983XWgZLneX4A)
在该文中,他借知乎中一个与“依附型女性”有关的话题下面的高赞回答,即“我希望我老婆是,但不希望我女儿是”,引出“男人不止一面”“情境主义男权”等观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基于在生活中的浅薄观察,我对这些观点充满了兴趣,因此也想动笔写下一二。
如文中所说,男性群体对于两性地位的观点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在父权制社会下,大部分男性仍然秉持传统的男权主义思想,但具体到不同的情境中,他们又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主张和行动。
除了上面提到的是否希望老婆或女儿成为“依附型女性”,在结婚时是否要求男方买房买车,以及是否支持向男方索要彩礼这个问题上,他们通常也表现得十分割裂。
显然,要求男方购买婚房、轿车和给付彩礼,无疑会加大男方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大多数男性内心对此事是不情愿的。无论他们最终有没有迫于成功缔结婚姻的压力,完成女方提出的这些硬性要求,他们都会将心中的不情愿对外呈现。
比如,在网络上大肆抨击与批判“要房要车要彩礼”的女性,甚至将矛盾对准这些女性的父母,表示此举是在“卖女儿”;在现实中与婚恋对象为此发生矛盾与争吵,或者是讨价还价。
换言之,他们最希望的是,较少付出或不用付出物质基础,就能获得一个乖巧柔顺、不争不要、死心塌地做“新娘”的老婆。
但当他们为自己的女儿考虑婚事时,要求男方有房有车、给付彩礼,甚至要求男方有稳定工作、最好有强大的谋生本事,便成为他们首先会考虑的东西。即便他们个人不曾从中获得任何实际的好处,比如不向女儿索要彩礼作为多年养育费或日后养老钱,而是全部给女儿作傍身之用,但他们依旧、甚至比作为当事人的女儿更加坚持这些要求。
这背后,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婚后生活的未雨绸缪和长远考虑。正如维舟在这篇文章中所言,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何为“女权”,只是出于对亲人的维护。「这在现代话语中,其实是女性依附于男性的父权家庭系统的另一个证明,却在一定的场合被用来维护女性。」
上述情境案例,以及同样能论证该观点的情境,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不少。而这也恰好能说明,不管男性支持男权还是女权,他们在潜意识中都明白,女性在当下的婚姻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很容易便失去保障、无所依靠。即便他们中的某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不会亲口承认这一现实。
因此,对女性而言,无论是否主张女权,都应当明白,婚姻本身并不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坚实的依靠,甚至在很多时候,那些难以启齿、令人心力交瘁的风风雨雨,正是婚姻带来的。所以,和文中一样,我也赞同这个观点,即「如果你想捍卫应得的权利,最可靠的还是自己的独立自主」。而在许多事情上,男性也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