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消化2024.05 译文纪实的第29个月 莫言的第13个月 屠格涅夫的第3个月
五月在一本喜欢的书和狂风中结束

译文纪实
05/10 宫下洋一《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
与前作不同,本书不再追求广度,而是只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让人诧异的是,作者也没有追求深度,反而保持着相当的克制,仅仅作为旁观者记录下一段私人历史,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中立、不要陷入太深。
故事的主角小岛女士的生与死都让人羡慕不已,丝毫不像是对日本人的stereotype。生与死都践行了自己的想法,如此自由的灵魂也让人惋惜不已。与作者的想法一样,不必过多去探讨什么深刻的严肃的议题,只希望东亚社会能有越来越多的小岛女士。
莫言
05/24 莫言《与大师约会》★★★
读完了莫言的全部短篇小说。只能说,莫言实在不适合写短篇。短篇小说严重限制了莫言的发挥,每一篇都觉得缺点什么。很多篇文章看起来像是要写成《聊斋》的样子,但节奏非常别扭,并不吸引人。作者溢出的天才和必须克制的篇幅之间发生了严重冲突,以至于不知如何取舍。
稍微好一点的只有《儿子的敌人》这篇。
屠格涅夫
05/25 屠格涅夫《阿霞》★★★☆
屠格涅夫写了一个发正在德国的小故事,读起来却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发生在圣彼得堡的小插曲。那些地名只不过是给圣彼得堡和涅瓦河换了个德国名字。阿霞的神经质与Н.Н先生难以抑制的、随着炽热的爱一起喷薄出来的恶劣,像极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下的那些癫痫与心理挣扎。
篇幅短了些,不过瘾。
豆瓣读书周历

05/05 奥兹《爱与黑暗的故事》★★★
不喜欢读自传。似乎大部分作家在提笔决定书写自传的那一刻就迷失了自己,被流水账裹挟着丧失了写作能力。这种感觉就像读《追忆似水年华》一样,理解不了这些文字怎么能被成为文学。
好的自传应该如长篇小说一样有一条情节或思想的主线,或如短篇小说集一样由一些精彩的片段组成。再高级点如马尔克斯的自传,由自己的作品的创作背景串成让人拍案叫绝的回忆。
我不喜欢这种似乎面面俱到的讲述。即便是史书,也应有足够的文学性。

05/17 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
一本出人意料的经典名著。
意料之外之一,这本书并不像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啰嗦,很有可读性。
意料之外之二,这本书并不像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品一样黑白分明,人人都是美和丑的结合。
意料之外之三,故事情节极其空洞。制造了巨大的矛盾,却不知这些矛盾因何而起,只让人感觉这群人都是神经病。
其他
05/29 科辛斯基《暗室手册》★★★★☆
一本奇书,中文译名比原title更传神。由一片片离散的噩梦组成,每一个片段都丑陋、阴暗、污秽、扭曲。不是末世的样子,而是末世之后的样子。好像是一觉醒来,发现世界末日之后还有日子要过。就是法西斯的鬼子们终于退去以后,再面对毛子们和老大哥们的强暴时的空洞的痉挛。即使逃到自由世界,心仍在黄泥街的粪水里上下翻滚。
期待读作者的另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