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人格记事簿


intp内倾思维(Ti)为主导人格: 追求思想的连贯性和逻辑的一致性, 关注内在框架的搭建 ,跟99%的人怎么思考 得出什么结论无关 ,是造轮子的 天选之子hhh 与infp好友探讨下来,intp和infp 基本上在Ti 和Fi做了对调 ,而我补齐了Fi :个人价值与长期主义 ( 外卷的人到中年后容易内在动力不足,可这是我们玩剩下的早就摸透了的东西, 先不参与外卷拿成果, 很多事情没有意义,人生是长跑, 人生的容错率大到难以想象 ,找准自己的使命在自身框架内稳稳的发展) 因此收获了一个不枯竭疗愈的人生。
Te外倾思维我们一个排第四一个排第五, 我们喜欢尊重现实,研究外界现实规律不以自己情感和利益为转移, 规律也不会因为人而转移不因为爱谁就让步, 就是我们会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感受, 但是这些不能违背人性 ,研究规律尊重规律善用规律。 不可能占有所有的正确美好, 双刃剑才是真实规律 ,所以人类要合作,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跟其他人 跟环境,都是处朋友放松充电省内耗的模式 。 接受一个不可爱不完美的社会不再以自身匮乏向外抓取为潜在投射, 对外界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落差, 我要通过镜像投射 ,真正的洞见与觉察到"我是谁" ,学着用正面身份直面对自我和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事。 本intp还要向entj学习 ,首先我惊讶于Ni与Se这两种看似相克的功能在同一个复杂的人身上竟然能很好地兼容一体,其次要在原先稳固的内核背景下把发展过头的功能灵活松动一下,再探索(匹配)出 Se和Ni这两种人格来, 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欢喜。(PS感谢每一位在人生之路里无私分享与帮助过自己成长的朋友们!) 具体调整如下:
1.Se僵化过,身心灵一体,四肢不协调先去开悟身体,进而开悟灵魂。人不能机械化的思考东西, 多睡眠是有科学依据的,头脑休息好 ,才会产生量子跃迁 ,涌现出灵感与创造 。大脑里的海马体扮演了将短期记忆移到更稳定的长期记忆的重要角色 。记忆模型简单理解为:感官数据被暂时记录到短期记忆的神经元,接着进入到海马体,海马体将皮质区神经元不断强化,神经元之间建立新连接,形成长期记忆。睡眠是将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的重要时段,在非快速眼动期 (NREM)即深睡的状态, 陈述性记忆(科学概念事实)会暂时放在海马体前端, 进而跟大脑皮层不断对话 ,短期记忆反复被激活 ,进而转到大脑皮层长期存储区 。而在快速眼动期(REM)即浅睡快要醒的时候 ,则跟我们的程序性(钢琴手法足球脚步)长期记忆形成有关。

2.Ne多线程网状 or Ni线性思维:首选开发前者,其次基础薄弱就去补后者,与数学交手多年(如何处好长期深度的关系)一直停留在机械线性的抽象思考反而担心Ni赶不上自身进化的速度。
太阳穴超薄,肘击就致命,神经绕远路,现今的人类和物种本身看似很弱智的bug在一开始也并不是bug, 而是演化的结果,演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每次只能在上一代的基础之上打补丁,补丁越厚槽点就越多,人类不是被一个神设计出来的。 "尽管复杂的生命体中很可能会涌现出全新的规律,但是这些绝不会违背物理法则。"——薛定谔 有时候对抗熵增的自由意志也仅仅只是作为演化的旁观者与副产品而存在着,即使生命再平庸,也是宇宙中的独一。 月亮绕地球,地球绕太阳,地心说被日心说再被x心说打败,数学里也有各种自同构的规律or紧致无边的莫比乌斯环会被其它学科包装成逼格很高的东西,但人类自身没有进步or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缝缝补补没有对数学产生新的推动(与虚空的深渊对峙,生命历经思考挣扎过后依然想要揭开真理的面纱,开启智慧的微光,这个话题需要另外展开细说)则很快会被淘汰,围绕着某个大的事物或者时代的潮流转就会被动控制 ,破局就是调整我的出发点, 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看,永远去追求自身的圆满,把围绕着他者调整成对自身边界认知的拓展 ,自己就转变成了那个大的他者。 开悟就是让宇宙规律为我的人生更好的服务,引力跟随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