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交友方式图鉴
查看话题 >一篇与众不同的交友贴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异性恋+不婚不育+女权主义者,怎样能够获得满意的亲密关系。除了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靠堪比中彩票一样的运气去找一个只是让我觉得“还行”的异性,是否还有别的解法。
今天受到豆瓣上一个友邻的启发,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在关系中需要被满足的核心需求,并不是真的想要一个“男人”,而是深度交流、被理解、被看见、互相陪伴。
而且事实证明,在与男性相处的过程中,我的核心需求并没有被很好地满足。男性,可能真的无法完全理解女性。至少在我的实践经验中,在与每个具体的男性相处的过程中,我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被工具化。
在被工具化的当下,我的心里是不舒服的,我也知道我为什么不舒服,我尝试沟通,但对方往往无法理解。他们似乎也无法理解我需要作为一个“人”被看见,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一个“女人”。
扯得有点远,我只是想说,凡此种种让我萌生了或许可以换一种解题思路的念头。
既然我需要被满足的需求是深度交流、被理解、被看见、互相陪伴,那么同性为什么就不可以呢?也许我的这些需求会被满足地更好呢?
与其明知有极高的失败概率去一次又一次重复异性恋模式的老路,我想,不如去尝试开辟一条从未走过的新路。
于是就有了这篇交友贴。
【交友目的】
探索异性恋以外亲密关系的新模式,以满足双方需要在亲密关系中被满足的需求。
【自我介绍】
93年,女性,坐标上海
本科毕业,现在在外企做HR,咨询师副业探索中
不婚不育的女权主义者
INTJ,对人类好奇,喜欢问问题,深度交流爱好者
精力不充沛星人,大规模(大于4人)社交恐惧症患者
【兴趣爱好】
喜欢宅在家,看书、听播客、看综艺、看剧、看电影。
经常思考人生。
不排斥出去玩,但需要人带。
喜欢的电影/剧:电影爱在三部曲、电影《时时刻刻》、英剧《Normal People》
喜欢的作家:萨莉•鲁尼、张怡微
喜欢的播客:《张春酷酷酷》、《岩中花述》、《放学以后》、《海马星球》
喜欢的B站up主:大物是也
【感情观】
是彼此的好朋友,互相尊重,是独立的个体,也有温暖的连结。
需要在关系中满足深度交流、被理解、被看见、互相陪伴的需求。
【有待探索的问题】
我知道每个人的取向不是非男即女而是光谱中的某一个位置,但因为我之前的经验局限于异性恋,所以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在与同性建立亲密关系后的感受及生理反应,但我确实有抱抱贴贴的生理需求,只是没和同性尝试过。
我觉得目前我对亲密关系新模式的探索和明确自己喜欢同性要找同性恋伴侣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如果你很明确自己要找同性恋伴侣,我可能不是合适的对象。
至于这个关系是不是排他/她,这个目前我还没有想得很清楚。鉴于我个人精力的原因,基本上只能和一个人保持深度社交关系,而且我对于要在这个深度社交的关系中处于最靠前的位置还是有要求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是排他/她的。但这个可以再讨论。
【理想的你】
女性,在上海工作生活
对我的介绍不排斥
愿意探索异性恋之外的亲密关系新模式
最好也是异性恋+不婚不育+女权主义者(因为我没想到其他什么样的女性会对探索这个模式感兴趣)
【对未来的畅想】
如果各方面条件合适未来可以考虑一起生活居住。
【家庭情况】
独生子女,父母都有自己的生活,对我的生活完全不会干涉,关系不紧密,平时联系也不多。
之所以写这个是因为可能有人会担心,两个人如果以后真的生活在一起了父母会不会从中干涉,我这边没有这个问题。
最后我想说,这注定是一个属于非常小众的人群的一个非常小众的探索,我不知道我能探索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比异性恋模式更好地满足我的需求,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我未曾想到的问题出现。
但我还是想试一试,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对于整个女性群体来说,这可能也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实验。
如果你曾经做过类似的探索,非常欢迎一起交流分享。
如果有让你看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留言。(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写清楚了没有…)
如果你不觉得我在异想天开,愿意和我交个朋友一起尝试亲密关系新模式的探索,欢迎带着你的介绍随时私信豆油联系我。
愿我们永远都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本文版权归 奥兰多Ruthbur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奥兰多Ruthbur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当代独立女性生存发展指南”! (5人喜欢)
- 从全职HR到自由职业社交媒体策划,其实转行没有这么难! (13人喜欢)
- 我在谈一种很新的恋爱 (10人喜欢)
- 女生怎样在网上找到靠谱的约会对象? (10人喜欢)
- 陪伴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写在分手一周年之际 (1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