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红楼梦》中的省句 作者:胡欣裕
谈谈《红楼梦》中的省句
胡欣裕
内容提要:古汉语中有在陈述句或祈使句后省略一个 意义相反的假设分句的句法,也见于《红楼梦》。省句有其 独特的修辞效果,但也容易被误读,《红楼梦》中省句的地方便多有异文,探讨这一句法有助于确定何者为作者原文以及领略这些原文的精彩之处。
关键词:省句 突接 红楼梦
古汉语中的省句之例最先由杨树达提出,他在《古书 疑义举例续补》“省句例”中谈到“古人文中,常有省略一句 者。其所以省略之故,有由于说者语急不及尽言,而记事者 据其本真以达之者;有由于执笔者因避繁而省去者”。所 举的例子中有以下一例:
1.《管子·立政九败解》:“人君唯听寝兵,则 群臣宾客莫敢言兵。”
两句文义不贯,杨树达认为这中间本当有“听寝兵”一句,以语急而省去 。
省句会给人文义不贯,连接突兀的印象,由此常造成误 读。杨树达感叹善读书如王念孙也将例1中的否定词 “”解释为无意义的语词。《儒林外史》中的一例省句也 被一些学者误认为是语病。《红楼梦》中省句的地方则多 有异文,这应是传抄者或者整理者不熟悉这种句法而误改 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加以廓清。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宝玉题诗后随政等人回 到书房,贾政喝道:
2.“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 日,老太太必悬挂着。快进去。疼你也白疼了。”
最后两句不大连贯,因为中间省了“不快进去的话”之类的 句子。贾政的话不够连贯,正说明他恼了,没能组织好语 言。“快进去”三字,多数本子如庚辰、已卯、蒙府、戚序本 均同;但梦稿、列藏本作“还不快进去”,舒序本作“不快进 去”。后三种本子虽然读起来通顺,但不能很好地传达贾 政着恼语急的情状。下面一例省句在版本上的依据更为充 分,第七十一回周瑞家的听说荣府的婆子得罪了尤氏:
3.忙的便跑入怡红院来,一面飞走,一面口内说: “气坏了奶奶了,可了不得!我们家里,如今惯的太不 堪了。偏生我不在跟前,且打给他们几个耳刮子,再等 过了这几日算账。”
蒙府本在“偏生我不在跟前”后有“若在跟前”一句,他本俱 无。没有这一句,周瑞家的那种边跑边说、前言不接后语 的急切情状表现得更为生动。下面一例也是语急而省,第 五十二回坠儿偷镯子事发,她母亲来领她时与晴雯等人发 生口角,赌气带了她就走:
4.宋嬷嬷忙道:“怪道你这嫂子不知规矩。你女 儿在这屋里一场,临去时也给姑娘们磕个头。没有别 的谢礼【罢了,一一便有谢礼],他们也不希罕,一一不 过嗑个头尽了心。怎么说走就走!”
括号内六字为戚序本与蒙府本所有,庚辰本无“罢了”两 字,梦稿、列藏、甲辰、程甲本则六字全无。后四种本子连 接突元,切合宋嬷嬷“忙道”的情状。这个例子说明《红楼 梦》的版本情况十分复杂,梦稿、列藏本故置不论,较晚的 本子如甲辰、程甲本也有胜过庚辰、戚序等本的地方,似保 存了作者的原文。再来看下面一例,第十四回凤姐细问从 苏州回来的昭儿,最后吩咐他:
5.“好生在外小心伏侍,不要惹你二爷生气,时时 劝他少吃酒,别勾引他认得混账老婆,回来打折你 的腿。”
上引文字除庚辰、舒序两本外其余各本大体相同。庚 辰本“回来打折你的腿”前有旁添文字一一“果然有这些 事”;舒序本最后两个小句作“别勾引他走混账道儿,你若 不听,你回来打折你的腿。”甲戌本“混账老婆”旁有脂批 句 省 的 中 梦 楼 红 谈 谈 305 “切心事耶”四字,可见舒序本“混账道儿”等文字不大可 靠。庚辰本的旁添文字来源比较复杂,此例并无他本可据, 颇为可疑。言及“心事”时出现省句较为常见,陈望道《修 辞学发凡》将“省句”归入“跳脱”辞格中的“突接”这一小 类,“突接”指“折断语路突接前话,或者突接当时的心事, 因此把话折成了上气不接下气”。不过陈书举的“突接心 事”的例子都是“心事”在后,上文突接,与此例“心事”在 前,突接下文稍有不同,如下面这个例子:
6.《史记·外戚世家》:“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 师傅宾客,一一又复效吕氏大事也!
“又复效吕氏大事也”前省了“不为择师傅宾客”之类的句 子,因此与上句不大连贯。陈望道指出最后一句恰是说话 者的心事,当时诸吕之乱刚平息,就又大封窦后兄弟,周勃 灌婴等人担心又要出事,所以有这突然的话。这两个例子 虽有差异,但都体现出说话者言及“心事”时的急切神情, 第 年 306 可谓异曲同工。
心中恼怒、着急会使说话人“语急不及尽言”,兴奋激 动的时候也会如此。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中秋夜联句,遇 到妙玉,黛玉见她高兴,便笑道:
7.“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 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改,即 请改正改正。”
梦稿、蒙府、戚序、列藏本第一句后有“若不见你这样高兴” 一句,庚辰、甲辰和程甲本则无。后三个本子中的省句更 能传达出黛玉说话时兴奋急切的神情。第六十二回香菱和 人斗草时弄脏了裙子,听了宝玉的一番话后颇受触动, 笑道:
8. “就是这话了。我虽有几条新裙子,都不和这一样的。【若有一样的】,赶着换了,也就好了。过后再说。”
也就好了 过后 “若有一样的”一句,庚辰、已卯两本无,他本均有,唯文字 微异。庚辰、已卯本似因说话人语急而省;不过作者的原 文是否如此很难确定,此处省略似会产生歧义,省略后“赶 着换了”以下读起来更象是香菱迫不得已,准备换上自己 另外的新裙子。
二 上文中的省句都是在陈述句或祈使句后省略一个意义 相反的假设分句,只说出结果分句。这一句法我们现在仍 在使用,如“别碰它,会触电的!”意思是说“碰它会触电 的”。研究者指出这种句法来源甚古,尤其是否定形式的 陈述句后的省句,它在段墟卜辞、金文、古代典籍中都可以 看到。
相对于假设分句,结果分句的省略要少见得多。笔者 在《红楼梦》仅发现一个近似的例子。第三十四回宝钗来 探望挨打后的宝玉,她关切的话语与神情让宝玉浮想联翩:
9.“假若我一时竞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 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 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
“既是”以下是两个推论因果复句,第一个复句内省略了类 似下文“亦无足叹惜”这样的句子。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省 略的仅是结果分句的一部分,它与“我便一时死了”连在一 起才构成结果分句。此处省句使连接显得突元,很好地反 映出思维的跳跃性 。
省句使句子之间连接不畅,给解读带来一定困难,但它 善于传达人物急切的神情及跳跃的思维,具有独特的修辞 效果。从上文的讨论中可见,曹雪芹谱熟这一句法,运用得 恰到好处,使文句“不连接而有连接以上的效力”。了解 这一句法有助于我们识别作者原文,从而更好地领略他高 超的文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