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10
7个月内第三次住院。入院手续、病房结构、注意事项已经相当熟悉了…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几年内都不要再来。
这家医院是非常好的,人也非常多,可以看见医护人员相当忙碌辛苦,就连病人也很不容易。坐电梯和上厕所都要艰难排队,甚至有软分隔来安置队伍的走向。更不要说大家都身负伤病。
因为是老医院,分成很多个楼,楼栋之间却是那种花园的连廊相连。连廊的柱子之间还有可以坐的石板,作为连廊与廊外空间的分隔。
在广东这种炎热多雨的地方,不需要园丁经常照看草木,这些植物也完全可以借着自然的光和雨茁壮。在白色的砖石之间生长着这些绿色的生命。往院子里走还有一个小湖。这样的元素都在力图让医患的心情尽量放轻松。然而是杯水车薪的。这里比外面大街上的行人更加行色匆匆。
做胸片和心电图的时候,我在想,这个岗位的医生们每天在做的事情真的很机械。对于父亲来说,他的性格似乎很习惯于每天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而有变化反而让他疲劳。虽然我知道他每一位患者的情况是不同,这是一个一直在动的变量。看起来是很理想的工作。然而实际上他的压力非常大。 医院是一个令人治愈同时也令人惊惧的地方。
在移动路上,我思考着宫崎骏的新动画电影,想着为什么我不能理解他,差点看睡着。那时候感觉我还是更喜欢庵野秀明,喜欢几原邦彦,电波完全get的。如果因为缺少母爱而对母亲有一种执念的爱,那么我这样的情况又是什么?
想象着母亲死的时候自己会是平静冷酷还是泣不成声。
如果说因为我从小缺乏母爱,所以就总想找一个替代功能的另一半来补偿,又因为自己对母亲这个人的爱恨交织,自己敏感多疑而对另一半很容易若即若离,这样真的好吗?
心理疗愈的道路上总是叫我们要让自己去扮演缺失的角色,可是我真的能做到吗?
我没有被那样对待过。我只能模仿想象中的慈母的感觉。
如果一个东西它本身就应该从外部获得,你现在非要让它从内部获得,这实在是太难了。
或许两个相似的人在一起互相补偿是可以的。但是又会担心双方不平衡导致最后的分离。
初中的物理老师曾对我说过性格决定命运。(应该是引用谁的话,可我不知道,也没有去找,对我来说就是他说的吧)
人的性格的确是有随着成长而变化,但没有变那么剧烈,我从有记忆以来就应该是符合infj了这真的有点奇怪,会让我觉得很多东西是天生的,不是父母的错。
有一种,命运注定,任我怎样作闹,都走不出这个轮回的无力感。
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有很多infj们会表达自己是寡王,找不到也不想找了那种绝望。我对于爱情一直是很积极的态度,也太过于理想化梦幻,曾把对方美化到不真实的程度。最后遭遇了巨大的打击。即使到现在我的各种世俗的条件跌落(年龄颜值金钱婚史等等)我仍然相信还是有希望的。可能真的会在某天发广告去寻找。灵魂伴侣?据说绿老头们都是追求这种?而我太幼稚又对自己太差了,只是因为一些类似无条件接纳的话而被感动,托付全部,甚至越来越卑微。到底什么算灵魂伴侣?精神共鸣的人我有,我的朋友们,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了,只不过都是女生而已。虽然时常会觉得自己有点性取向的流动,最后还是会选择男人。那么我到底需要什么?这个问题费尽心思也想不清楚。
或许不该再继续想下去了,等到身体恢复,就回到人群中去,把枷锁全都去掉,尽情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好与坏,感受活着的感觉。
总是暗恋很多年,在开始之前就失恋,一次次的给自己套上绳索亲手杀死自己的情感,这样的事真的不想再有了。突然就觉得对暧昧的学弟第二次表白这件事不该苛责自己了。对crush迟迟放不下也不是我的错,明明就是他们给了我错误信号,在吊着我。
我不会再对别人说“我喜欢你”!我要直接问,你喜欢我吗?如果回答不,我便直接pass,就算对方说“你是不是自作多情”我也不管了。如果模棱两可,那也叫他自己去纠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