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跨考”一战上岸“985”的秘诀是它!川大新传专硕经验贴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双非广告学跨考川大新传专硕,一战上岸。
他就是来自24级「田心·川大新传专硕·半程课程」的「伊犁」同学。
「伊犁」同学说,过去备考的一年,也是他习惯养成的一年。
在一年中,他改掉了生活中的坏习惯,养成了规律作息、定期锻炼等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在备考中分别形成了助他上岸的专业课、政治、英语学习习惯。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和坚持,你就能够做到自律,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希望读完这篇经验贴后,大家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坚持努力,直到成功。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习惯助我“上岸”
——24级川大新传专硕经验贴 - 伊犁 -
亲爱的25考研的同学们,你们好,这篇经验贴不是从备考作息到参考书籍这样事无巨细地向大家阐述的,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这篇经验贴更多的是对本人学习「习惯」的一种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希望大家能独立思考,理性看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如果这篇经验贴对你能有所帮助,我也会感到很开心。
在具体分享之前,真的很感谢田心的学长学姐们过去一年的帮助,在此说声谢谢!
我本科毕业于成都某“非211、985”的“双一流”大学,专业为广告学。在择校之际,我笃定留在成都,然后我秉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理念,果断地选择了四川大学,打算圆自己一个名校梦。但我本人并不是一个“天赋型”选手,又想从高手如云的川大新传考研中“上岸”,因此我决心在「习惯」上下功夫,所以过去备考的一年,也是我习惯养成的一年。
生活习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先是改掉了自己在平常生活上的坏习惯,我个人觉得这是在为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准备。考研期间,我养成了以下习惯:
A.早睡早起,形成健康的生物钟;
B.定期锻炼,有一个好身体,毕竟流感什么的真的太猛了;
C.给自己在周末放假,见见朋友,吐槽心中不快;
D.注重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脑子会变得更清醒! 这些生活习惯看似简单,但我觉得一旦你能够坚持下来,你就不光有了一种极为自律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学习习惯
这一部分我将把专业课和政治、英语分开来谈。
专业课
川大新传需要复习的内容太庞杂,我很难通过自己学习去搞定全部重点,因而对于我来说,报班无疑是个好选择。报班能够帮我省去很多自己收集资料、梳理专题、摸索答题技巧的时间,也能让我少走很多弯路。在这里我强烈推荐田心的课程!
除了跟着课程进度学习之外,对我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课学习习惯的培养:
01 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答题框架,我个人认为这是答题输出的关键
上了考场我很深刻地体会到,做一张试卷根本没有时间去多想,在那种紧张且争分夺秒的状态下,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总结过的框架,通过这些框架去寻找破题点。
以技术类专题答题框架为例,这类专题属于常考专题,且知识体系很庞大。具体来讲,技术类专题常考题目为“XX技术对新闻业的影响”,其中技术包括5G、算法、人工智能等等;答题对象除了“新闻业”,还包括“新闻传播领域”“传媒业”“新闻传播业”“新闻传播格局”“新闻生产”等;答题落脚点除了“影响”,还包括“变革”“作用”“启发”等等,尽管题目变化多样,但其本质是不变的,无非是对“XX技术对新闻业的影响”的变形而已,所以我将“新闻业”拆分为“新闻生产流程、新闻人、新闻机构”等维度,“新闻生产流程”又可具体拆分为“采集、编辑、分发”等环节,然后在平常的学习中,将学习到的好的观点和小标题不断积累到对应的层面里,并记录到我的笔记本当中,接着在练笔当中灵活运用。长此以往,答题能力就形成了。
02 做到每日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川大的考试范围太过宽泛,因而需要坚持每日积累。这一点,我推荐田心公众号的「聚沙成塔」专栏,不管是基础的书本知识还是课外名词,里面都能覆盖到。我在复习的时候习惯用一个笔记本去每日积累,除了基础名词之外,还有答题语料,例如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数据、热点等等。只要是我看到的觉得对自己答题有帮助的东西,我都会尽量积累到自己的笔记本中,并每周翻阅一次,保证对这些内容熟悉并使其为自己所用。
03 培养好的答题习惯
我在复习过程中始终很注意答题过程中的基本规范,如格式、错别字、病句等,尽量做到书写工整,卷面干净。因为 J_ 学长不止一次地强调,错别字多少和卷面整洁度可能会影响最后的分数。除此之外,我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完题,因此我在后来的练笔和模考中,就强制自己在规定时间内答完一道题或一张试卷。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平常练笔时可先去追求答题速度,等速度提上来之后,再去追求答题的质量。不然,在规定时间内答不完题目,质量再高都是白搭。
04 坚持基础知识和专题知识的背诵,每天都要背!
新传作为文科专业,背诵是基本要求,大家不要偷懒。我在复习的时候,早上、下午和晚上都会背诵各种需要掌握的课内(书本)、课外(专题)知识。当然,背诵的时候无须丝毫不差,理论性越强的知识点,背诵的还原度要求越高,越偏实操业务的内容,大家对背诵精度的要求可以不那么高;而对于课外专题来说,大家可以主要记忆框架和核心关键词,做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大致内容即可,同时,深度理解后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政治
我个人觉得政治是考研当中最为轻松的一门课程,不是说它很简单,而是其知识脉络较为清晰。除了购买必要的参考书和热门的模拟卷(如“肖八”“肖四”)以及大量刷题外,我个人在学习政治时培养的习惯如下:
01 每周关注时政
近年来,真题当中大量出现时政材料,然而一年的时政太多了,到最后考试前再突击时政,复习时间上难免捉襟见肘。因此我个人认为每周浅浅关注一下时政是有必要的。
02 做好学习框架和理清时间线
对于毛中特、马原、思修等科目,需要做好学习框架,在心中能够概要复述出大体内容;而对于近代史则需要按照时间线,能够复述出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件,并能够与其他时间发生的类似事件做比较。
03 背诵
最后的“肖四”大题要反复背诵,“肖八”可适当背诵重要知识点。除此之外,马原、思修等板块我个人觉得比较难背,不适合突击背诵,应提早规划背诵时间。
英语
我在复习时觉得单词、语法、真题是最重要的。所以,除了购买书籍和课程之外,我个人在学习英语时培养的习惯也与这三部分有关:
01 坚持每日背单词,一直到考前
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背单词的方法。首先是以单词书为主,每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其次是在做阅读真题时积累陌生词汇;最后将每日生词手动添加到墨墨背单词App当中,利用碎片时间复习。
02 学习语法和长难句
我个人是跟田静老师的“每日一句”学习,每天学习20分钟的语法和长难句,学习完之后,能够做到比较流利地向其他同学讲解为宜。
03 “三刷”真题
第一轮刷真题以解决生词、难句为主,弄懂长难句,做到基本无生词即可,不用太在意答题的对错。
第二轮以精读为主,弄懂答题对错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我在第二轮精读真题时,我才发现很多题纯属我运气好蒙对了,但根本不知道我为啥会选这个选项,因而这一轮需要认真细心,直到弄懂每道题目为止。
第三轮刷真题则需要将真题进行分类,例如可分为细节题、主旨题、词汇题等等,然后找到自己最不擅长的那一类题再去细细总结。除此之外,自己对真题题干的问法陷阱的总结、做题时间的控制等都可以在这一轮当中去解决。

写在最后
既然大家选择了报考川大,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习惯的养成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不仅仅会收获知识,更能够收获一份宝贵的回忆。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只要大家努力过、奋斗过,未来的你都将会感谢曾经这么拼搏的自己。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考研路上,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愿你笔耕不辍,收获满满。期待大家破茧成蝶,展翅高飞!各位川大见!
田心说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成功的取得亦是如此。成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个具体的小进步累积出来的。
摒弃不好的习惯,再慢慢养成好的习惯,一天天坚持下去,从背诵当天的名词、记下每天发生的热点等小进步开始,到基础知识体系的基本形成、专题笔记的逐步完善、答题技巧的完全掌握等阶段性的“胜利”,“时光不负有心人”,「伊犁」同学一步一步累积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也愿每位小伙伴都能坚持日积月累,最终收获属于你自己的成功。
欢迎25级报考川大新传专硕的小伙伴加入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创造好成绩。
在刚刚结束的24级考研中,川大新传专硕拟录取的35人中有19位小田心学员,超过了专硕总拟录取人数的二分之一,其中,412分的初试第1为小田心学员,总排名前3皆为小田心学员,总排名前10中有6位小田心学员。
点击下方喜报可查看详情

如果你也想和小田心一起进步,欢迎了解田心针对川大新传专硕单独开设的「全程课程」。我们也是全网唯一一家针对川大新传专硕连续8年单独开班的机构。课程依旧由川大新传硕、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川大新传专业的高校老师、央媒编辑记者联合直播授课,还赠送有第八次修订的「田心·川大新传专硕重点笔记」及其他一系列资料,川大新传专硕直系学长学姐还会全程伴学、答疑,详情可移步公众号查看。
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备考
来,一起加油!
进群方式请移步公众号查看原文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