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JIN,你们也知道自己国家的交通很复杂啊哈
趟日本之旅中花式体验各种地面交通是出发前值得期待的一部分,却成为了旅途中最头疼的部分。算算各项花费,交通也是大头中的大头。在我们国家几乎不用劳心费神的公交、地铁、高铁...却在这趟旅程中让我晕头转向,以至于差点走丢在京都市三条大宫区域,最后迫不得已,只能向附近酒吧的小哥哥小姐姐求救,再次表达我的感谢!

先从地面交通的种类开始说吧,1. 从家到浦东机场,乘坐“磁悬浮”;2. 从成田机场 Narita Airport 到京成上野站,乘坐机场快线“Skyliner”;3. 东京市、京都市内地铁;4. Tokyo-Kyoto往返,乘坐总时长2:30左右的新干线;5. 京都-姬路、姬路-奈良的JR线,暂时称之为“普通铁路”;6. 在东京市区还体验了下港区“落日飞车”,但不属于公共交通,暂时按下不表。

以上5种交通又可以粗略分为3类:普通列车、高铁&新干线、磁悬浮,分别代表了两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阶段实力技术比拼的结果,也是人民出行交通便捷程度和幸福指数的缩影...这样的分类也有助于分析两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前世今生。
先说结论,从我个人的乘坐体验来看,新干线与国内高铁不能说毫无关联,只能说一模一样,就连铁轨摩擦的声音都十分熟悉,速度也都在350km/h。虽然国内高铁的普及晚于新干线,却是高速列车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中西部地形差异较大,隧道开凿技术更具有挑战...
但从软性实力“价格”、“乘坐体验”来看,中国高铁绝对的王者地位,不容反驳。
如果真说有什么提升的空间,大抵就是高铁站的分流和站内环境真的有好大提升空间。前往京都站前,我想它一定也避免不了脏乱差的环境,但结果出乎我的医疗,很难说日本人到底花了多少精力、时间和金钱在维持城市环境中,这里不多说,放上图大家感受下。

突然想到一点,在英国和日本,坐地铁和高铁等等交通工具,均不需要安检,
一、新干线/高铁
新干线是日本目前速度最快的城际列车,到了日本,对于在国内享受了极大高铁便利性的我必然不会错过这次比拼的好机会。从东京前往京都,我们乘坐的是“东海道、山阳新干线”,出发的时候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把东京都内地面衬托的更为干净整洁;进入郊区,视野变得开阔,日本的小楼彼此之间挨得很近,我想大概是建设紧凑型的居住环境,是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便捷度吧。但有人却会说因为日本能使用的居住土地面积本来就少,
二、JR/普通列车
三、地铁
四、Skylinear
*五、磁悬浮
磁悬浮的应用在上海则是从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共XX公里的里程,在日本则是为XX从东京站共XX公里的路程,时速最高可达500KM/h,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磁悬浮列车。
最后聊一下票价: 新干线东京京都往返自由席票价为650元左右,但如果遇到5月份golden week,就会存在没有位置,只能站着等的情况;不过自由席有个特别大的好处,只要是一天内任何有自由席的新干线都可以上车,不受时间的限制。如果再加价购买指定席的列车,虽然座位有保障,但必须赶上这班列车,会稍稍给原本轻松的旅途增加一些些赶路的压力。
回来后也看了非常多介绍日本铁路的视频,大多数中国人给予的评价也是“非常复杂”,一不小心就会做错车,坐过站。这与明确列车、明确站台的中国高铁相比,需要耗费非常多的脑细胞才能确保自己坐对车。再加上国内高铁更具性价比的票价,在我个人心目中,中国高铁完胜!
本周日也会花一些时间和在上海的日本人交流下他们的评价,有意思的观点也会记录在这里(待补充)
接下来想写的两篇主体文章: 1. 我的清水五条kiyomizu gojo 2. 奈良小鹿篇:啊啊啊 你不要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