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制作二三事——金牌制作人邓智伟带你入门 | 音乐关怀探探班

音乐制作人究竟是干什么的呢?
今年春天,唱作人兼制作人的邓智伟现身广州咩声唱片录音棚,为艺人制作歌曲。邓智伟拥有二十年的音乐制作经验,曾为TVB(香港无线电视)炮制超过300首荧屏金曲,帮林峯等诸多港星扩张并夯实了音乐事业版图。
近年除了忙于个人音乐发表外,邓智伟同时活跃在制作圈一线,他为莫文蔚、张碧晨制作的歌曲都大受欢迎,前者的《呼吸有害》由邓智伟作曲兼制作,获得了18个各类名目音乐奖项;近来邓智伟也为《周生如故》《阿麦从军》等热门剧集创作和制作原声歌曲。这回开耳探探班,邓智伟带领各位揭开制作人的一天。
采写:麻乐

制作准备:气氛拿捏,事半功倍
早起醒神音乐
嘻哈男团BROCKHAMPTON随机播放
跟踪邓智伟采访的一大早,他在酒店房间循环着BROCKHAMPTON的音乐,时不时跟着律动挥舞手臂、轻晃身体。
提神早餐必备
热奶茶
不喝咖啡的邓智伟,在开启制作前通常喝一杯热奶茶,且只能在一大早或出发之前喝,因为中午之后再喝,他的心会跳得很厉害。
思绪梳理
要把当天整个制作流程预先在脑子里走一遍,这是他入行之初学到的经验。
必带物品
“自己一定要带,脑子也要带,哈哈哈,要保持清醒,前一天一定不能太晚睡,我说认真的。”
从业之初,邓智伟会带着事先备好的歌词、装着素材的硬盘去录音,而现在,他只需要把材料发给同事或录音棚,棚里素材提前备好,“所以今天我是什么都没带。”

气氛拿捏
“我觉得录音棚里,制作人跟艺人之间的气氛是很重要的。以前最初的时候我是不知道这一点的,之后有机会看一个大师录音,我看见他跟艺人的互动,发现那个气氛是这么好的,真的是我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艺人在录音棚里面是非常被动的,他/她戴着耳机,其实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靠制作人去告诉下一步应该干嘛、目标是什么,所以气氛很重要。如果制作人能够在录音棚里面制造一个非常好的气氛,那个作品会有非常好的效果,这个是我这么多年的一个经验,从小学到的一个秘诀。”
气氛营造方法
邓智伟透露,一些艺人进录音棚会特别紧张。作为制作人,他要负责提供一个舒服的录音环境,把艺人最好的状态找出来,尽量让对方轻松一点。遇到紧张的艺人,他可能让对方走出来弹弹琴唱唱歌,轻松一下,或是叫个外卖,大家吃点东西先聊聊天,有助艺人减负。
有的艺人会惧怕制作人,邓智伟尽量友善相待,“我只是想把那个作品做到最好,这是我的本分,是我的工作。制作名单里,制作人通常是最后一个出现,为什么?因为他/她是把关的那一个,作品好与坏,大家表面上听是歌手唱的东西,但其实是制作人要管好这件事情,责任是很大的。”
录制歌曲当日,邓智伟一直笑脸相迎。每次录音休息间隙,从棚里走出来,他脸上都绽开笑容,带动着他人放松心情,原来这是他制作工作的一个秘诀。

邓智伟有没有紧张的时候?
“有有有!小时候有一次面对非常大牌的明星歌手,我是很紧张的。”他回忆那次录音经历,“比如我们约了三点录,我两点半到,他已经在录音棚了,觉得我迟到了,所以我之后会再提前15分钟。”
那次制作过程中,邓智伟一直都很紧张,“我发现原来要对整首歌的所有东西都要非常清楚,艺人问你问题的时候,作为一个制作人你不能回答不到,一定要非常快地尽可能在几秒钟之内就要回答他的问题,这样才让他觉得你是专业的,他会放心,这是第一个我睡不着的原因。”
另一次让他紧张是初到北京发展时,邓智伟沟通要用普通话,而粤语才是能让他流畅沟通和清晰表达想法的语言,他怕跟艺人交流有隔阂,阻碍录音进程,“所以我那天就睡不着,但后来艺人本身很喜欢听广东话,最后的氛围是非常开心愉快的,反而是他让我放松下来。”

进棚:请把功课做好
制作人干什么?
在香港,音乐制作人也称为“监制”。“我最初入行的时候,也不知道制作人是咋回事,叫监制,我以为是监督其他人的工作。后来自己成为一个制作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种人的责任是非常大的。制作人就是整个歌曲里面最后把关的人,如果歌曲有问题,我第一时间就会看谁是制作人,所以制作人就是顶罪的那一个。”
制作人的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选择音乐素材、整理音乐创作和歌词、调整编曲、指导歌手在棚里录音、选择和雇佣音乐人、决定器乐和演奏效果、与录音师合作录音、决定混音等等。
邓智伟举例,有时制作人要去找一个很好的填词人去完善歌曲;有的制作人会自行编曲,有的会物色合适的编曲人来完成编曲;有时负责找吉他手弹奏,要找跟艺人风格气质接近的吉他手去弹,“因为每一个吉他手的风格不同,有些比较摇滚,有些比较爵士,都是要制作人去找……”
而除了制作工作外,邓智伟还是作曲人,这是他做音乐制作的一个特殊之处。“这个是我的坚持,通常我的作品里面,我是把它生出来的那一个,我也是要把它养大的那一个,我是这样形容的——作曲人是把这首歌生出来的那个人,养他长大的就是制作人。”
邓智伟大多只制作自己写的音乐,很少承接翻唱改编或是其他人的创作,“我只会做自己写的,因为可能是我自己(对他人的创作)感受不大,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创作、创意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人类音乐上的进步就是要靠不停地创作。我的曲交给其他制作人去做,这种我也很少接,是不想把自己的孩子给别人去带大。结果它会变成什么样?我不舍得!”

制作人偏好怎样的歌者?
“首先他/她必须要把功课做好。”邓智伟提到自己偏好合作的艺人或歌手时说,歌者也并非要提前把歌练得滚瓜烂熟,因为“滚瓜烂熟”可能限制艺人的发挥,要避免像机器一样机械,“但是他/她必须要对这个作品有了解、有基本的想法,而不是到了录音棚才去练歌。歌词旋律都应该是已经练熟的,就好像演戏一样,你必须要把剧本台词背下来,有些人甚至连别人角色的台词都背了都知道,大家才会有好的表现。这是我觉得一个歌者最基本的专业态度。”
制作人最爱的工作环节
“叫外卖的环节!哈哈哈哈!”在录音棚里,让邓智伟特别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叫外卖,跟歌手、乐手喝个奶茶咖啡,闲聊个十几二十分钟,彼此的沟通交流会无形中深入,“你会更快去享受到整个录音的过程。如果大家都板着脸,兴冲冲的,那是不会有什么好音乐出来的。”
实际的制作工作里,邓智伟最喜欢做的是“监棚”。对于歌的成型,他脑海里预先会有一个幻想,当他监棚帮演唱者录唱时,渐渐看到歌曲呈现的样貌,成就感就来了。“我的幻想跟在录音棚里面真实发生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会非常兴奋!”

入门答疑:品位最重要
音乐关怀:年轻人如何踏进音乐制作这一行?
邓智伟:首先音乐技巧上,很多方面你都要去接触,因为做制作人,所有东西都跟你有关系,所以有一部分你不懂的话,可能会把整个事情拉垮,就会做得不好。第二,我觉得所有东西都是跟taste有关系,就是品位。比如外国一些设计师的品牌,我经常举这个例子,为什么就是红、黄、蓝这几种颜色,人家调出来的tone会这么好看?人家用的是绿色,你也是用的绿色,为什么他的绿色比你好看?这个就是品味。
音乐也是一样,我选的那个音、选的乐手、选这个唱法、选这个混音也好,所有的东西大家都是能够做到的,但为什么会有一些歌是特别好听,有一些歌没那么好听?Just a matter of taste,就是品位。年轻人如果想做一个好的制作人,你当然要有基本技巧,但是品位是最重要的,这个是你跟人家不同的一个点。
你可以放开你的眼界,听多一些东西,看多一些艺术作品,这个会锻炼你的taste,你就能够创作一些好的东西出来。你不可以只是凭空觉得自己的品位好,就经常固步自封,听来听去都是那几个歌手的歌,就以为自己在这个圈子里面很牛逼,其实是很错的一件事情。

音乐关怀:做制作人需要哪些基本素质?
邓智伟:做制作人,在级别上已经是一个比较这重要的位置了,比如说作曲、作词、编曲、混音,他最少要有其中一个强项。最少要懂一样,有一些人可能不只懂一样,你才可以了解一个制作人应该要做什么。
音乐关怀:会乐器是不是必须的?
邓智伟:我见过不会乐器的,不是必须的。
音乐关怀:成为制作人后,要怎样精进自己的技术?
邓智伟:一方面是我刚刚说的品位。另一个是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录音棚里面制作人是最大的,在我的教育里,制作人在一个录音棚是可以叫任何人包括老板shut up(闭嘴)的,因为他是最后把关的那一个,所以他是最大的。
制作人有这个权力,但是他也有义务,义务是什么?就是要把所有的东西弄得很完善、要解决所有的问题。你在制作的过程里面,会面对很多突如其来的问题,比如说混音突然间混得不好,怎么办?人家钱可能给了,但是最后效果不好,你怎么去解决?再比如吉他手可能弹了三个小时,弹的都不是你想要的怎么办?是换人我自己弹,还是教他怎么弹……
录音棚里制作歌曲,我们有100个问号,同时要解决100个问题。要有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从小的教育是,这个世界最有价值的人,就是解决问题的人,你不是制造问题的人,你能解决问题的话,就成功了一半。
音乐关怀:制作完一首歌或者录完音会怎样犒劳自己?
邓智伟:我没怎么奖赏自己,可能连续把这首歌连放三天,哈哈哈我会这样子的。(音乐关怀:已经在录音棚听了那么多遍,不腻吗?)不同的,正如我刚刚所说的,从你幻想这个Baby,到它真的长大变成一个很好看的孩子的时候,你会特别地开心。

邓智伟近期行程
在我们陨落之前——邓智伟2024音乐会
6月 北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