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赫尔穆特·埃尔加德
赫尔穆特·埃尔加德(Helmuth Ellgaard,1913.3.3生于德意志帝国市镇哈泽斯莱乌[Haderslev],1980.4.22死于西德城市基尔)是一位德国插画家、艺术家、记者。
埃尔加德生于德意志帝国市镇哈泽斯莱乌(今属于丹麦南日德兰郡[South Jutland County/ Sønderjyllands Amt])。1920年石勒苏益格公投(1920 Schleswig plebiscites)过后,哈泽斯莱乌被划入丹麦国境,1928年,埃尔加德一家离开故乡,移居至基尔。埃尔加德很快就对绘画有了兴趣。1934年时,他一边在基尔的艺术学院上学,一边在《基尔最新新闻》(Kieler Neuste Nachrichten/ Kiel Latest News)报社担任新闻插画师。他还学会了素描,专长于用木炭画速写。
1938年,刚结婚的埃尔加德搬到了柏林。二战爆发后,他成为了战地记者,拥有德国空军尉官军衔,作为记者参与过很多行动,包括1940年的不列颠战役。他的作品曾登上过著名周刊杂志《柏林画报》(Berliner Illustrirte Zeitung)。战争期间,埃尔加德的两个儿子先后降生:彼得(Peter,生于1940年)、霍尔格(Holger,生于1943年)。
战事令柏林诸多大型出版社遭受毁灭性打击,新闻和杂志的出版地迁移至汉堡、慕尼黑等地。因此,埃尔加德一家又迁居到了慕尼黑,赫尔穆特参与过插图杂志《评论》(Revue)的创办工作,该杂志是战后的西德新创办的很多周刊杂志之一。埃尔加德后来作为图像编辑和新闻插画师工作于杂志的编辑组。几乎每一期里都有他画的插图,从1953年起,他还开始绘制彩色插图。他在绘画业界的榜样是美国插画家诺曼·洛克维尔(Norman Rockwell)和丹麦的Kurt Ard。
1956年,埃尔加德决定离开杂志社单干,带着家人移居至汉堡。他在汉堡为书籍画过插图,也为广告公司工作过。但他在1954至1961年间的最重要作品是大量电影海报,其中包括1959年反战电影《桥》(Die Brücke/ The Bridge)的那张,那一张也被视作埃尔加德最著名的作品。1980年,埃尔加德因心脏病突发而死,终年67岁。
2003年,埃尔加德的两个儿子彼得和霍尔格将父亲的一大部分作品捐赠给了位于波恩的
联邦德国历史博物馆(Haus der Geschicht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House of the History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参考资料
· Museumsmagazin, Stiftung Haus der Geschicht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Nr 3/2003, S.18–19, ISSN 1433-349X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