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人人有本难念的经,为何很难相互理解?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里有这么一段话:
引出这个感叹的,是田福军的老丈人徐国强老汉。

想当年,徐国强也是原西县里的领导,退下来后,他的女婿又是一路上升,现在已经成了黄原地区的“一把手”。
所以,“在一般人看来,徐国强是个福老汉”,过得清闲,活得体面,“走到哪里,人们都尊敬地对他笑;亲切地,甚至巴结地问候他、奉承他。他要是来到街头说闲话的退休老头们中间,当然就成了个中心人物”。
然而,徐老汉内心却有“难言之苦”——“活得实在寂寞”。
这也确实是实际情况:
对了,老汉是喜欢劳务点庄稼的,但是他在原西住的是平房,有院子,现在都是住在楼上,“屁也种不成”。于是,“一天之中,他大部分时间在那间十二平方米的房子房子里消磨”,“惟一的伙伴就是那只老黑猫”。

那只老黑猫,“晚上贴着他的胸膛,毛绒绒的,在被窝里也不老实。早上它总是和他一块起床。他洗脸的时候,它也蹲在炕上,用两只小爪子抹自己的脸……”
然而有一天,老黑猫突然不见了,当他心焦如焚地等到它回来,却已经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然后它死了。老汉“像安葬人一样”把他的老黑猫安葬在了一个小山湾里。
徐老汉唯一的伙伴也没有了。这对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令他异常悲痛的伙伴的死,在亲人们心里,却是那么寻常。过了几天,徐爱云才发现猫不见了,问父亲,然后有了下面一段描写:

这段描写很有鲁迅风格,淡漠而疼痛。
就算是亲人,也不能理解那只猫对徐老汉精神上的重要作用;就是说,他们并不理解他内心的寂寞。
只有徐国强老汉自己,每过一两天,就要“在临近黄昏的时候,一个人悄然地走出家门,穿过那条街道,来到那个小山湾里,在那个小土包前徘徊一段时光”。
哦对,田晓霞发现了外公的异常。她为他买了一只小黑猫,“两只眼睛黄黄的,和你原来的那只一样,说不定就是老黑猫生的儿子”。

晓霞到底是一个体贴人意的姑娘啊。
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相互理解确实是不容易的。作者还感慨说:
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人总是在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呢?
本章就聊到这里,欢迎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