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淡雅如菊,墨香四溢

加缪曾说:“只要我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偏见、阴暗,见招拆招。” 01种下一颗读书的种子 读书的意义自不用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话展示了读书的好处,在如今看来,虽有些功利色彩却道尽了人们对于读书的鞭策。无可否认,读书这件事本身就是对的。 空余时间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奢侈的,对于一个求学的人来说,更加奢侈。而相比于网络时代,面对电子屏幕消磨时间而言,读书反而更加值得被重视。如果读书之风盛行,碎片化的时间都被读书这件事填满,不敢想文坛该有多活跃。 真庆幸我的大学是在智能化开端时期度过的,没有机会沉迷于手机小视频的世界;也要庆幸落叶随风,骄阳似火的那个下午我走进图书馆,被那汹涌而来的各色书籍迷了眼,从此踏上了阅读之路,没有了归途。 02细心呵护读书之花 阅读是条越走越宽的路,在书中除了能领略前人的智慧,还可以开阔你的眼界。大学时第一次看心灵鸡汤类的书籍是张德芬的《重遇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自我”这个概念,第一次知道语言的暗示,观念的产生与贯彻可以如此直接的影响外在的行动。 不同类型的书籍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而所有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可以让你冷静下来,给你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读书中的故事就像在与名师对话,读“人物志”学伟人的处事风格,读“推理类”书籍越看越清醒,读“唐诗宋词”激发奇妙想象点燃你蠢蠢欲动的灵感,阅读能给你除实利之外的一切。 读书,更好认识自己 在阅读中更好的认识自己,海桑在《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中,有这样一段话: “比之于树木,我也许聪明些,却未必智慧;比之于花朵,我也许智慧些,却未必和美;作为生命,我只是千万种中的一个表达形式,兴许还不是最好的那一种。天地之间,那些愚笨的和柔软的就是爱吧。听,它们的话语无伦次,声音低小,说是要那些衰老的和没有用的也好好存活,那么,这世间果真有灵魂,就分送给大家吧,分送给树木、花草、小狗和石头,就像给孩子们分散彩色的糖果,而我有些胆小,我远远地站着,如果糖果还多些,我就要剩下那一颗……” 多美的描述,让我给自己的畏缩也带来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让我知道胆小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缺点,不光只有我自己不爱攻击和争抢。 读书,品文字的优美 如果不是阅读,我不会知道文字可以这么优美。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也有一段很火的话:“我希望有一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傍晚,从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情感的丰富最终也要通过文字来传达,唯美的爱情,藏在少年的暗示里,可惜的是,读懂这个暗示用了很多年。 读书,观文字的力量 如果不阅读,我也不会知道文字可以这么有力量。《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话:“人最美的状态不是你从不失误,而是你从没放弃成长,没人能把你变得越来越好,支撑你变得越来越好的是意志、修养、品行。”拥抱、赞许、鼓舞,能给人信心和希望的,文字占了一多半。能够在阅读中遇到光芒,是足够幸运的事。 03不负阅读 我在史铁生的笔下看到了生命的倔强,我在张爱玲的笔下体会到了绝美的文笔,我在余华的故事中看惯了人生的苦难,我在莫言的书中触碰到惊心动魄…… 枯燥也是文字的一个特点,生涩的概念也曾让人望而却步,可是无论什么都无法阻止,和放弃相比坚持的那种快乐。 你无法想象当有一天你能从文字中得到一份喜悦的那种快乐,是一个久盼的消息,是一场盛大的坚持就是胜利,是三十岁回头,看到的时光中那个也许迷茫的自己,是如果遇见,如果重逢,都能指点迷津的幸运。 世界读书日,为自己而读书! WorldReading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