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变
舟车劳顿,山路十八弯后周六傍晚终于到了这个偏远的法国阿尔卑斯小镇Les Duex Alpes。在路上的一天,各种思绪感受浸满了脑海,时而喜悦时而忧伤,各种景象和念头都可以触发落泪。有一次触发的竟是在山路间穿梭的大巴车上的香蕉气味。这气味来自车上的一个家庭。哦,家庭旅行,我思念小时候的家庭旅行。这次罕见地计划了一个人的滑雪周,这是一个人的反思疗愈之旅。
最近两个月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在痛苦中我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一个奇迹的新生。总结来说,在苦难中发现了一个令我震惊的秘密,原来我从未真正关心过别人,也打开了一个新维度,原来可以付出与把握。大约四年前开始进入到了一种冷酷理性的状态,挣扎着从冲突中建立了基本的原则来划清界限,虽然对它的自洽程度相当满意,可以完美避免人与人间的冲突,它却是消极的,无法处理存在的荒诞。就在发生转变的前几天,和人讨论康德的“Categorical Imperative”时还叹气不能被他的“practical reason”这种善意的伦理说服。
我的身心一直都是冷的,随波逐流,从不真正在乎别人,几乎与《道林格雷的画像》里的亨利和格雷不谋而合。我和朋友开玩笑说:I take whatever people give me. 幸好总有好人take care of me。甚至还有点自豪这种生活方式。尤其过去两年的生活方式基本上都是我从各种善良的人身上获取温暖,像寄生虫一样。虽然非常清楚没有人有任何义务来对我好,但反正是他们自愿的,我就接受了。嘴上总是挂着谢谢,说声感谢当然毫不费力。久而久之就变得期盼着别人的照顾。直到最近在发现这个事实是多么令人震惊,令我感到惭愧。我是个汇,辐合中心,像黑洞一样吸取能量。
一系列的条件与契机使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我定义这种转变为“跃变”,从一个消极的”equilibrium”跳跃到一个积极的”equilibrium”,它是系统性转变。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我与自己、人、自然、社会文化等等的关系。这使我想到克尔凯郭尔的“leap of faith”。可以尝试理解它是怎么发生的,有几个关键的节点,但无法捕捉到完整事件。它有前奏高潮以及延绵不绝的尾浪(之后再来写“尾浪”)。今年生日那天第一次开始享受独处时内心的平静喜悦。几周之后偶然在一次晨间森林远足中享受到了和谐静谧,打开了探索大自然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在规划之后在卑尔根的学术会议行程的时候,第一次产生了想要探索一下这个城市以及文化的念头。触发高潮则是家庭的不幸与感情上的痛苦(重点之后再详细分析),恰巧两者几乎同时发生。从困境黑暗中找到突破口,原来我可以付出与爱护别人,原来我可以承担责任,原来我可以把握!这对我来说是个奇迹,我感到empowered。天啊,我这个被理性瘫痪的人终于要站起来了!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十分兴奋激动,幸福地落泪。
很久之前就知道“爱/善良”是终极答案,推理并不算太难。然而就如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颤栗》中反复强调的“leap of faith”的困难性,即使理解整个信仰过程,不代表就做得到。理智与实践有巨大的鸿沟,它可能需要诸多条件,多个契机甚至奇迹来跨越。两年前读黑塞的《悉达多》,对世间厌恶唾弃的悉达多有一天醒来后,内心充满与平静的喜悦,从此以后对世界怀着爱意了。当时读到这里我感到受挫甚至绝望,因为无法理解,“爱”这个最关键的也是我一直没有的东西, 就因为睡好了!?现在我信服了,原来真的有奇迹。
我决定,经历与苦难有一定的价值。经历的时候我变得更容易理解别人以及增加同理心,苦难使我找到突破。日后终于可以更新我的个人道德体系了。
J问转变的原因时,我简单回答: Perhaps I was warmed up. 原来我已经汲取了足够的温暖,储蓄了足够的能量,是时候“辐散”了。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之前从来没有思考过“关心、照顾付出”这些词。曾经与人的相处中,我总是对人淡漠从不付出,而且不劳而获别人的照顾,期盼别人的关注与喜爱,觉得自己思辨能力强有洞察力就应该被别人欣赏。因为太关注自己,导致我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交场合,这种场合我肯定感到失落。但凭什么别人要照顾喜爱我呢?跃变之后我终于接受了我并没有这种特权。于是我的视角和行为也不一样了,看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善意与细节。一次在霞慕尼开会,我不再期待别人主动向我搭话了,而是主动向别人问问题。即使别人兴致不高,我也很容易理解她可能太累了。我变得像旁观者,不容易受伤了。在牛津的时候,我一不留神错过了站,下车时司机说:take care darling. 在报告上,坐在一旁的Mike突然跟我说,有些人的英文即使是native speaker 也很难听懂,使我一下子宽心。在几个人的谈话里我一头雾水,Susan主动问我知道他们在聊什么吗?并向我解释。晚餐后回去的路上又碰到她,她问我:”Do you know where are you going?”哈哈,我当时还觉得好笑说当然啦。Susan如此注意细节,可能她一下子就看出我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回去查了她的资料才知道她是个大牛还是个院长。难怪此人看起来就不一般。Susan的优雅知性细腻善良令我印象深刻,充满钦佩,遇到这样的人我感到十分鼓舞。这样的细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来到处都有善良的人。我要开始学习锻炼了。
当然,行为可能还是迟滞于思想上的跃变。这几天滑雪时发现别人十分友好。但我还是缺乏同理心,当有人摔倒或者有麻烦时,我往往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总是后知后觉。滑了几天之后有一对couple发现原来我是一个人来滑雪时今天问我要不要一块午饭然后滑雪,我十分感激,由于天气恶劣我没加入他们。希望明天和他们一起,而且做好准备下次看到有人需要帮忙时立马行动。
理智使人强硬,爱使人柔软。终于,不用再在理智上盘旋来辩解或鄙夷善意,或者挣扎自己没有善良的天分了。仅仅是因为我被暖热了,我要把这个东西pass on, that’s it. 天啊,我终于开始生活了!现在,我要用善意的”bias”来重新审视,并assimilate入这个世界。


Devilbea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 — Milestone year (3人喜欢)
- A Debate on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