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晋商段永:敢为人先,联结向善
全球创新管理学友之家 上海


80年代那会,成绩好的学生都是上中专,段永亦如此。
段永从小有个当官的梦,于是在吕梁农业学校读了企业管理。班里五十来人,段永,当班长、当团支书、当武术队大队长,这个“官”瘾,算是学生时代就圆上了。但到了毕业,当同学们纷纷当老师、进体制、进厅局时,段永却做了一个违背梦想的决定——去南方闯一闯。火车晃荡了三天,把段永载到了那座决定其此后整个人生轨迹的城市。那一年,他19岁。在老家香饽饽一样的中专毕业生身份在深圳似乎没啥用,四顾茫然的段永在这里干起了外卖。当然,那时候还没有美团,此外卖非彼外卖,但干的事却是相似的:有个相识的老乡在当地开了家餐馆,他就把菜单写成大字报,在用餐高峰期一个个写字楼去兜售,招徕到订单后再把做好的菜品送过去……段永管这叫“扫楼”。但一直“扫楼”可成就不了现在的段永,机会,总是具有延后效应,命运的神奇之处或许就在于,过去你走过的每一步都会成为未来人生涅槃之路的注脚。一次“扫楼”中,段永遇到了贵人——山西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一聊,彼此隔壁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于是,老乡向段永提供了一个讯息:吕梁劳动局深圳办事处劳务输出板块需要业务员……

没错,段永是山西人,而他来到的这座城市,是南海边的那个圈——深圳。就这样,段永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份工作,也成为了他一直奋斗至今的核心事业。90年代的深圳,遍地是黄金,大大小小的工厂,遍地开花,一批又一批的外来务工人员,争相涌入;90年代的吕梁,遍地是黄土,世世代代的吕梁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闲……彼时,一个吕梁当地的毕业生的月工资大概是120元,而深圳是450元。闭塞的山区,漫天的黄土,阻隔得了交通,却阻隔不了希望。吕梁市政府开始鼓励当地青年走出去,到山的那一边去,到繁华的都市中去,到充满希望的地方去,并由此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十万大军闯天下,天南海北吕梁人!这句话,段永牢牢地记下了心里。晋深对接、校企对接——劳务输出,如同一条运河,将贫瘠的黄土高原与春天的故事之城连通起来,而段永,便是这条河上的摆渡人。接下来的几年间,段永的足迹几乎跑遍了深圳的每一处角落,集齐了每一个公司的黄页,最忙的时候,甚至一个人干21个人的活,。从1999年到2003年,他累计将2万多山西青年、毕业生推介到深圳。他们,如春风拂过蒲公英的漾散,在鹏城的大小企业、各个岗位上落地生根,不少后来都成长为深圳各行各业的支柱栋梁之材。

2004年,因人社厅驻外办事处业务发展,段永被调离了深圳,来到另一片经济沃土、就业热土——上海办事处苏州板块。虽然一切归零,重新开始,但早已熟能生巧的段永很快便在苏沪复制了深圳的成功,接连促成了明基、日立、三星、博世等500强的企校合作。2年后,段永创立了自己的劳务公司,取名——昌晋,顾名思义:昌盛山西,繁荣家乡。三晋大地,物阜天成、人杰地灵,当人们回望中国古代经济峥嵘史时,你永远无法绕开山西人。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而这种开拓进取、勤勉力行的精神,似乎生生不息地暗涌在每一个晋人子孙的基因血脉里。就像段永所说的那样说:乔家大院,离自己老家不到20里,从小听着乔致庸等晋商传奇的故事长大。2005年以后,受经济环境以及技工型毕业生稀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南沿海各工厂普遍遇到招工难的问题。于是,段永换了一种思路:既然毕业生招不来,那就把工厂开回山西。就这样,段永向工厂要来了订单,把加工厂开到了吕梁,临汾等地。苏州发单,山西接单,成品经过检验后直接销往市场,乡亲们无需折腾,家门口就能就业。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几年后,段永将这些加工厂承包给了工人,自探管理,自负盈亏——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此后数年间,段永不断尝试进军新领域:置产置地、投资电子厂、涉足互联网金融……虽然无法事事都能收获功成名就,但千帆观尽后,总能越山越海越旧己,守得云开见月明。除了开拓进取,敢闯干干,精诚团结,同样是晋商的金贵品质,段永尤为如此:2014年,段永和苏州同乡发起成立苏州晋商商会,信息资源互通有无,经营业务配合互补。“十万大军闯天下,天南海北吕梁人”,多年来,这句话始终在段永耳畔回荡,他要把山西同乡们联络起来、团结起来,让创业的孩子们心有归属,与政府对接的时候能找到平台。很快,风云汇聚,大佬云集,甚至成为其他异地晋商商会的学习取经对象,融入了全球的晋商体系。在这之后,段永又先后参与成立昆山山西商会,上海吕梁商会,不仅同乡创者们受益其中,还不断致力于为家乡政府在华东地区的招商引资推介资源、牵线搭桥。也担任了多地政府的招商大使。2020年,昌晋劳务升级为昌晋集团科创谷,根植科技创新,赋能智造伙伴,致力于构筑一个融合技术链、人才链、产业链、政策链、资本链的开放式闭合平台。这个平台仍然立足于劳务推介、人力资源,但又不止于劳务于人力。比如:比如:人工智能教育板块:用最先进的教育装备和活页式的教育课程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从人才的角度,打通校企合作,工业和教育双轮驱动,让学校和企业结对子,让学生学习到企业最前沿的知识本领,接触到最先进的实验装备,目前全国合作院校已达到120所以上;先后在苏州,昆山,山西,广西多地设立了合作的机器人培训中心,打造“太行智匠”高端劳务品牌。

比如,人工智能工业板块:智能化设备装备、调试以及产线运维的打造,把长三角最好的方案拿回家乡,先后为山西煤矿企业以及汾酒集团输出整套自动化方案;助理家乡的工业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弯道超车。此外,面面兼容了手(机器臂)、眼(视觉检测)、脑(云端计算)的工业机器人、工业大模型也是昌晋的主攻方向,食品、汽车、3C行业、压铸行业皆受用其中。如今,昌晋集团涵盖了研究院、自动化、技术培训以及服务外包四大事业群,致力于成为智能智造优质服务平台。“赚钱是商人的本性,但更要赚有意义的钱,要为美丽河山计,为子孙后代计。”段永还说道。广西凭祥友谊关,中国与东盟水果进出口贸易最大的口岸,但保鲜期极短的生鲜水果总免不了滞销腐败,就这样,那一座座堆积如山、散发着恶臭的果蔬垃圾带给了段永深深的心理刺痛:天空为之变色,连鸟的羽毛都是灰色的……在段永看来,环境被污染、生灵在哭泣的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很多规划可以使用10年的垃圾填埋场,不到5年就填满了,山沟里,污水横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是,段永开始联合合作伙伴进军生物科技领域,与牛津大学苏州研究院合作,主攻餐厨垃圾生物降解处理。昌晋研发出的垃圾处理设备,不仅能够将大型垃圾场的垃圾转化成肥料,还能够小型化后放在食堂等场所直接就地生物降解。目前项目已经和山西省属国企低碳环保产业集团合作共同推进政府项目落地。直到现在,山西省委食堂以及苏州很多学校依然在使用着昌晋的垃圾处理设备。

除了投身事业,段永还乐此不疲的投身公益和康养事业:人道、博爱、奉献。在中国红十字会、苏州市红十字会等领导的支持下,和合伙人成立了AED(除颤仪)急救公益平台——久护,主要定位,AI智慧化的生命教育,健康产业园,急救康养人才培训基地。免费进行义工培训,打造中国最先进的智能数据急救平台。陆续免费向社会投放急救设备,给政府数据支撑,学急救、会急救、打通急救平台的最初一公里。同时,时刻保持着终生学习:2012年到2014年交大全球创新管理第32期班系统学习企业创新管理。2024年,段永加入交大终身教育学院全球创新管理企业联谊会,并报名加入新能源和汽车俱乐部。“交大,顶级学府,梦寐以求的地方,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每每总觉拍案惊奇;人脉与视野的拓展,常遇志同道合之人……对家乡有爱,对社会有利,对苍生有善——这便是晋商,这便是段永。
作者:秋迟
如果您也对此类课程感兴趣,欢迎参加我们的公开体验课,点击“免费体验”报名,试听名额有限,报名请从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