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同鸭讲
人接收信息从直观到抽象大概是以下几个层级(不全面,其它的项目差不多对号入座) 1、符号化,简单情感:卡通片,儿童片,大字报口号,传统市场广告,文案,标识 2、符号化叙事和具象表层情感:短视频,短剧,纯商业二次元,部分网剧/动画,部分偶像剧,部分网文 3、中度叙事和情感:正剧,电影,青年动画,新闻,传统网文,传统小说 4、更多深入体验、细节和情感,手法只能依靠文字:严肃小说,文学,纪实 5、知识,理论 6、哲学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适的一个或多个层级,很少有人123456都能看得发自内心津津有味的,就算是生意人或学者全部都要看,他内心深处也有自己偏好的层级。
一个对情感信息接收不良的大脑可能既喜欢2又喜欢6,一个对情感信息需求强烈的大脑可能常年徘徊在23。(所以2为什么是现在活钱最多的?最大公共区在这个地方)
而你看网上那堆根本鸡同鸭讲喝茶如牛饮的评论,基本都是信息接收不对位、颗粒度没对齐导致的。
也是我经常想说的:都没看进去的人,最好还是谨慎评价。